第835章 食同锅,寝同榻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大唐咸鱼王爷!
包括乙毗沙钵罗叶护勾结靺鞨,拜占庭对大唐的战争,也包括此次杜如晦在西域指挥的阻击战,大唐人尚武,骨子里也都是充满了血性的人,如此窝囊的战事在大唐历史上乃是少之又少的,更何况接连发生了两次。
李恪看着远处的归鸦,心中却不由浮现出一种流浪感。
李恪何尝不想安安静静的与一众王妃生活,可是世事难料,在发生如此之事的时候,李世民所能给予他的支持已然很少。
更别提还有朝堂上那些巴不得他死在西域的一群混账东西。
若是没有让他们,只要粮饷管够,李恪不介意在这里花费三五年的时间,为后半生安定的生活做好铺垫。
可惜,这只是希望的。
现实是,他所能依仗的,只能是他自己,还有他的一众门客。
所以李恪觉得疲乏与无力,但凡任何正常人经历过这许多事后都会如此。
更何况李恪乃是重生之人,前世的经历已经如一座大山一般重重的压在他的心坎上,而今再有着许多故事,他难免会有些疲态。
不过在李恪心中,有一点是很明确的,那就是不摆平波斯这些挑事的混账国度,他没有安生日子,他可能每隔几年都要出来一趟。
这一点,在此时的李恪心中,毋庸置疑的重要。
乙毗沙钵罗叶护是挑起这场数国参与其中的大战的主要主使人,但是乙毗沙钵罗叶护已死,李恪成了结束这一切的最后希望。
我要回去!
李恪坚毅的目光定格在远处的山峦。
长安,那个承载着李恪太多的记忆的地方。
李恪心中所有的压抑与亢奋都是源自于那里。
在那里,李恪与一众皇子明争暗斗。
在那里,李恪与一众王公大臣舌枪唇剑。
在那里,李恪与楚娘嬉笑怒骂。
在那里,李恪谋划了太多太多……
此战,只能胜,不可败。
这注定是一场表在史册的战争。
波斯与大唐之间的争斗已然进入到白热化阶段。
在这个紧要关头,假借拜占庭之名的人心知再战无望毅然离开,波斯的实力大打折扣,能用的的兵马只有二十万余人。
而那几个倒戈相向,投降波斯的西域小国,在这场战斗中也起不上任何的作用。
李恪能调用的兵马……也只有十万人。
抛去驻守沿途各城的兵力,真正能用来决战的,满打满算不过五万人。
相比于波斯的二十万士兵,确实是兵力悬殊。
初入安息州,李恪遇上三次攻城。
波斯兵马多为骑兵与步兵的交替配合,却少有身披铠甲的精兵,因此,大唐的弩兵及陌刀兵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老话说,陌刀阵出,人马俱碎。
大唐边境的陌刀阵又是出了名的强,只是从未有人重视过他们而已。
李恪不一样。
他深知大唐兵马的优点及波斯士兵的缺点。
三场生死存亡之战,李恪在城外布下拒马阵,联合陌刀士兵交错阻拦波斯骑兵,城楼之上强弩兵以遮天蔽日的箭雨做掩护。
波斯并未从李恪手中讨到任何的好处,无奈之下只能在安息城外与李恪僵持。
二十万兵马将整个安息州围的水泄不通,而李恪为了安息州附近的百姓及村庄,将兵马尽数散去,只在城内留有五万守军。
是夜。
月明星稀,狂风不止。
城楼之上燃起篝火,城下便是波斯兵马,士兵们不敢有丝毫松懈,刀剑出鞘,箭在弦上,若是对方有一丝异动,那便起身迎战。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日城楼之上的士兵精神格外的集中,基本上是目不斜视。
而在城墙东南角的垛口处,小小的篝火旁,李恪与四名不知名的士兵坐在一起烤火。
“真冷。”
李恪耸了耸肩头,将手中烤好的肉分给四人:“放心吧,这一战很快就过去了。”
四人点头,低头吃着手中的肉块。
这话说出去,李恪都觉得脸红。
所有的粮草都已经在城中了,最多还能坚持两天。
现在还能吃这么好是因为他命令不限粮,就怕士兵们得知粮草供应不上会影响士气。
李义府与李重义两人已经都被派出去与几个大家族商议粮草问题了。
“殿下,这,这,这一战会打多久?”
正吃着,坐在李恪对面的中年士兵小心翼翼地问着。
他抓抓头,笑容十分憨厚,眼中充斥着惊恐,擅自问这种问题,按照军法是要领军棍的。
说罢,他见李恪抬头看自己,连忙摆了摆手解释:“不,我不是问别的,我只是……我,我女人生了,我,我当爹了,我还没回去看看。”
话说到这里,他匆忙地从怀中掏出来一小块玉,放在身上蹭蹭,双手呈递给李恪:“殿下,这是我给我家孩子的,我的家书在上一次守城的时候丢了,您看这个玉值钱吗?”
一块成色不错的翡翠。
李恪微微一笑,接过玉石,将其放在手中心捂着,问道:“你叫什么?”
“我姓陆,我就叫陆老二,都这么叫我。”
“叫陆灏吧。”
李恪皱了下眉头,又笑起来,拿起一根一端烧黑成碳的树枝在地上写字:“‘灏’字通浩字,‘颢’字又通‘昊’字,广袤天空,前程似锦。”
“很快,我们就可以回去了。很快,我们就可以回到大唐了。”
盛世大唐终究还是有可悲的地方。
没有这些负重前行的人,哪里会有大唐的繁华。
一念及此,李恪的话也多了起来:“前两天送来了辽东的战报,李世勣大破高句丽援军,辽东一战终于是有了转折,总算是有了结束。”
“辽东靺鞨退兵,高句丽俯首称臣,山地炮总归是有用的,若是辽东战事再拖下去,天气愈发严寒,此战的后果可能只会是惨败。”
“波斯现在依旧在与我们对峙,只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一次,我不会再手软……”
咚!
咚!
咚!
突然,战鼓声响。
“波斯人进攻了!”
紧跟着便是号角声传来。
“备战!”
李恪神色微变,起身来到垛口往下观察敌情。
密密麻麻的波斯士兵冲向城门,他们不知道从何处弄来了巨木,十几人抱着一根望着前冲,拒马瞬间被撞碎,或是被撞开。
漆黑深夜,可以观察到的敌情少的可怜。
可那些波斯人好像已经习惯了黑夜,竟冒险借着淡淡月光攻城。
在前几次战争中,李恪多次身陷重围,命悬一线,经历了他人生中最为惊险的几个瞬间。
一场战斗中,往往是在突如其来的危险爆发时,才能看到一个人真正的军事才能,也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火箭,开城门,迎敌。”
一连三个命令传出。
士兵们并未感到任何惊恐,反而因李恪与他们站在阵前,士气极其高昂。
铺天盖地的火箭从城内射出,城门下瞬间亮如白昼。
下一刻。
轰隆隆的城门声响传出,数千陌刀队最为前锋直冲向前。
那些波斯士兵不顾死活地往前冲,为的就是给后面的骑兵开路。
至于为何用骑兵攻城,李恪并不理解,他也不需要理解。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同的用兵方式。
陌刀队前脚出去,李恪后脚便命人带五千兵从东侧出城,迂回包抄。
“殿下,西侧有敌军攻城,约莫三万人!”
正在这时,一名浑身是血的传令兵登上城楼,气喘吁吁道:“我们快坚持不住了。”
“西侧守军退入城中打巷战,不得伤害百姓,此番损耗我李恪战后赔偿。”
“打开城门,将敌军引入城内,强弩兵不必吝啬弩箭,敌军入城后把所有的弩箭都射出去!”
李恪站在垛口前,任由带着破空音的箭矢擦着自己的头皮飞过,有条不紊的下达作战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