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我真没想当昏君啊 > 第三十四章 降旨

第三十四章 降旨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真没想当昏君啊!

朝会。 秦羽如往常一般步入奉天殿,却很快便发现了一丝不同寻常。 朝臣们眉头紧皱,唉声叹气,似乎是遇到了什么极大的难题。 也不待秦羽主动询问,赵合便主动出列。 “启奏陛下,昨日城内十大粮商便一同发布声明,因今年水涝灾害严重,粮食将大范围减产,因此粮价将会有所上调。” “城内民众恐慌之下,大肆抢购,粮价至今已暴涨十倍之多,截至今日一早,城内粮价已高达45文一升。” “若是放任粮价继续暴涨,恐生民变。” 秦羽心中一沉。 他先前最为担心的情况,果然还是发生了。 这十大粮商背后的势力,正是山东与关陇地区的士族。 而今年的灾情仅仅只是发生在河北南部,对山东、关陇地区的农业并无影响,正常来说绝不会出现粮价暴涨十倍的情况。 这摆明了就是有人在故意制造恐慌,以抬高粮价。 至于对方这么做的目的,秦羽不用想都知道,是对自己那道圣旨的回应。 哼……还真以为我大秦离开了你们这些士族就运转不了了? 既然你们想逼朕屈服,那朕就陪你们好好玩玩。 秦羽一声冷哼,自然而然地散发出一股帝王特有的威仪气势,使得一众朝臣都不禁跟着打了个寒颤。 “传旨,即日起,中原地区所有粮铺,必须按照平价售粮,违者一律重罚,谁敢哄抬粮价,一律抄家。” 朝臣们脸色大变,纷纷出班奏请。 “陛下万万不可啊!” “陛下,这价格管控,看似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实则,危害无穷啊!” 中书令徐兴昌也是脸色大变,直接跪下恳求道:“粮食价格乃是市场信息之反馈,强制管控无异于自废双目,丧失对国情的把控,此举万万不可啊!” 御史大夫赵合也是神情凝重道:“陛下,我大秦子民近四成并未务农,所需粮食皆需依靠粮商贩运。” “若其中无利可图,必然使粮商积极性大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爆发更为严峻的粮食危机。” 就算是深谙中庸之道的门下侍中马渝,此时也是皱紧了眉头,不敢再呼圣明。 而朝臣们越是反对,秦羽心中的想法却越是坚定。 话说,爱妃的伤势再过不久也就痊愈了,我得尽快多赚些任圣点才行啊! 这到了嘴边的肉不能吃,实在是难受。 秦羽坐在皇位之上浮想联翩,根本没有理会朝中苦苦哀求的大臣。 此时朝中近八成大臣都在跪地请求秦羽收回成命,另外两成则是缄口不言。 唯有一人,新任户部侍郎翟宗,一双鼠目闪电似地扫过全场,最后出班上前道:“微臣以为,陛下此举并无不妥。” 此言一出,朝中大臣的目光齐刷刷地集中在了翟宗身上。 能够参与朝会的大臣,又有哪个不是人精? 所有大臣都知道,一旦这条政令实施下去,必然是贻害无穷。 若是因此爆发动乱,那支持这条政令的大臣,便会是最好的挡箭牌。 这种摆明了会送命的选择题,根本没人敢选错,就算是再不堪,也会缄口不言,保持沉默。 大部分朝臣们望向崔宗的目光之中有可怜与同情,也有一部分充满了愤怒与憎恨。 新任兵部尚书孟思远最是激动,竟一个转身冲到门口,并一把夺过门口侍卫的的佩刀。 指着崔宗便是咬牙切齿便是一阵咒骂。 “谄媚之臣,为了得到陛下赏识,竟敢不顾国民疾苦,说出此等荒谬之言。” “以免日后你祸乱朝纲,老夫今日便宰了你!” 说着,便已经挥刀向着崔宗砍来。 崔宗脸色大变,赶紧躲向周围大臣的身后,可周围之人无不是一脸嫌弃地避开,致使崔宗只能是上蹿下跳躲避着孟思远的追杀。 “够了!” 秦羽一声大喝之后,终于是有羽林卫上前止住了这场闹剧。 “此事朕意已决,诸位无需再劝。” “兵部尚书孟思远殿前失仪,罚俸半年。” “崔爱卿,你随朕前往御书房,其他人就散了吧!” 吩咐完,秦羽直接起身离去。 一众大臣只能是一边摇头,一边哀叹。 “陛下如此一意孤行,大秦恐有大乱将至啊!唉……” …… 万通米行前门,排起长龙。 人们手中拿着米袋,翘首盼望着前方长长的队伍,情绪焦躁不安。 一名伙计出门摘下了一块写着“四十八文”的木牌,一番操作之后,木牌再次挂起。 但木牌之上的文字,此时已经变成了“五十文”。 人群顿时怨声载道。 “有没搞错,又涨价?” “这汴京是怎么了?粮价一天翻了十几倍,还让不让人活了!” “唉……听说这些可都是那个昏君一意孤行干的好事。” “哦!这怎么说?” “听说朝廷准备赈灾,正在筹集粮食准备调往河北,这今年收成本就不好,朝廷这么一弄,粮食自然更加吃紧。” “什么?灾民是人,咱们就不是人了?” “我说呢!原来是那个昏君做的好事。” “唉,可惜啊!苏家竟然失败了,早知道老子当初就应该去投军,亲手宰了那个混蛋。” 人群越说越激动。 大有即刻闯宫行刺的架势。 坐在米行后堂的独孤城,一边品茶,一边倾听着堂外众人的议论,不禁是嘴角一勾,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 对于自己的手笔,他此时颇为得意。 他们独孤家不过是稍稍活动了一下,便在汴京城掀起了一场滔天的舆论。 这个天下看似掌控在皇帝手中,实则却还是掌握在他们这些士族手中。 得不到士族的支持,皇帝也不过只是一个名头罢了! “爹,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 站在一旁的独孤阳躬身询问道。 独孤城皱着眉,瞥了一眼自己这不成器的长子,又是一阵摇头。 最后,他淡淡吐出一个字。 “等。” “等什么?” “当然是等那个小皇帝降旨,收回成命,向咱们独孤家妥协。” “可那小皇帝要是不妥协呢?” 独孤阳一句小声询问,顿时引发独孤城的强烈不满。 “碰” 独孤城手中茶杯重重砸在茶几之上,随后指着独孤阳,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愤慨。 “你以为都如你一般,是个榆木脑袋?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那小皇帝不会不懂,想坐稳皇位,他便必须妥协。”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声吆喝。 “圣旨到,万通米行接旨!” 独孤城嘴角一勾,眼中满是得意。 “如何?你爹我可有说错?” 独孤阳连连陪笑点头称是。 “爹英明神武,孩儿拍马不及。” “哼!你要是有爹一半的本事,你爹我也用不着如此费心了。” 说完,独孤城便一脸得意地走出后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