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士族出手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真没想当昏君啊!
“考我的算数干嘛?” 唐可可颇为不解。 秦羽也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直接拿来纸笔。 先前唐可可在听说白菜的单价之后,几乎没有任何思索,一口就说出了总钱数。 这种心算速度,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秦羽马上便意识到,唐可可很可能是个数学方面的天才。 “你要是能答对朕给你出的算术题,朕给你的月俸翻倍。” 听到可以涨月俸,唐可可自然是大喜,对于测试也已经是跃跃欲试。 秦羽随意出了一些鸡兔同笼,和水池一边放水一边注水的经典数学题,唐可可竟是稍一思索便能直接给出答案。 至于加减乘数等基础运算题,唐可可几乎不用思考,只要秦羽说完题目,正确答案便能脱口而出。 秦羽一时惊为天人,他这才确信,这个小萝莉除了是个吃货之外,还是个算数方面少有的天才。 “对了,可可,你为何会识字?而且这算术方面,竟会如此厉害?” “早些年村里来了一个秀才,教过两年识文断字,至于算术,秦哥哥出的这些题不是很简单吗?” 秦羽被整无语的同时,心中更是大喜。 这下可真是捡到宝了。 他立马指着那叠账本道:“你要是能将这堆账本整理清楚,你想要什么,朕都可以答应你。” 唐可可立马眼前一亮。 “真的吗?” “君无戏言。” “那我想吃秦哥哥之前说过的蛋糕。” 秦羽脸色顿时一黑。 蛋糕这种东西,秦羽之前确实与唐可可提过一嘴,却不想对方竟然记到了现在。 秦羽宠溺地捏了捏唐可可的小鼻子。 “行,只要你能帮朕整理出这些账目,朕亲自下厨,给你做蛋糕。” 在美食的诱惑之下,唐可可干劲十足。 可翻开账本扫了两眼之后,就立马泄了气。 “秦哥哥,这账本记得杂乱无章,根本无从下手嘛!” 秦羽也是愣了一下。 确实,就算唐可可算术再好,面对这杂乱的账目,若是没有一套简便且高效的整理方法,确实无从下手。 “对了!” 秦羽计上心头。 他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之上画出一份表格。 随后又在表格上方备注好部门、收入、支出、余额等,并在左侧备注好日期、总金额。 “你按照时间循序,将账目上的数据依次填入表格,最后计算出总金额,如此这些账目内容便可一目了然。” 拿着这份表格,唐可可双目逐渐明亮,最后就好似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啧啧称奇。 但是没一会儿,唐可可又再次皱起了眉头。 “秦哥哥,这表格太小了,能不能画得大一点?这根本写不下嘛!” 大秦目前所使用的文字,与前世古代的繁体一致。 虽然账本之上的数据统统采用账面简写,可依旧是显得极为繁杂,一页纸根本写不下几行,就更别说填入狭小的方格了。 “这简单,朕教你一种新型文字。” 秦羽在纸上写下阿拉伯数字“0——9”,并耐心讲解阿拉伯数字的用法。 而唐可可也是聪慧过人,秦羽仅仅说了一遍,便已经牢牢掌握了这一新型的文字的使用方法。 表格与阿拉伯数字的应用,不仅能大大提升书写速度,更能让账目变得简洁且一目了然。 “秦哥哥,你好厉害啊!竟然能想出这般巧妙的方法。” 唐可可满脸崇拜地望着秦羽,眼里好似冒出了无数颗星星。 被小萝莉如此夸赞,秦羽自然是有些飘飘然。 “咳咳……你抓紧时间,这对朕来说很重要。” 为了更快整理出这些账目,秦羽随后又传令户部,调来十位小吏,协助唐可可来完成账目的整理工作。 当然,少府账目堆积如山,唐可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整理清楚。 此事,暂且压下不表。 …… 秦羽朝会下达的最后一道圣旨,以“诏曰”开头,便是有昭告天下之意。 当这份圣旨公之于众之后,立马便在城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百姓们奔走相告间,无不是喜极而泣。 那数万名犯官家眷被无罪释放之时,皆是满脸茫然,心中甚至有些不敢置信。 没人能想清楚,往日残暴不仁的陛下,为何会突然间转了性。 当这些人得知,是因为徐蕊的关系他们才得以活命之后,自然是不免对徐蕊一阵感恩戴德。 大部分人都是心有余悸,选择连夜逃离汴京这个是非之地,去投奔远房亲戚。 但也有一小部分人,对秦羽心怀怨恨,选择蛰伏于汴京城中,等待报仇雪恨的机会。 其实不仅是这些犯官家属,城中所有居民,在得知圣旨内容之后,对徐蕊也是感恩戴德。 甚至有不少人自发在家中为徐蕊设立了长生牌位,祈祷她福寿安康。 “听说徐昭仪还救了那狗皇帝的小命,当真是可惜啊!” “就是啊!那昏君要是死了多好,老天无眼呐。” “你们就知足吧!要不是徐昭仪救了那昏君的狗命,狗皇帝会听从徐昭仪的劝告,停止征收苛捐杂税?” “徐昭仪如此仁德,并且还救了那昏君的狗命,那昏君要是还有点良心,就应该立徐昭仪为后。” “李兄所言极是……” 如今的街头巷尾,无不是在讨论此事。 朱雀大街一座茶摊之上,一名样貌憨厚的中年男子与一名衣着淡雅的老者,一边品茶,一边静静听取着茶摊周围众人的议论。 当听到“应该立徐昭仪为后”这五个大字之后,老者眉头微微一皱。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中年男子起身交付茶钱,随后同时起身离去。 老者当先开口。 “这小皇帝隐忍多年,不仅一举击溃苏家多年运营,更想借助立后,摆脱士族对于朝政的把控,这手段着实是不简单呐!” 老者名叫独孤城,乃是独孤家在汴京的主事人。 而憨厚中年男子名叫独孤阳,乃是独孤城长子,也是独孤城全力培养的下一任汴京主事人。 “摆脱士族掌控?爹,不过只是立后而已,真有这么严重?” 独孤阳摸着后脑勺颇为不解。 独孤城瞥了一眼独孤阳,眼神中颇有些怒其不争的意味。 “自先帝开创科举以来,寒门士子在朝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中书省丞相徐兴昌便是最好的范例。” “若是后宫之主,也被寒门出身的一名昭仪占据,那咱们士族便终有一日会彻底失去对于朝政的掌控。” “你呀!眼光要长远一点,不能局限于眼前。” 说完,独孤城又是一阵摇头。 独孤阳皱着眉头。 “可那小皇帝一份圣旨,便为那徐昭仪汲取了如此恐怖的声望,咱们根本无力阻止啊!” “哼!无力阻止?这可不一定。” “爹难道早有谋划?” “民以食为天,朝廷如今正打算赈灾,而粮食却掌控在咱们这些士族手中,只要在粮价上施加压力,那小皇帝必然妥协。” 独孤阳思索许久,却是依旧眉头紧皱。 “爹,这粮价并非我们独孤家说了算吧!” 独孤城又是一阵摇头。 “唉,独孤家在汴京偌大的产业,以后若是交到你手上,为父可如何安心啊!” 独孤阳低着头,有些羞愧。 “此事乎整个关陇士族之利益,并非我独孤一家之事,你立刻去联系其他士族在京主事人,相信他们绝不会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