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章 盛世气象(三十四)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
回了房,青杏和陈公子仍旧恍惚,不过与船舱内的人一段谈天,两人觉得眼前的一切都变了。
以前青杏觉得阮地不错,也只是因为听说在阮地做丫鬟,主家不能说罚就罚,不能打骂,更不能说不要就不要,但听了那女客的话,青杏像是被敲了一闷棍!
“自然能学,倘若你有天赋,官府还倒给你钱!”那女客并不嘲笑青杏的问题,反倒鼓励道,“要我看,在阮地,考吏都不如学机械呢!只是要天赋,考吏么,死记硬背就是了。”
此时青杏恍惚的坐在凳子上,她从没想过,原来世上还真有一个地方,她这样的人也能读书,也能上学,也能靠自己的智慧有立足之地——原本她这样的人,一生都不会识得一个字,靠卖力气,揣摩主人的心思勉强活着。
“他们说那蒸汽机烧着煤,水一直沸腾,就能提供什么动力,这动力通过活塞还是些什么,就能让车子动起来,到了太原咱们就能见识了!”陈公子很兴奋,他到了晋州,以为自己看到了阮地的全貌,此时却发现,那不过是冰山一角。
晋州没有电灯,没有火车,没有电台,更没有水泥地。
而他甚至无法想象,真正的阮地,太原和青州该是什么模样。
陈公子:“听说青州最好,什么新鲜东西都有,可谓是天上人间!”
杨竹书和月娘茫然的看着他和青杏,电灯?月娘指着桌上的煤油灯说:“比这个更好么?方才我同杨姑娘使了这灯,比蜡烛油灯强上不少,这下头还有机关,能控制火势大小,能亮能暗。”
“这倒不知道,只听他们说电灯的好处,我也未曾见过。”陈公子期盼道,“真到了青州,咱们都要去一一见识一番。”
青杏此时已经回神了,她突然说:“我不去青州了。”
众人看向她。
青杏抿了抿唇,难得有些羞怯,害怕自己被嘲笑,但还是强撑着说:“我听人说,太原的机械学校最多,青州是造船学校势大,我想去学机械。”
“哪怕造不出蒸汽机,能修也是好的,造不出一整个,造些零件也是好的。”
说完,青杏就低下了头,不想去看两个“主子”的表情。
然而预想中的嘲笑没有到来,杨竹书轻声问:“我虽不懂机械是什么,可要读书,想来总是得花不少钱,你身上钱还够么?”
他们都知道青杏有一笔积蓄,但都不知道有多少,这一路上但凡是花钱的地方,他们也照顾青杏,不让她出钱,不仅仅因为他们出逃多考青杏相帮,更重要的是,即便青杏有积蓄,作为一个丫鬟,应当也没有多少。
青杏倒是不担心这个,她抬起头说:“听船舱里的人说,太原勤工俭学的人不少!女子尤其如此,许多厂子都招临时干活的女工,我白日读书,晚上干活,平日里吃得简单些,总能过下去,也就几年的功夫。”
她年纪不大,如今还不到十五岁,倘若没有天赋,那读个半年就能看出来,到时候她便放弃这个想法,去做女工做保姆,也不算大事。
“那也不是去了就能上机械学校。”陈公子提醒道,“要上过扫盲班,又读过几年书才行。”
青杏骇然地看向陈公子:“还要读几年书?”
陈公子点头,有些同情青杏:“刚刚你应该没听仔细,那姐姐说,机械学院都是聪明学生才能进去,要念过扫盲班,读三年书,才有可能考进去,这也只是有可能……”
月娘瞪了陈公子一眼,陈公子立刻闭嘴,月娘忙安慰道:“青杏,你是最勤奋不过的,又聪明,只是以前没机会,要不这样,我还有些私房……”
杨竹书也说:“我也还有一些。”
陈公子反而说:“机械是好,可你还没真的见识过,哪知自己是不是志在此处呢?我看倒不必急,青州虽说没有机械学校,但总归有许多机械,能见识许多。”
“咱们四个一块出来,自然最好不要分开。”陈公子发现这里没什么男女大防,大不了租两个院子,女孩们住一个,他住一个,但两个院子最好临近,有什么事彼此都能照顾,“倘若运气好,能做个什么生意,青杏又志在机械,咱们就一起送她去呗!”
“好饭不怕晚嘛!”陈公子,“倘若你有这个天赋,便是晚个一年半载的,那也没什么。”
刚刚还认为自己一定要去学机械的青杏此时也平静下来,是啊,她听那女客一说,便觉得学机械再好不过,但她如今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
等她上完了扫盲班再论其它吧!
但月娘和杨竹书的话,还是叫青杏心中感动,这一路上,月娘和杨竹书日渐亲近,她们虽然不是同样出身,但总归有差不多的眼界,更何况比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杨竹书,一直待在临安的月娘反而更有见识,反而是她,和她们格格不入。
她们能聊各种游戏,聊布匹衣料,聊一路上看到的货物能有多少利润。
而她根本插不进去话。
她之所以想留在太原,而不是青州,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和她们不是同路人,何况还有陈公子这个旧主,和他们同行,她似乎永远都是奴婢的身份。
“这船上还卖罐头。”陈公子献宝似得把买来的罐头从斜挎包里掏出来,他放到桌上后说,“这是糖果子罐头,这是鱼罐头,可惜一个罐头就要二十块,否则我就多买几个了。”
月娘:“……你又乱花钱。”
陈公子:“这怎么能叫乱花呢?这船要坐五六日,又没有热食,罐头好歹是熟食,听他们说滋味也好,哎!还是该在大集上买一些,大集上一个罐头才十块,可惜了,那时也不知道。”
姑娘们互相看看,当时老妈妈以为她们是走陆路去太原,提醒她们买虾皮紫菜和不那么怕潮的糕点,可这些她们买是买了,在船上却泡不了热汤喝,船上没有热水,冷水可泡不好。
早知道当时该问问领队,也好打听打听上船之前该买些什么。
月娘叹息:“这一路咱们可花了不少钱了。”
她对青杏说自己还有私房,但实际上已经所剩不多了。
杨竹书也劝:“表哥还是得节省才好,如今还没到青州,就怕到了青州,咱们一时艰难,没有进账,岂不是要坐吃山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手里多些钱,身上就多些胆。”
陈公子被说的尴尬,小声嘟囔:“你们俩一起说我,你们俩的手也没比我的手紧。”
虽然小,但几人都能听见,一时之间屋中极为安静。
三人中就没有一个节俭的,月娘以前没怎么花过钱,可因为有陈公子在,花楼妈妈也不会克扣她,什么好东西都会给她一份。
杨竹书则是没花过钱,都是记在账上,她想要什么叫人送去府里就行。
陈公子就更别说了,一掷千金的事都做得出来,在花钱上毫无节制。
杨竹书:“……看着便宜嘛,我怎生知道事后算下来,竟然花了那么多钱!”
月娘不好意思为自己辩解,她花钱的时候也没手软过。
青杏提议道:“表小姐和少爷都会写字,不如记个账本?晓得花了多少就知道节制了。”
陈公子:“对对对!我怎么不记得?记账记账。”
青杏忍不住转过头,在无人看到的地方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