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 第170章 韩王忧心

第170章 韩王忧心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春日的暮色笼罩着韩国国都新郑城,城中灯火初上。

韩王正和大臣们在宫中议事,忽见一名信使匆匆入殿,跪地叩首。

\启禀大王!秦国有急报!\

韩王放下手中的竹简,凝神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秦国大规模修筑官道,已经从咸阳通往渑池。\信使喘着粗气道,\而且此次修路与往常大不相同。\

\有何不同?\韩王追问。

\回大王,秦国此次修路用的是新式路基,五层填土,用料考究。路基稳固,可通大车。

最要紧的是,他们动员沿途百姓参与其中,进展神速。

臣打探得知,仅一月工期,便已完成二十余里。若是按这个速度,不出半年,就能修到我国边境!\

殿中大臣闻言,顿时议论纷纷。

\这岂不是要修到我国门口?\

\秦国此举,分明是为了方便调兵遣将!\

\如此宽阔的官道,大军随时可至啊!\

韩王的脸色越发凝重。

他起身走到殿中的地图前,目光在秦韩两国的边界线上徘徊。

\大王,\左相张开忧心忡忡地说,\秦国近来动作频频,先是推广铁器,又大修官道。臣恐怕......\

\说下去。\韩王低声道。

\臣恐怕这不仅是为了发展商贾,更有军事目的。试想,若是这些道路修成,他们的大军可以轻易开进我国腹地。到那时......\

韩王闭目沉思。

作为一个小国之君,他太明白秦国的野心。

但此刻的韩国,却已不复先祖时期的强盛。

\诸位爱卿,\韩王环视殿中众臣,\当此之时,我韩国该当如何?\

\大王,\兵部大臣魏庄立即出列,

\臣以为当集中国力,在边境修建防御工事。秦国虽强,但若我军据险而守,未必不能抗衡。\

\不可!\户部大臣李硕反对道,

\我国国小民寡,如何与秦国硬拼?况且修建防御工事,不仅耗费巨大,还会刺激秦国。臣以为当示弱求和,以缓秦国兵锋。\

两人争执不下,殿中气氛越发紧张。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大王,臣倒是有一计。\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官员。

\说来听听。\韩王示意他继续。

\大王,秦国虽强,但也并非无懈可击。\冯周踱步上前,

\臣观秦王性格,最是好大喜功。若是有人献上一个看似利国利民,实则劳民伤财的大计,说不定能让秦国自己先耗去元气。\

韩王眼前一亮:\此话怎讲?\

\秦国现在正在大兴土木。\冯周指着地图说道,

\若是有人献上一个更大的工程,比如说水利。既能让秦国耗费人力物力,又不会引起他们的警惕。这岂不是最好的计策?\

\好!\韩王拍案而起,\冯卿此计甚妙。只是,何人能担此重任?\

冯周微微一笑:\臣举荐一人,此人精通水利,智谋过人。若由他去,必能说动秦王。\

\是何人?\韩王急切地问。

\此人名叫郑国,现居汝南。他不仅深谙水利之术,更善于谋划。\

韩王沉思片刻,果断下令:\速去请郑国入朝!\

汝南城外,一座幽静的庄园内。

郑国正在书房中研究水利图纸,忽听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先生!\家仆匆匆推门而入,\韩国派人来请!\

郑国抬头,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使者正恭敬地站在门口。

\郑先生,韩王有请。\使者拱手道,\事关国家大计,还请先生即刻启程。\

郑国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如炬:\韩王为何事相召?\

\这......\使者犹豫片刻,压低声音道,

\是为了应对秦国修路之事。其他详情,恐怕不便在此多言。\

郑国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他早已听说秦国大兴土木之事,如今韩王相召,想必是为此忧心。

\请稍候,容我收拾随行之物。\

片刻后,郑国带着几卷图纸,跟随使者启程。

三日后,新郑城中。

韩王亲自在偏殿接见了郑国。

\先生远道而来,辛苦了。\韩王亲切地说。

郑国不卑不亢地答道:\大王有召,在下自当效劳。\

韩王打量着眼前这位名士。

郑国看上去四十出头,身形瘦削,目光却异常锐利。

举手投足间,既有儒者的风骨,又透着几分机敏。

\想必使者已经告诉先生,寡人为何事相召?\

\略知一二。\郑国点头,\听说是为了应对秦国修路之事。\

\不错。\韩王叹了口气,

\秦国近来大修官道,工程浩大,进展神速。寡人深恐此举是为了方便调兵遣将,日后对我韩国不利啊。\

郑国沉吟片刻,突然问道:\大王可知秦国为何要修这些道路?\

\这......\韩王一愣,\不就是为了军事目的吗?\

\非也。\郑国摇头,\秦王此人,心思远不止于此。\

\哦?先生何以见得?\

\在下观察秦国近来种种举措,无不显示出他们的雄心。\

郑国踱步到殿中的地图前,指着秦国的版图说道:

\铁器推广,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

官道修筑,表面上是为了方便商贾往来,实则是在建立一个庞大的运输网络。

他们的目标,是要让秦国成为天下第一强国。\

韩王听得连连点头:\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我韩国该如何应对?\

郑国嘴角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既然秦王有雄心,我们何不顺水推舟,送他一个更大的工程?\

\更大的工程?\韩王一时不解。

\正是。\郑国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

\在下研究多年,设计了一个水利工程。\

韩王接过图纸,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画着沟渠走向、水闸设计。

光是看着这些复杂的图样,就让人觉得头晕目眩。

\这......\韩王有些迟疑,\工程看起来确实浩大。\

\正是因为浩大,才能引起秦王的兴趣。\

郑国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他们现在正在大兴土木,正是献上此计的最佳时机。\

\而且......\郑国压低声音,

\若是修建得当,这水渠确实能让秦国良田增加。

但工程量太大,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会超乎想象。

等他们忙于水利,自然就无暇他顾了。\

韩王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不过......\郑国话锋一转,\要让秦王相信这个计划的可行性,还需要做些准备。\

\先生有何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