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明月几时有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是最大总裁!
大灵不依不饶,就在门前等着,反正你家是做生意的,难不成锁门还能锁一天。
你因为做买卖是躲不了的,除非不想赚钱了,所谓;跑了道士跑不了道观吗?
二凤是个有主意的,大灵来店铺的目的再明显不过了,想坑她,没门儿!
她出了门就去茅厕的方向,回头看看她姐姐不注意,那个读书人却在另一面的街角窥探。她就假装去邻居家看货,从邻居的后院去了大理寺衙门。
她领着衙役从另一面的街角先抓了读书人,接着又抓了还在店铺门前守株待兔的她姐姐。
这个案子关系到妇女儿童,小倩去参与庭审。
因为事实清楚,大灵的目的也明确,她说读书人是抛弃了她回了白巾国了,可他就在街角被抓到的,此前一刻钟还出现在了杂货铺的窗外,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倩再看大灵挺起开的肚子,怎么看怎么别扭,大灵的脚步轻快狡辩也言语犀利,丝毫没有孕妇笨拙的特征。
小倩让人抓住了她的双臂,撩起了她装了棉胎的衣服,棉胎除掉以后里面是瘪瘪的肚子。
她到了这时候就无话可说了,招供说是偷走的金币早就花光了,她和读书人有了个孩子,因为养孩子太艰难,读书人除了吟诗作赋舞文弄墨,也没有什么收入。
穷则思变,就夫妻合谋了这个歪招,说的要当大老婆的事情,不过是假的,并没有想触犯大德国关于婚姻的法律。
要说犯法,就是想趁着周福礼不在家坑妹妹家的钱,然后再也不回来了。
“我们两口子不过是想坑她家几个小钱,可没有触犯国法,罪行轻微,我们知错了,大人就不要法我们钱了。就是想罚钱,我们也是没有的……”
“你们这是诈骗,是想夺了二凤的财权,想登堂入室抢夺人家的财产。你自己是不觉得怎么样,可大德国法律是不允许挑衅的,不是罚钱没有吗,那就打一顿让你们长记性。”
“光打还不行,还要投入监狱以儆效尤。”
进监狱,读书人进了监狱名声就毁了,大灵进了监狱,还有个孩子养在了别处。大灵又把孩子的事情拿出来说事,本意就是不想进入监狱。
如果进监狱,也要把孩子都带上,那样,是官员违反了妇女儿童保护法了。
小倩和大理寺卿研究了,就把两人各打***板,然后投入了监狱。大灵还是不服甚至哭闹了起了,说官员没人性。
这就是属于咆哮公堂了,又被小倩建议,让衙役追加了十个嘴巴子。
至于那个孩子,是暂时放在别处寄养的,这时候也找出来了,让大灵父母帮助养着。
阿福小倩回来了大德国不久,马佳就让阿福当上了翰林院大学士,又成了新学府的校长,统领一个新学府的教学,给学生们灌输新的知识。
阿福因为要领导大德国的教育事业,也算是一个衙门了,但是个小衙门,不能和大德国的其他衙门比,女皇封他从六品的官职。有了官职,也方便他管理学府的日常工作。
马佳考虑到小倩,是自己最出色的贴身侍卫,袁佳兰和小慧虽然也会武,但和她没法比。
现在,马佳没有出行的任务,小倩就不用在皇宫陪伴马佳。有了出行计划出皇宫,小倩就得放下其他的事情,专职给马佳做贴身护卫。
马佳就想,小倩管着大德国的妇女事业,利用《妇女儿童保护法》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又协助阿福管着学府的事情,还当着自己的贴身侍卫,身兼数职了。
以后如果有机会,有必要寻找一个武功高强的女性给自己当护卫,让小倩脱身去干正事。
小倩管理全国的妇女儿童事业,也算个衙门,但她现在还没有手下,就没有办公的府衙,只有一本《妇女儿童保护法》作为处罚犯罪者的依据,小倩平常都是在学府和阿福在一起。
女皇也封她从六品,她自己以后会招揽一些下属的。
按说,阿福教出来的女学生也有几个,有些还是儿童团的女兵,足以胜任小倩妇女事业的分支工作。但这几个人也是有了数理化基础的,阿福让她们来学府当老师教新招的学生。
……………………
关于阿福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白巾国,阿福过去在白巾国是国师,现在是领导学府的首席大学士了。阿福有能耐,丹华和杨国祥脸上也有光。
白巾国的京郡丹华和杨国祥的饭馆,一开始是租赁的,这时候也被两人买下来了。
两人看一天一次的晚班歌唱,吸引了太多爱听歌的食客。饭馆不但有食客额外给的赏钱,饭馆营业额,尽管是晚上就一个饭口,利润也比同类饭馆高得多。
两人看饭馆还有潜力可挖,手里也有钱,就果断的整体买下后又一次重新装修了。
她们把饭馆按照演唱大堂的格局大改,一楼大厅装修成了舞台的弧形台子,四外一圈是隔开的各个单间,单间进出的那面墙没有门,流出了一面墙的空间,里面的食客可以直观看到舞台上的人物唱歌。
这样就有了个好处,所有房间的门口都是对着舞台的,视野开阔没有挡头,食客在房间里吃喝和听看唱歌,和相邻的房间互不干扰。
楼上也一样的布局,一圈的桌椅对着楼下的舞台。
饭店对街的窗户,换成了整张的大玻璃砖,都是大德国万家镇基地出产的合格品,显得窗明几净上档次。
饭馆晚上的照明,因为水力发电还在建设之中,现在还没有电力可用。
这也难不倒她们,他们的饭馆独树一帜,反正两人有钱,和皇宫一样,也用上了自备的柴油发电机。
皇家皇宫里面用的发电机是三十八马力的,他们的发电机是六马力柴油机带动的,虽然功率不大,但一个饭馆的照明和许多电风扇转动就足够用了。
电灯,也不全是白炽灯,现在,大德国基地有了各色的彩灯泡,把舞台装点的明亮绚丽了。
白巾国人,那些有钱有势的,晚上也有了电灯照明。见过电灯的人,就知道了电的的明亮,不是油灯和蜡烛可以比拟的。
这些见识过电灯的,开始嫌弃原始的油灯和蜡烛了。晚上聚会吃饭,就不愿意去没有电灯照明的饭馆。
在杨国祥丹华的饭馆吃饭,不但有电灯照明,还能欣赏美妙的歌曲,还有电风扇吹凉风。
听看唱歌有钱打赏,不打赏的食客也没有人强求,反正你花钱叫了饭菜,也是来给饭馆捧场了,不打赏也没有人歧视你。
今天是月圆之夜,在饭馆里面就餐的,有一桌临窗的是京郡的文人。
他们要了酒菜,看着窗外天空的明月,边吃喝着边听歌曲,吹着电风扇的凉风,感慨白巾国这两年来的的巨大变化。
这一桌都是白巾国京城里出类拔萃的文人,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白天在一起斗诗,也喝了酒。晚上了,一个个意犹未尽,接着来饭馆听歌喝酒了。
舞台上,有个报幕的姑娘,在别的歌手一曲唱完了以后,她上来报幕。
“大家请静一静,下面是丹华姑娘的新歌《明月几时有》今天是她第一次对贵客们献唱。”
“这首歌是曾经来自大德国的白巾国国师,阿福大人教授给她唱的。阿福大人现在回了大德国,现在是大德国的大学士,是新学府的校长……”
如此报幕,是丹华和杨国祥教给她的,阿福当上了大德国大学士和新学府校长,两人也感到与有荣焉。
歌曲是阿福大人教授的,也是一个好噱头。
大德国的文化体系,和白巾国的一脉相承,有古代的大儒曾经生活在大德国地界上,为了逃避古代皇家的焚书坑儒,一下子结伴逃来了白巾国十几个知名的文人。
大儒和几个古代文人,后来仙逝在了仙山郡,就葬在了仙山山上,子孙后代的文化传承,都是来自他们的衣钵。按说,白巾国的文化传承,比起大德国来更加正统。
现在大德国也不举办科举了,扔掉了祖宗传下来的经史子集,这让白巾国文人更加看不起。
据说,大德国现在注重新学府的教学,阿福回去就是大学士了,还主管上了学府,学习什么数理化,还学习什么鹰的语言,鹰语那不就是鸟语吗,鸟语能治国吗?
那一桌的文人看报幕员把阿福吹上了天,都在撇嘴嗤笑。
他们笑话什么大德国来白巾国的国师,从诗词歌赋方面,并没有听说什么阿福多出色,几人自恃是白巾国文坛正统,对来自大德国的阿福,在文学方面根本就看不上。
今天又听报幕的说什么国师做的词曲,那个国师阿福他们也知道,作诗配乐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可说到诗词歌赋就没有新鲜的了,根本就没有见他做出过有名气的诗词,更不要说脍炙人口的了。
就阿福他编的歌词,他们都听过,那些歌词无一不是白话,一点都不文绉绉。
和他们几个的文才相比,那是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