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搜刮太上八景宫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三界大天师!
混沌气流能克制万法,似海啸一样四面冲刷,每个浪花都有消融万物之力,任是强如烛龙、禺强等沾上一点也要身死道消,绝无半点侥幸。
但大地胎膜所化黄云也厚重无比,被削去一层,又有一层涌了上来,不增不减,同混沌气流斗得旗鼓相当。
青牛道人抛出金刚琢,那银白色的圈子有碗口大小,散发着莹莹白光,在山崩海啸一般的混沌气流和黄云中间并不显眼。
“叮叮”几声鸣响,其声清脆无比,接着就见金刚琢滴溜溜旋转起来,一股浩大的吸力衍生出来,拉扯着黄云朝圈子中央落去。
“不好!金刚琢是道祖用先天阴阳二气所练,能克后天一切法宝,却收不了混沌,我这是拉偏架了……”
青牛道人瞬间醒悟过来,只是不好停手,果见那场中黄云越来越小,似龙吸水一样,都被收入金刚琢里去了。
场中顿时一清,只剩下灰蒙蒙的混沌之气,奔流速度也平静了许多,依稀可见有下方雪山、冰湖的场景,没有一点损坏。
原来方才张牧之和九昌帝君在半空争斗,将所有的法力都用来和对方交锋,没有一丝外泄。
金光一闪,九昌帝君在金刚琢前现身,一手持拂尘,另一只手空空,大地胎膜炼成的锦帕已被吸入金刚琢里去了。
突然,平静下来的混沌气流中一个浪头掀起,朝九昌帝君冲去。
九昌帝君面色一变,连忙将拂尘一挥,发出一片太清仙光挡在身前。
“轰隆!”仙光破碎,九昌帝君整个人飞了出去,到了几百丈外轰然炸开,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他这道分神八成法力都在和性命交修的法宝上,现在自然顶不住混沌之气。
混沌气流往中间一收,张牧之现身出来,先下了麒麟,将坐骑收起,才朝青牛道人笑道:“不知道祖有什么法旨降下?”
“大帝行事真是……”青牛面上不知该说些什么,只好伸手一招将金刚琢收回,然后轻轻一摇,一张黄色锦帕飞了出来。
锦帕在空中变成一团黄云,闪烁几下又显化为九昌帝君,面色隐有几分苍白,冷哼道:“果是卑鄙之徒,如何掌得天庭?”
张牧之轻笑道:“你这小道异想天开,早欲坐朕的位子,真当朕不知?”
此刻不在瑶池上,没有一众仙神当面,两人又撕破了脸,哪里还有好言语?
青牛无奈,只好劝道:“两位且莫争吵,太上道祖归入大道之前有过法旨,要我在两位争斗时才可传下,现在正是时候。”
张牧之和九昌帝君两人都躬身道:“恭迎道祖法旨。”
青牛从袖中摸出一张三尺来长的灵符,闪烁着蒙蒙青光,其上有层层云雾流转不休,看起来十分玄妙:
“先天境界需得有大气运,再加上那虚无缥缈的机缘,才有可能成就。”
“九昌帝君你本上一劫之人,虽修成天仙,度过天地崩灭之劫,但在此开皇劫中已失去了天地气运的加持,本无成就先天境界的可能。”
“但是道祖怜你亿万苦修,以及上一劫教化群生的大功德,特将这先天一炁太清神符赐下,使你成就先天有望,并给你两条路选。”
九昌帝君心中大震,连忙开口询问:“道祖给我哪两条路?师弟快快说来。”
他是上一劫时老君收的开门大弟子,随侍老君无数年月,后来更是入天庭做那天师,执掌天条,位高权重。
而青牛只是老君的坐骑,平日里在那太清圣境中连人形都不能显化,只关在牛棚里吃草,哪会被九昌帝君放在眼中?
现在听闻先天有望,九昌帝君连“师弟”的称呼都叫出来了,可见心中实是喜悦。
青牛道人点了点头:“这第一条路便是舍了这身法力,散了百炼元神,把你性命交修的大地胎膜送与九天雷祖大帝。”
九昌帝君双目一凝,心中料定必有下文,于是耐着性子继续聆听。
青牛道人微微停顿,继续开口道:“而后我把这混元一气太清神符打入你真灵之中,你以真灵入轮回转世,若得了机缘成就天仙,便可反本归源,得窥先天之妙。”
九昌帝君听到此处,沉默良久后才开口:“看来唯有以真灵转世,才能真正算此方世界的生灵,得到天地气运加持。”
青牛道人笑道:“正是如此,若仅舍了肉身以元神转世,那就同夺舍何异?”
“何况帝君元神法力同样广大,转生成人后以法力洗涤肉身,天仙境界转眼可成,那轮回一遭也没什么意义了。”
但是舍了元神只以真灵转世之后,便等若是赤条条来去,一入轮回同那草木鱼虫,万物生灵一般无二。
即使走了大运,抓住了那万分之一的机会转生成人,也要受那胎中之迷,转世后和凡夫俗子没什么两样。
就算雷祖大帝能成功鼎革三界,迎来真正的修行盛世,那人间亿万百姓之中,有缘修行的也只是万中之一罢了。
得了修仙的机会,还有心性、资质、机缘、传承等各种不确定性,真正能脱颖而出成就天仙的又有几个?
唯有成了天仙,才有可能反本归源,寻回前世记忆,靠先天一炁太清神符成就先天境界。
一入红尘深似海,舍了所有的法力、连本命元神都舍了,这赤条条一道真灵要在轮回多久才能再次脱颖而出?百世?千世?万世?
九昌帝君突然看向张牧之:“据贫道所知,大帝有尊化身正坐镇幽冥世界,执掌生死轮回?”
张牧之闻言轻笑:“朕之化身执掌轮回甚是公正,你若舍得将那大地胎膜炼成的至宝送给朕,朕必然不会他操弄轮回与你为难!”
“大帝说的甚是,这生死轮回自当至公至正,只看生灵自家所修功德、业障来定,不可凭神明好恶决断。”青牛道人赞道。
九昌帝君本意是想把自家大地胎膜送给张牧之,然后让酆都北阴大帝在他转世时给点便利。
直接转生成人,最好是某个修行门派的嫡系传人,然后资质根骨好一些,这成就天仙岂非十拿九稳之事?
但他听了青牛的话,自家那点想法也就不好意思再说出来了,一抬头见张牧之脸上笑的高深莫测。
“是了!三十二位天帝大多以我马首是瞻,他要鼎革三界,岂会让我那么容易证得先天?!我向他求助真是异想天开了!”
九昌帝君于是又来问青牛道人:“不知道祖所说的第二条路为何?”
青牛道人暗叹一声,回答道:“这第二条路便是我将这先天一炁太清神符给雷祖大帝,帝君您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就是了。”
“若我坚持己道,能证先天否?”九昌帝君忍不住询问。
青牛笑了笑:“这个太上道祖却没说,我一个坐骑,哪里晓得?”
九昌帝君心中暗道:“老君虽未明说,但应该也有希望,否则何必说出这第二条路来?”
“先天境界需得天地气运加持才能成就,我毕竟是上一劫成仙,若仅靠闭关修炼,断无成功之理。”
“但我如果能取代雷祖大帝执掌天庭,行那重整天地格局之事,凭此惠及无量众生的大功德,还怕没有天地气运加持?”
“而且三十二层天界的天帝大半都愿听我号令,我行此事却比雷祖大帝容易许多,也能减少许多杀孽,是以老君才说这也是一条路。”
九昌帝君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又听青牛开口催促:“帝君不可犹疑,当在阵中决断此事。”
“修行之人都知道心坚定,贫道修行亿万年,亦是深明此理,何况还有大道唯争之说?”
青牛笑问:“帝君这是执意要同雷祖大帝争位了?”
九昌帝君回答:“非是为了争位,实是雷祖性情狭隘,不足以担此大任,贫道也不忍见天界无量众生遭劫。”
张牧之哈哈一笑:“青牛道友将那先天一炁太清神符给我便是,这证就先天的机缘,谁不想要呢?”
青牛点头:“大帝执混沌之道,实乃诸劫之中第一人,成就先天乃水到渠成之事,倒是无需这神符,不过却可赠予旁人。
“只要是此方天地所生之人成就的天仙,无需再次转生便能得窥先天之妙了。”说着就将神符递了过去。
张牧之面上喜意几乎隐藏不住:“正是如此,我人族再得一先天大神,真是乃可喜可贺之事!”
接过之后收入袖中,又朝九昌帝君道:“那东岳天齐仁圣大帝为求先天,甘愿射去神位、法力,九昌帝君实不如他。”
九昌帝君冷笑道:“天齐大帝那点法力,如何入得我眼?大帝无需乱以言语我道心,贫道这便回瑶池,看大帝本尊怎地分说!”
说完后不待张牧之回答,只将身子一摇,化作一道清气消散在天地之间。
张牧之伸手轻轻一招,那布成大阵的三百六十五根大柱和四座旗门腾空而起,飞快地缩小,落入掌心消失不见。
try{ggauto();} catch(ex){}
再次向青牛道人道谢之后,张牧之的这具分身也自消散,回归瑶池本体去了。
“可怜大劫一道失了神智,亿万年苦工终要落个画饼!”
昆仑山北麓又恢复了平静,依旧是冰山深潭,寒风呼啸,连一点交战的痕迹都没有。
青牛道人感叹一句,也不回瑶池继续用宴,而是大袖飘飘腾空而起,直往九天之上大赤天太清圣境之中而去。
约半个时辰之后,青牛道人到了八景宫前,就见两个脑袋正从门缝里探头探脑地往外张望,正是随侍老君的金角、银角两个仙童。
“师兄回来了!快进来!”两个童子见了青牛顿时大喜,连忙打开门让青牛进去。
八景宫第一层是老君炼丹之地,室内十分宽敞,陈设也极朴素,南向正中有一座丈余见方的云床,是老君炼丹时坐的地方。
中间是个丈来高的巨大丹炉,炉子旁边摆放了几个蒲团,两个童子平日就坐在蒲团上扇火。
除此之外,这丹房里就再没有了别的陈设,墙壁上连个挂画装饰都没有,正是返璞归真,不着一物。
青牛进了丹房,被两个童子拉到蒲团上坐下,不由笑道:“你俩怎地这般猴急?”
金角童子嘿嘿笑道:“师兄去赴蟠桃盛宴,给我俩带了仙果回来没?”
银角童子也巴巴望过来,青牛大笑,伸手一挥,两个海碗大小的蟠桃出现在木质地板上,色泽白里透红,看起来十分诱人。
两个童子顿时大喜,一人抱起一个,吃的汁水四溢,过了约有一炷香,连桃核头添了好几遍后才停了下来。
“大老爷交代师兄的事儿,师兄办妥了没有?”金角施法在空中凝出清水净了手,才开口问道。
青牛道人叹息一声,轻轻摇了摇头:“九昌帝君不肯舍了神通法力去转世,我也不好规劝,只把那神符给了九天雷祖大帝。”
说着从袖中拿一个葫芦递给银角:“大老爷说若九昌帝君肯以真灵转世,待他证就天仙后便将这葫芦九转金丹给他精进法力,现在看来是送不出去了,你去把他收起来吧。”
银角接过葫芦:“看来这成就先天的机缘要落在虚靖先生身上了,当初大老爷就给了他一葫芦九转金丹,让他入大罗天择道重修。”
青牛道人点头:“正是如此,大老爷虽是道祖,持天道无为之念,却也有慈悲心。”
“虚靖先生引雷祖入道,雷祖才能行鼎革三界之事,故而虚靖先生之功德甚大!”
“九昌帝君上一劫时作天师,执掌天条律法,同样有大功德在身,故而老君也赐下九转金丹,不偏不倚才见公正。”
金角点了点头:“九昌帝君选错了路,这金丹自然不能再给他了,师兄怎么不转送给雷祖大帝?如此也能结份善缘?”
青牛笑道:“我本来也有这等想法,但今日感应了雷祖大帝的气息,知晓他已经能接引天地之外的混沌之气精进法力了,这九转金丹也就无用了。”
金角、银角一起点头:“确实如此,混沌之气包容万法,又至精至纯,和九转金丹的效用也不相上下,只是寻常仙人炼化不了罢了。”
接下来炼丹房中就安静了下来,青牛将葫芦递给银角,本意是让他收起来,但过了半天也没见银角动弹。
三人都不再说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气氛逐渐变得诡异起来。
最终还是金角先沉不住气:“大老爷如今归于大道,要劫后才会再显化而出,这金丹肯定是收不回去了,不如……”
银角也十分心动,不过性情倒是沉稳些:“就怕大老爷回来后责罚你我……”
青牛道人摇了摇头:“大老爷身为道祖,正是大道之外显,天道无为,高悬其上,连天地崩灭都能淡然处之,哪里会在意这些金丹?”
这话一出口,三人就放下心来,金角从银角怀里躲过葫芦,打开盖子刚欲往外倒,就听“吱呀”一声,门从外面被推开了。
青牛、金角、银角被吓了一跳,一抬头见一个头发花白,身形瘦俏,穿着素色道袍的道人走了进来。
“雷祖要在蟠桃宴上定下三界格局,小老爷乃人族诸仙之首,怎地先回来了?”青牛从蒲团上站起来,笑的有些心虚。
其实青牛三人要比文始真人更早随侍老君,但金角、银角只是服侍童子,青牛更是坐骑。
而文始真人却是老君在人间传法时收的正儿八经的弟子,平日里替老君主持太清圣境一切事务。
故而青牛三个见了文始真人,自然要矮过一头。
是以青牛和两个童子平日以师兄弟称呼,见了文始真人则称“小老爷”。
文始真人满脸寒霜地冷哼:“我见你许久不曾瑶池,料定事有蹊跷,就让张道陵看顾众仙,我赶回来看看你弄什么玄虚!”
“老师当初交代给九昌帝君两条路选,这葫芦金丹也是给他留的,你们也敢偷吃?”
青牛道人搓了搓手:“九昌帝君念头有差,无缘先天境界,这金丹给了他也是浪费,……”
金角不待青牛道人说完,就插嘴道:“我们原本也是要给小老爷您留的!”
文始真人一愣,随即转怒为喜,抚须笑道:“甚好!甚好!九昌帝君日后定要同雷祖大帝为难,金丹给他就是资敌了!”
说着也寻了个蒲团座下:“愣着作甚!?还不快倒出丹药来分一分?”
青牛道人、金角、银角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坐下瓜分丹药。
金角将道服下摆探开,拿起葫芦轻轻一斜,倒出了几颗龙眼大小,色泽金黄的丹丸,通体散发着袅袅紫气,数了一数,共有九颗。
“小老爷您得三颗,我们三个每人两颗,如何?”金角小声询问。
文始真人点了点头,笑道:“老师虽然常常炼丹赐予众仙,但这九转金丹一共才炼了两葫芦,连张道陵、上洞八仙他们都无缘得见呢!”
“此丹连服九颗,以太清仙法炼化后便登增加一元会的法力,你们三个不知服食之法,且听我传授秘诀……”
于是文始真人、青牛道人、金角、银角四人就在丹房里服了金丹,默坐在蒲团上用功炼化。
过了约七八个时辰,丹房中突有仙乐响起,声如金玉之声鸣响,四人泥丸宫中都有一道清气飞出,在头顶三尺处结为色泽清亮的庆云。
四朵青云交汇在一起,约有一亩田大小,云中又演化出仙山缥缈,鹤鸣玉京等种种瑞相。
过了几个呼吸之后,庆云散开,化为清气收回体内,文始真人睁开眼睛,见青牛三人都醒转过来,才开口道:
“这葫芦金丹九昌帝君无福消受,按理该当和那先天一炁太清神符一起送与雷祖大帝。”
“如今被我们四个吃了,那我们便需得投身到雷祖麾下,为鼎革三界之事效力才能偿还这因果,否则老师回来必有责罚。”
青牛道人恍然大悟:“原来还有这般计较!”
文始真人又道:“一元会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们三个吃了金丹,如今都有几万年法力在身,若不论道行只看法力,即使张道陵等人都比不得你们。”
“但这些法力毕竟不是自己修炼得来的,你们也没学什么厉害的法术神通,真争斗起来能发挥出多少本事还是未知。”
金角童子连忙道:“小老爷肯定有妙计指点,否则我们入了雷祖大帝麾下,一时不慎遭了劫数,大老爷的丹药就白吃了……”
文始真人笑道:“我哪里有什么办法?天界眼看就要大乱,现在传授神通也来不及了,你们可在宫中选些宝物带上,到了战场争斗时也能出些力气!”
太上老君为道祖,所用寻常之物也非等闲,这八景宫中一砖一石,一瓶一罐放在外面都是难得的法宝。
青牛、金角、银角三人得了文始真人的首肯,就在宫中寻摸起来。
过得片刻,金角寻了盛放丹药的紫金葫芦,扇火的芭蕉扇,银角寻了老君盛水的净瓶和一根系袍子的腰带。
文始真人自己去二楼拿下来一柄七星宝剑。
青牛平时住牛棚,对宫中陈设不熟悉,出手慢了一步,什么也没捞着,就把座下蒲团卷起来收入袖子里。
三人又转了一圈,见丹炉里确实空了,除了老君坐的云床,就剩下一个巨大的丹炉。
“你们三个别看丹炉,那个不能动,你们也抬不走……”
文始真人见三人眼神不对,连忙开口制止。
青牛正在肚里寻思:“我有金刚琢、玄黄塔,什么敌人都能应付了……”
就听文始真人道:“青牛,你把玄黄塔给我,你只拿风火蒲团和金刚琢就是。”
片刻之后,文始真人、青牛和两个童子关闭了八景宫门,一起出了太清圣境,驾云往天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