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婚事,暗潮汹涌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被迫相亲后我娇养了敌国太子!
云浅自责地低下头,“母妃和四姐姐刚犯了错,这样好的婚事,本不该落在我的头上。”
她自小在众兄弟姐妹中不算突出,以前有母妃和皇祖母帮衬,尚且如此,如今更不必谈。
何况这成婚之人还和自己最亲近的妹妹有关,越想越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云笙捏了捏她的小脸,“胡说,七姐姐温柔贤惠,不知多少人想娶还没机会呢,可不能这样诋毁自己。”
“那你怎么办?”云浅满脸担忧。
若与凉王的婚事不成,九妹妹必定要在沈念卿和宋清染之间选人作为驸马,可她要是嫁给了宋清染,九妹妹就少了一个好的选择。
在宫里,她一直如透明般的存在,唯有九妹妹真心实意待她多年,她怎么会为了自己而伤害对自己最好的妹妹?
云笙哭笑不得地摇头,七姐姐认真的样子怎么傻乎乎的。
宋清染是下一任辅君之臣,皇家与之结亲是必然之事。
眼下宫中适龄的公主只剩她和七姐姐,父皇下旨,明显是为了让七姐姐与苏家切割,也是希望太子哥哥能看在宋家的面子,将来多加照拂。
只可惜,姐姐没能明白。
“七姐姐,我问你,你觉得宋清染如何?”
宋清染自小伴在太子左右,与诸位皇子公主一起读过书,跟云浅虽无多亲近却也算是熟识。
云浅抿着唇不说话,小脸却跟煮熟的鸭子似的红。
“那宋清染相貌堂堂,文武俱佳是难得的好夫君人选,想来姐姐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吧?”云笙浅笑调侃。
撇开家世不谈,宋清染本人不论样貌还是才学都是一等一的出色,若不然也不会被选为太子侍读。
最重要的是宋家家风严谨,七姐姐性子怯懦,若遇上个心术不正的,将来日子必定不好过,所以综合以上,宋家确实是她无可挑剔的最佳选择。
云笙紧握云浅的手,“你若是不喜欢,大可让父皇换个人选,不过放眼京城,再想找个比他好的恐怕是难了,你不要想着我该如何,别忘了,这可是母后为你精挑细选的。”
云浅瞬间脑子清醒,她怎么忘了,九妹妹是母后唯一的女儿,再如何也不会选个比自己差的。
云笙见她想通,莞尔道:“姐姐就安心待嫁吧。”
“恩。”云浅感激地点头,她知道,自己能够有这么一桩好婚事,少不了妹妹的帮衬。
“皇后娘娘到!”
大殿瞬时安静下来,众人纷纷起身齐呼:“臣妾(儿臣)恭迎皇后(母后)!”
皇后将拖地的凤袍搁在一侧,视线扫过下方吵得面红耳赤的淑妃丽嫔二人。
两人心虚地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兄弟手足,何苦闹成这般?”皇后皱着眉头端起一杯茶,轻抿了一口,“你们放心,都是陛下的骨肉,自然不会亏待。”
“陛下有言:待上元节后,自有安排,你们身为皇子母妃,应该恪守己任,为皇子们做好榜样才是,见面就吵,像什么样子?”
皇后无奈地捏了捏眉心,方才她就是故意晚到,想看看两人能闹到什么时候,没想到还吵上瘾了。
“臣妾知错!”淑妃和丽嫔恭敬地作揖,完全不敢放肆。
皇后撂下茶杯,继续道:“平阳的婚事已命人准备,老五老六年纪也不小了,你们若有合适的人选,大可提前备着,陛下自有决断。”
后面这话是跟淑妃和丽嫔说的,也是从侧面提醒她们,只要好好过日子,该有的都不会少,没必要因为云浅得了封号,就争论不休。
皇后沉了一声,“后宫不得干政,把你们的心思放在该用的地方。”
“臣妾们谨遵皇后娘娘教导!”
皇后摆手示意大家起身,“本宫知道,近日宫中传言颇多,难免扰人心绪。”
嫔妃们竖耳倾听,态度恭谨。
“做奴才的,没什么见识,身为主子,你们本该提点教导,而不是跟着以讹传讹。”
皇后顿了顿,脸色冷了几分,“若被本宫知道,谁再在底下乱嚼舌根,可别怪本宫不给你们留脸面!”
训完话,皇后留下三妃和丽嫔以及云笙和云浅姐妹二人。
“依陛下之意,老五老六的婚事最好在上半年处理好,老八倒是不急,但也不能拖太久,他到底出去立了府门,总该有个贴心人打理内宅,将来才好为陛下分忧。”
先成家后立业,是东陵国皇室不成文的规矩,如今宫中皇子皇女除了成婚的,唯有云景星和云景晗二人在外。
贤妃向来尊敬皇后,对于皇后的安排是无所不应。
她起身朝皇后作揖,“多谢皇后娘娘对景晗的关心,只是这孩子从小就没个定性,臣妾也是头疼得很,真不知该选个什么样的,才能治得住这小子,还得劳烦娘娘帮忙安排一番。”
东陵皇待儿女宽厚慈爱,对后宫嫔妃也是十分尊重,一般婚姻大事,都会与皇子皇女生母商议,再由皇后拍板。
此番皇后提议让几位皇子母妃自己相看,显然也是给足了她们面子,而此刻贤妃却直接拒绝了,还让皇后帮忙,大家都看得出来,她是为了示好。
皇子的婚姻多少牵连朝局,让皇后帮忙选,相当于断了云景晗将来争权的机会,也是在跟皇后表忠心。
此番举动惹得淑妃丽嫔二人不喜。
她们尊重皇后,但并不代表对那个万人之上的位置没有想法。
让皇后帮忙选,万一找个出身一般的王妃,没了岳家的助力,岂不是拖了自己儿子的后腿?
可贤妃已经表态,她们若不跟随,万一被认为有二心又该如何是好?
两人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这时,皇后再次出声:“德妃,你也算是宫里的老人了,又曾为安阳操办婚事,三位皇子的王妃人选,就由你与她们商议,敲定了再同本宫通报。”
在场最高兴的莫过于淑妃和丽嫔,两个对头难得想法一致。
贤妃倒是看得开,只要儿媳妇人品过关,其他都不重要,有的时候出身太高,反而是个麻烦,她可不像淑妃和丽嫔总盯着储君的位置。
她对儿子唯一的期望就是平平安安,能成才自然好,若不能当个闲散亲王也不错,至于权利,随她们如何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