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办得体面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成老太太,开局带空间逃荒!
宋夫人把未来的事情都算好了,对董有果是客客气气,带过来的礼物档次也不低。
现在看桑夫人和李英兰认识,她更加高兴了。
“亲家太太来了,不知您孙儿可否来了?”
李英兰笑答:“他课业繁重,又离不得老师教导,所以就留在老家了。”
“哎呀,应该的,课业为重,将来一定能蟾宫折桂。”宋夫人听罢,稍稍遗憾,不过她面上却要寒暄一二。
“呵呵,借宋夫人吉言。”李英兰点点头。
这时候,站在旁边的桑夫已经自己品出味来了。
“原来中秀才的不是您儿子,是您孙子?”
董有果斜睨了她娘一眼,她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正好奇。
李英兰想起往事,主动握紧了桑夫人的手。
“是呀,我家孙子辈的孩子,都在念书。”
她家最爱学习、最聪明、对学习最有领悟的是孙女,却不能参与科举。
李英兰在心底稍微可惜一下,也就是宋夫人和桑夫人,能和李英兰母女搭上话。
桑夫人更加震惊了,临安有一位小秀才姓董,是历年考中乡试年纪最小的人。
她怎么一开始就没把这个董家,往那小秀才身上想呢?
其他人以宋夫人马首是瞻,她们都是来凑热闹,走个人情,陪个笑脸。
真正开席了,大家入座。
女眷这边其乐融融,文官和武官的家眷,都以宋夫人和董有果的态度行事。
她们相处格外融洽,特别是桑夫人,得了空挡,借着敬酒的功夫,凑在李英兰跟前。
“老夫人,真没想到你竟然这么心静淡泊。”
“嗐,看你说的,我哪有这么高尚,不过是想安安静静的度日罢了。”
李英兰可不是别人拍两句马屁,她就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人。
桑夫人笑道:“我回家以后,就跟我家老爷说起了种菌子的事情,我家老爷很好奇诶。”
“好几次都跟我提起想见一见您,要是能和您聊一聊农桑之事就好了。”
李英兰那点农桑的真才实学,还不如她大儿子。
不过她在空间的书房,已经看了《齐民要术》以及其他的书籍,要说理论知识她也有一点,不怕自己露馅。
“桑大人还真是醉心此道,都说干一行爱一行,我看桑大人的用心,一定会有回报的。”
“种菌子的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若是为了它见面未免太麻烦,我不妨直接写一份制作方法给你拿回去。”
“直接把方法告诉我?”桑夫人很吃惊。
“对呀,桑大人不是好奇吗?”
“等酒席过后,我写给你,直接带回去。”
就这样?直接告诉她了?
什么都没有问她要,种菌子的方法白送吗?
桑夫人一脸不可置信,虽然她知道李英兰不是爱端架子的人,但她还以为要磨破嘴皮子呢!
董佳音认识桑夫人,她主动过来打招呼,桑夫人见之喜欢,拉着她说了好些话。
一问才知道,这姑娘琴棋书画都有涉猎,大家都想看一看她的绣品,佳音不扭捏,就把正在绣的一枝赤红牡丹拿出来展示。
在场没有人不夸一句好的,大大的给董有果长脸了。
大家吹捧董佳音,等于在夸董有果,当然也是连一根藤蔓上的老太太一起夸了。
宋夫人在心里范嘀咕,这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姚菁菁没来之前,她的女儿属青泥浦女眷里接受教育比较高的人。
董佳音这姑娘,模样出挑,本领也不小,有她在,看看其他夫人的架势,像是要夸上天,还真是比她女儿厉害了。
不行,回家她一定要监督女儿,加紧练习女工。
宋夫人临时起意,发了一份口头邀请:“我家最近来了亲戚,是我老爷的亲妹子和外甥女。”
“得空我邀请大家上我们家喝茶,小女孩多有一些手帕交才好。”
李英兰和董有果都觉得去知县家喝茶不错,正好也害怕佳音自己一个人会无聊。
这厢点头答应,众人相谈甚欢。
桑大人的儿子桑种柳陪同赴宴,在外院认出了董有森,他很主动的上前打招呼。
董有森邀请桑大人父子同席,赵远、郑菜头也在,一干人等推杯换盏。
桑种柳和董有森等人在船上已经相处熟稔,在面对赵远的时候便没有太过拘谨。
反倒是桑大人,因为平常文官与武官矛盾重重,他在赵府的酒席上喝酒,都没有喝痛快,全程心眼不停转。
目光四下随便一扫,就能接收到文官们睇过来的暗示和意味深长的笑眼。
他清楚这些眼神里面暗含的意思。
在青泥浦这方寸之地,是大片大片的海沙滩、盐碱地、和少量的荒地。
在海边不好种植农作物,所以农桑一事,出现了死循环。
起初人们种不出足量的粮食和蔬菜,种出来的品质也不好,所以谷物、蔬菜的价格,常年居高不下。
后来赋税逐渐增高,人们没有满足口腹之欲,又怎么会有闲粮,拿去喂鸡鸭鹅?
更别提喂养猪牛羊马等牲口。
在这片土地上,挖地上的青草喂食小兔子,都是一件很奢靡的事情。
所以本地盛产的海味和水果,反而是最廉价。
今天赵府的酒席办得格外体面,台面上端来的十道菜,荤素搭配,食材种类繁多。
素菜有翠绿翠绿的清炒圆包菜、香甜软烂的胡萝卜红薯甜汤、凉拌豆芽海带丝、凉拌酸豇豆。
荤菜则有土豆炖五花肉、烟熏板鸭、清蒸海鱼、生腌螃蟹、辣拌醉虾云云。
听小厮说还有几道菜在忙活,没有上完。
文官们都觉得是桑大人在背地里帮忙,否则赵府的酒宴不能办得这样好,让大家挑不出毛病。
只有桑大人自己知道,他是无辜的。
他和赵府私下没有往来,多是办公务,偶尔会在路上遇见,打个招呼罢了。
在外院,只有他一个文官和武官扎堆,还被邀请和主人家同席,被同僚们打量之下,桑大人觉得后背发凉。
同僚看过来的眼神都写满了不信任,桑大人张了张嘴,不知道从何解释,他说不清楚,好像他成了叛徒?
身为司农,当数他拥有的蔬菜种子最多,在整个青泥浦,由于船业和渔业盛行,农桑业无人问津,他也成了大家公认的耕地高手。
他都不知道赵家人是怎么做到一次拿出这么多新鲜蔬菜的,他自己还想请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