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舒门茗香夜昭昭 > 第295章 痕迹

第295章 痕迹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舒门茗香夜昭昭!

杨皇后恍然,拍了拍脑门道,“瞧我这记性,一个,叛臣而已,且都是十几年前的事儿了,说这个做什么,平白招惹晦气。”

随后不欲再多说,舒茗嫣则是顺势移开了话题,说起了去扬州的事儿。

良久,杨皇后才有意无意地提起陆令晨。

舒茗嫣忙敬声道,“圣旨下到太师府后,臣女去探望了晨姐姐,只是,晨姐姐身体不舒服,并未见臣女。”

杨皇后愕然,“这么说,倒是圣上乱点鸳鸯谱了?”

舒茗嫣慌忙跪下,道,“晨姐姐能得圣上赐婚,乃是天大的喜事儿,哪能说圣上的不是?”

杨皇后面上就有了笑意,舒茗嫣这番欲盖弥彰的话更是令她信了陆家几分。

圣旨不可违!看来陆家对这门亲事的确有几分不满意。

“快起来,你这孩子,不过是闲聊几句,瞧把你吓得。这本宫说的可是实情,圣上这乱点鸳鸯谱也不是一回两回了,便是他在这里,本宫也要说上几句的。”

舒茗嫣抿嘴一笑,“皇后娘娘身份尊贵,臣女哪能同皇后娘娘相提并论?”

“老五那孩子打小没了亲娘,本宫虽是嫡母可难免有力不从心之时,说起来,那孩子性子孤僻,性情冷淡,本宫也有责任。”

在她跟前上眼药算什么,她又不能代表陆家,说句诛心的,便是君墨珩是一条喂不熟的白狼那也是陆家的事,与八皇子、与中宫何又干?

用完晚膳后,舒茗嫣又陪皇后娘娘闲聊了一会儿,才起身告退回了秋霞殿。

自打周太后赐了入宫令后,杨皇后就将这秋霞殿修葺一新,方便舒茗嫣进宫时居住。

只是舒茗嫣在推脱不过之时才会留宿这里。

夜里果然睡的不安稳,寅时的时候舒茗嫣隐隐听到外边儿鼓声作响,只是不多时便没了声音。

直到卯时,宛月进来服侍舒茗嫣起身时才说,“小姐,昨天夜里魏国公府三姑娘没了,方才魏国公夫人敲击登闻鼓悲恸过度晕了过去,现如今在良妃娘娘的寝殿里。”

舒茗嫣穿衣的动作倏的一停,“没了?怎么会没了?”

宛月低声道,“说是不堪受辱,悬梁自尽了。”

舒茗嫣睫毛微颤,没有说话,只着中衣推开了窗户,远处的宫殿在暗夜中灯火通明,她听到风声呜咽着从窗户前一飘而过,如泣如诉。

宛月忙拿了外衣过来,关切道,“小姐快将外衫披上,仔细着凉。”

“宛月,已经开始了,已经开始了!”

宛月不解,扶着舒茗嫣坐回了床边,“什么开始了?小姐莫不是被吓到了?”

舒茗嫣摇摇头,怎么能是刚开始呢,为了那个位子,这场争端怕是自各个皇子出生便已开始,由不得人。

“我很好,只是,便是魏国公夫人敲了登闻鼓,又能如何?能让七殿下一命抵一命吗?便是抵了,魏梓芬能死而复生吗?”

宛月大急,“小姐慎言,这里是秋霞殿!”

“罢了,梳妆吧,还要去坤元宫和慈寿宫请安。”

等到了坤元宫后,却看到了宫门口跪着的良妃娘娘和魏国公夫人。

舒茗嫣依着规矩分别行了礼。

魏国公夫人看见舒茗嫣,像是看见了救命稻草一样,疯了一般地抓住舒茗嫣的裙角,“明越郡君!明越郡君昨儿个也去了牡丹宴,你说我的芬儿是不是昨儿还好好的……你来评评这个理儿……我的芬儿有什么错,要豁出自己的一条命……”

宛月和夜萧两个一时竟没能分开魏国公夫人的双手,“国公夫人,您先冷静……”

直到春晚出来,舒茗嫣才得以解脱。

进正殿的路上,宛月边为舒茗嫣整理在拉扯中起了褶皱的衣服边埋怨道,“那魏国公夫人也真是的,这种事情小姐能做什么?方才那样子,可真是吓到奴婢了,真真是魔怔了!”

舒茗嫣又回头看了看宫门口,那一声声绝望的哭喊被那道雕着百鸟朝凤图的影壁隔绝在外,里面的宫婢、太监都在各自做着手中的活,连一个眼神都未曾看向过外边。

像是,隔绝成了两个世界。

杨皇后倒是神采奕奕,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看到舒茗嫣进来,还饶有兴致地带她去看新养的那只八哥,说着“皇后娘娘千岁”之类的吉祥话。

“方才被吓坏了吧,这魏国公夫人平日里也是个神气的,谁能想到会变成一个疯妇,罢了,不提她了,免得坏了本宫的好兴致。”

舒茗嫣眼底闪过一丝嘲讽,杨皇后这是想坐山观虎斗,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君墨宣那条毒蛇哪里会让她如愿?

顿了顿,舒茗嫣轻声道,“的确是被吓到了,这魏国公府本想欢欢喜喜地办个牡丹宴,谁能想到竟然落得个身陷囹圄的下场,魏三姑娘还因此没了性命,早知如此,办那牡丹宴做甚?”

杨皇后伸向茶盏的手僵了僵,随后若无其事的啜了两口茶道,“明越说的是,谁能想到一个牡丹宴竟能惹出这么大的祸端?”

从坤元宫出来后,舒茗嫣又去了慈寿宫,陪着周太后抄了一卷佛经,在慈寿宫用了午膳后方才出了宫门。

这皇宫,她是一刻也不想多待。

杨皇后不是笨人,只需稍稍一想便能理清这中间的弯弯绕绕,二皇子和七皇子倒了,谁最得利?谁最得利,谁日后就是八皇子入主朝云殿最大的绊脚石。

若是想到了这点儿,杨皇后是否还能安然坐在坤元宫内逗鸟品茶?

有野心,有欲望,却偏偏要遮遮掩掩的,为此,不惜搭上长平公主和兴平公主的终身辛福。

她不相信,大公主远嫁南阳是迫不得已之举,彼时大越弱,南阳兵强马壮;可如今大越国富民安,不必受制于他国,倘若是杨皇后拼死相护,那么至少君安楚便可不用远嫁蒙北。

归根结底,不过是想加深圣上的愧疚,为八皇子上位多些筹码而已。

那么,这潭水,自然是搅的越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