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我在六零开闲渔 > 我在六零开闲渔 第214节

我在六零开闲渔 第214节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在六零开闲渔!

这样他们能看着点,也能帮衬着点。

家里兄弟多,他又是个大队干部, 再也没谁敢欺负他们家闺女。

可谁想到,女儿完全不理会他们这做爹娘的苦心,死活非要去找这个徐海成,还死乞白赖的跑到城里去倒追。

光着一点,王军民心里就带着气!

二来,王军民也是看不上徐海成的条件。

虽然他有个城市户口,是吃供应粮的,可他连个家都没有。

说是投靠姑姑从老家过来的,可再亲那样不是自己家。

是个城里人又能怎么样,现在不还是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里?

还是个临时工。

虽然家里世世代代都是农民,可王军民觉得自己家条件不差。

别人家可能稀罕做个城里人,觉得能把女儿嫁到城里全家人面子上好看,可他却并不在乎这个。

一想到女儿嫁过去,连个家都没有,两口子都得住集体宿舍,他这心里就说不出来的堵!

他之所以当初不再反对,实在是女儿闹得太凶了。他被她缠得没法,灰了心才点的头。

可就算是点头了,也不代表他对徐海成有什么好印象。

但这次徐家人来提亲,却让王军民整个人都震惊了!

他再也没有想到,徐海成这姑姑,姑父居然能量这么大!

更重要的是,他们竟是真真正正的对徐海成好。

这从自己松口到徐家来提亲,不过一个月的功夫,那徐海成的条件竟翻天覆地的来了个大反转!

现在,房子房子有了,户口户口有了,听他姑和姑父的那意思,下个月连工作都能转正了,工资还要提高……

这样的变化,让王军民一时间都不知道要发出什么样的感叹了。

那感觉就像是——原本已经接受是个石头块儿了,谁知道拿到手里却发现变成了个金疙瘩。

反倒让人有点不能接受。

“人家一把手给了一百块钱……”

王晓燕她妈赵春英盯着桌子上放着的红纸包有点发愁:“她爸,你说女儿这压箱底儿的,咱要不要再多给十块?”

王军民将烟盒又往鼻子跟前凑了凑,深深的吸了一口,说:“再给多加二十。”

徐家今天来,说得很清楚。

说徐海成是长子长孙,这婚事是一定要回老家办的。

家里还有从小把他照顾大的奶奶。

老人家年纪大了,经不起路上的颠簸,肯定不能赶到这边来。

那就只能是小两口回家去给奶奶看看。

所以,他们家这边就不在城里摆喜酒了,这钱留下来让娘家人请着亲朋们吃顿饭。

至于小两口他们自己的朋友怎么聚,让他们自己安排,大人们就不介入了。

现在是一九七一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前来说,确实好了一些。

不管是城里还是乡下,有那家里条件好的,小辈儿结婚家里请亲朋吃顿饭这也慢慢成了风气。

可再怎么吃,那也吃不了一百块。

这明显就是人家徐家怕自家的侄子被看低了,在给徐海成撑脸面。

这一点,王军民又怎么会看不明白?

可他家也不是那种眼皮子浅的,这钱他们老王家也不会真花完。

“留二十块钱请家里人吃一顿,剩下的还给燕儿他们带回去。”王军民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不管徐家再撑脸面,徐海成自己并没有什么家底儿,这一点王军民心里还是知道的。

那种面子活儿他才不在乎,把钱留下来给他们小两口留着救个急,比什么都强。

这一结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孩子了,到时候手上宽裕点,他们家晓燕日子过得不受屈。

因为王家人的积极配合,徐海成和王晓燕的婚事进行的很顺利。

从说亲到结婚,总共也没有用够一个月时间。

然后在春暖花开的四月,两口子一起请假回云省去探望奶奶。

表哥结婚,姜晓菱自然很高兴。

可表哥,表嫂这同时请假却让她极为头疼。

她以前还觉得他们两口子都在废品站上班这是一件好事,至少她再也不用为排谁上夜班而苦恼了。

可她那时候忽略了,这还有同时请假的可能发生。

知道侄子,侄媳妇要回老家,徐寒梅比谁都激动。

恨不得提前几天就开始收拾要给自己娘家妈准备的礼物。

搬到宁林以后,距离老家实在是太远了,再也不能如以前一样时不时都回家看看。

徐寒梅很挂念自己年迈的母亲。

所以,姜晓菱现在在家里听得最多的话,不是“给你外婆织了一条毛裤”,就是“这次让海成在家里多陪陪你外婆”……

越听,她心里越是发愁。

最后,邵彦成实在看不下去了,提出让圆圆过去和外婆睡,然后自己晚上下班之后就去废品站陪着她一起上夜班。

姜晓菱想了半天,觉得实在不行,就只能这么办了。

只能辛苦丈夫几天。

她实在没法提让人家张巧一个人晚上在那儿守着,可让她自己个上,姜晓菱觉得她可能根本顶不住。

要知道废品站最忙的时候都在晚上。

可就在姜晓菱批了表哥,表嫂的请假申请,并且准备去和张巧商量排班的时候,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张巧主动来找了她。

“晓菱,从明天开始我上晚班吧,到时候我把我们家老杨叫过来,让他和我一起上。

以前你们都没来的时候,忙起来我也让老杨来干过活儿,这活儿他会。

白天你也不用怕,我明天就搬到站里住,白天的时候我一天都在,还咱俩一起上。”

听张巧这么说,姜晓菱肯定不能干。

她连连摆手:“姐,这可不行!没这样的。你这是要连轴转啊!哪儿能这么安排?还有姐夫也不行,他白天还得上班,他那活儿也辛苦着呢!”

张巧的丈夫是市饮食公司的一个炊事员。

虽然并不是什么大厨,可每天的工作也非常的辛苦。

白天在单位干,晚上来站里干……姜晓菱光想想都觉得这样不合适。

张巧却笑了笑,说:“你就权当帮你姐我一个忙,就当让我们两口子赚个外快。”

她的脸上带出了一抹羞涩:“我估计着海成没好意思跟你说,他们两口来找你请假之前其实就跟我商量好了。

他托我们帮他们小两口上班,然后他们把这个月的工资都给了我们。”

“不瞒你说,”张巧说得坦然:“晓菱,这钱对我们还挺重要的。我们家大小子今年都十二了,闺女也七岁了。家里用钱的地方多……”

张巧说到这儿,姜晓菱自然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她只是完全没有想到表哥和表嫂能够贴心到这个程度,真的是为她把什么都想到了。

随着天气渐渐暖和,圆圆每天醒得时间也慢慢的长了,开始和人有了互动。

也变得愈发的好玩了起来。

于是,姜老太太和徐寒梅的注意力就全被这大宝贝给占据了,家里的其他人全都得靠边站。

这靠边的自然也包括姜晓菱。

每天一大早,有时候都不等圆圆醒,徐寒梅必定会亲自过来把她的宝贝外孙女给抱走,不到晚上绝对不往回送。

因为姜晓菱已经上班,所以小丫头现在连中午也跟着在那边住。

奶瓶,奶嘴,尿布,尿垫,这些东西那边全得很,跟这边一点都不掺和。

以至于有时候姜晓菱都怀疑自己这个做妈的,在闺女心里的重要性,可能都没自己以为的那么大。

但这也有一点好处,那就是她的空闲时间多了起来。

最近邵彦成总算是也没有之前那么忙了,至少周日还是会休息一天。

于是,早上在徐寒梅惯例把孩子抱走之后,这小两口就一起拿着钥匙去了防空洞。

俩人如往常一样,在里面待了一上午。

开始的时候倒还没有觉得什么,可后来,躺在棉垫子上补眠的姜晓菱实在忍无可忍的从垫子上坐了起来,望向丈夫一脸抓狂表情的问:“你有没有听到上面有什么声音?”

手里拿着一个汽车配件正埋头苦思的邵彦成一脸迷茫的抬起了脑袋,望向妻子摇了摇头。

“没啊,你听到什么了?”

看到他这个样子,姜晓菱自然知道这人的心思都在他手里那个铁疙瘩上。

这个时候,就是上面打雷闪电他也不一定听得到。

可她不同。

她是躺在棉垫子上补眠的,耳朵离地面近,那吱吱呀呀的声音就像是在她耳朵边响,一会儿飘过来一丝儿,吵闹的厉害。

她咬了咬牙,从垫子上爬起来:“我上去看看。”

邵彦成觉得时间也差不多了,也跟着站了起来:“快该吃中午饭了,把东西收拾收拾,咱们回吧。下午的时候再过来。”

这一次姜晓菱没有反对。

实在是,地面上那冷不丁传来的一声声奇怪的声音实在是吵得她难受。

不闹个明白她坐都坐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