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我在六零开闲渔 > 我在六零开闲渔 第195节

我在六零开闲渔 第195节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在六零开闲渔!

不说干临时工了,就是正式工都没人稀罕。

而农村户口的,想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像赵泉那样的壮劳力,各个村里都不会放人。其他的,老弱病残办事处也不能要。偶尔有一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又找不到有城镇户口的亲友做担保。

于是这工作就卡在这里了,从谢强来一直到现在,两年了,人数就没有凑齐过。

看姜晓菱他们都不说话,刑平玉又继续说道:“晓菱啊,昨天你爸爸去办事处说了,我们知道他说的是实情,你这种情况确实需要照顾。可你也知道,咱废品站是真缺人,你这个时候辞工,这站里立刻就没法运转了。”

姜晓菱张了张嘴,想说自己没有辞工的打算,可她知道爸爸明明知道自己的想法,肯定不会无缘无故的跑那一趟。

于是就将到了嘴边的话又给咽了回去,听刑平玉继续往下说。

刑平玉又接着说道:“晓菱,我们主任说了,让你考虑一下,如果愿意继续留在站里,就帮你把工作暂时做一个调整。

你这段日子跟着小徐上晚班吧,让他多照顾你一点,他本来就是你表哥嘛,照顾你还不是应该的?!

我刚才也跟张巧同志说了,让她还上白班,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让小徐也帮帮她。大家一起辛苦些日子,都是为了革命事业做贡献。当然了,我们也会尽量早一点找到合适的人,帮你们减轻一点负担。”

姜晓菱这下是听明白了,爸爸这是把他们私下里说的那些话给过了明路。

虽然张巧和表哥对于自己跟着上夜班的事儿不会有什么意见,可有领导发话,还是更光明正大一些。

也会省去点不必要的麻烦。

姜还是老的辣啊!爸爸想事情确实要比自己周全得多。

就在姜晓菱还在思考的时候,刑平玉拉了拉她,使了个眼色。

示意她去一边自己有话要单独跟她说。

姜晓菱连忙跟上。

然后刑平玉告诉她,昨天主任把自己叫过去谈话了,话里的意思是,如果姜晓菱愿意,可以把她的工作给转正了。

不要再做什么临时工,让她转正后直接接替谢强之前的位置,做废品站的站长。

转述完主任的话之后,刑平玉又说了自己的观点。

她说:“晓菱,你要听阿姨的话,就转正了算了。别看咱这不是国营单位,可其实工资待遇也不算很差。特别是你这样的小年轻,就算是去了机械厂,肯定也是从学徒工做起。

学徒工一个月多少钱?和你现在工资差不多吧?可你要是还留在废品站,主任说了,之前的时间给你算工龄,直接就接谢强的班儿。

谢强那站长好歹也是正式编制,一个月三十五块六,和机械厂三级工的工资就差三块钱。可想调三级工是什么概念,怎么也得进厂子五年以上才有可能吧?

不是阿姨说,谢强现在虽然是在机械厂,还是在技术岗位,可他现在一个月也拿不到三十五块钱。你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这样的机会可是不好找!”

“再说了,”她看了看姜晓菱的肚子:“你要是离开了废品站,连这十八块钱的工资都没有了。就算你爸妈贴补点,可日子还是要紧巴很多,是不是?”

姜晓菱知道,办事处的人之所以许给自己这么大的一个馅饼,实在是他们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又要有本市户口,又要知根知底,还得踏实肯干,有经验。

别说办事处了,就姜晓菱自己巴拉一遍人选,也只有自己最合适。

可不管别人怎么想,姜晓菱其实是乐意的。

以前她想着考试进工厂,所以不愿意做正式工。

可现在她觉得机械厂,汽车厂都没有废品站的工作更合适她,她完全可以再在这儿干几年,到时候熬到运动过后直接考大学。

没有必要再去工厂里混几年。

再说了,现在她又怀了孩子,想去厂里也没了可能。

刑平玉说得没错,与其在家里闲待着,还不如在这儿干,还多拿一份工资。

想到这儿,她也没矫情,干干脆脆的回答道:“行,我听阿姨的。邢阿姨这么说,肯定是为了我好。”

一句话说得刑平玉顿时眉开眼笑。

“哎,我就说晓菱你是个聪明又懂事的。放心吧,阿姨不会害你。行了,你们上班吧,我不多待了,再打扰你们工作。晓菱啊,你和张巧交完班之后,今天就跟着你表哥上夜班吧。待会儿忙完了去一趟办事处,咱今天就把手续给办一下。”

姜晓菱爽快的答应了。

她和张巧有什么可交接的?交也是张巧和徐海成交。

和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姜晓菱索性拿出饭盒,把妈妈给她带的白面馒头还有一盘下饭的盐水黄豆给张巧留了下来,让她中午加餐吃。

然后径自去办事处办了手续。

时间转瞬即逝,一眨眼功夫又两个月过去了,已经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

在一家人的帮扶之下,姜晓菱几乎没有经过什么孕吐的阶段,日子过得很是顺意。

那肚子也眼看着一天天的起来了。

这时候她也接到了丈夫的回信。

很显然,在知道了自己马上就要当爸爸的消息后,邵彦成也要激动疯了。

他前所未有的,啰里啰嗦给姜晓菱写了一封足足有五页纸的长信,在信里更是把他能够想到的,一切事情全都交待了无数遍。

姜晓菱都能感受到,他这是真走不了。不然那人肯定第一时间丢下所有,立刻跑回来。

信里那份无奈和急切的情绪,简直直扑人面。

虽然姜晓菱已经明示暗示的告诉了邵彦成,自己和家里人取得了联系,什么东西也不缺。

可邵彦成还是随信寄过来了一条红白格子的连衣裙。

是细棉布的,松紧带腰,看上去又展样又漂亮。

他在信里说,这裙子是托方阿姨帮忙参谋,两个人一起去京市最大的百货商店一起买的。

还说方阿姨说了,这裙子的腰是松紧带的,肚子大了也能穿,将来生完孩子还可以穿,很实用。

他也觉得很好看,问姜晓菱喜不喜欢?

又说让姜晓菱又什么需要的东西一定要跟他说,他现在在京市,这边的好东西还是要多一些,他买比较方便。

姜晓菱怎么会不喜欢?

一想到那个男人在这么忙的情况下,还会跑到百货商店去给自己买裙子。

为了怕不合适,还因为这点小事去求人……

她的心里就忍不住甜丝丝的。

这可是上辈子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儿。

不过说起来也正常,上辈子他们俩穷得要命,邵彦成就算是想给她买条裙子,估计也有心无力。

可这辈子,那人手里也不富裕啊!

想想除了自己之前寄过去的那点钱之外,他每个月就只有十五块的补贴,姜晓菱就一阵心疼。

总觉得自己丈夫干得是用脑子的事,可不能断了营养。

于是赶紧在仓库里巴拉了一个遍,又想找不显山显水的,又想找能补充营养的,寻了半天最后只能拿出一块牛肉,让奶奶切成小小的牛肉粒,给丈夫炒了一大瓶子咸菜寄了过去。

这边刚刚把信和包裹给丈夫寄走,那边姜晓菱就收到了孙女的来信。

最近邵蔓也因为怀孕的原因被调离了急诊,被安排在了一个稍微清闲点的岗位。

虽然每天都还在上班,可乍然闲下来了,邵蔓还有点不习惯。

于是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和奶奶聊天。

她不知道怎么想的,弄了个小本本,将孕妇每天要做的事,不要做的事全都记录在了上面。

不仅原样给姜晓菱抄录了一份,还会时不时的监督抽查一下。

搞得姜晓菱也很是没有脾气。

所以,现在看到邵蔓的信她都已经麻木了,打开的时候内心毫无任何波澜。

结果,今天邵蔓给她写信还真的是正经事,她在信里提醒姜晓菱,已经到了给太婆复查身体的时间了。

这一提醒,姜晓菱才意识到,可不是自己忘了吗!

天天过得稀里糊涂的,居然把这么大的事儿都给忽略了。

于是吃饭的时候,她就在饭桌上提了出来,说要带徐寒梅再去一趟省城。

姜晓菱提的时候压根没在意,在她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可没想到却遭到了母亲强烈的反对。

徐寒梅死活不愿意去,更不愿意让怀孕了的女儿陪她一起去。

姜晓菱据理力争,可没想到连一向跟她统一战线的父亲这一次也否决了她的提议。

直说等自己忙完了,会亲自带她妈妈去医院,让她别操那份心。

奶奶也表示了赞成。

可姜晓菱却知道,这根本就是空头承诺。

爸爸那工作,什么时候能有忙完的时候?更何况还要请几天假去一趟省城。

要照他那说法,估计自己孩子生出来了,妈妈的复查都还没有提上日程。

姜晓菱无奈之下,只能说这次去自己也想让关大夫给看看。

再怎么说,关大夫也是妇产科最好的大夫。

自己怀孕几个月了,有她帮忙给检查一下,心里更放心。

她这一说,全家人的心思又活动了。

谁都知道女人生孩子就像是在鬼门关前走一趟,特别是姜晓菱,再说身体健康,可也是投胎。

之前没有生产经验,而现在的医院又没有什么特别专业的医生。

想找个靠谱大夫给号个脉都得去找朱大夫。

朱大夫再说也只是个厂里的驻厂医生,小病小灾的找找他可以,这女人生孩子,他还真没经验。

所以,姜晓菱这么一说,连徐寒梅和姜老太太都觉得这个想法是对的,确实需要去一趟。

可徐寒梅并不是那种担事儿的人。

她但凡能担点事儿,也不至于都去省城多少次了,再复查一家子都没人敢让她自己出去。

连她自己,一想到要指望她带着女儿一起去省城,买票,挂号全靠她一个人,心里也是怯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