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我在古代直播教书发家 >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逛灯会吟诗赢花灯

第89章 第八十九章逛灯会吟诗赢花灯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在古代直播教书发家!

大商朝的的规矩是, 晚上戌时至凌晨卯时属于禁宵时间, 在这时间里,街道上不准任何人逗留。

但是也有两个晚上不属于这禁宵时间里,那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在这两个节日里, 不管是大街小巷,都会挂上各『色』花灯,之前万籁俱寂的黑夜在这两个节日里, 变的灯火通明, 热闹非凡。

在这晚, 家家户户都会来出来商花灯游玩, 同样这一日, 也是许多客栈商家大肆赚钱的时候, 因为许多离县城较远的乡下人也会来城里看花灯, 离家远赏完花灯后不便回家, 便会在客栈里住一晚第二日再回家。

当然能居家来城里看花灯游玩的乡下人通常就是不会差住客栈的那点钱, 就比如陈家。

陈家今日来县城游玩赏花灯的除了陈父陈母不想折腾, 顺便在家带书哥儿和建祖这俩小的, 其他三房全都来了县城游玩。

陈老大更是因为这一晚, 早早就提前来县城定下了几间客房, 以免到时候游玩之后,客栈以没有了空房,陈家如今虽然有了马车,但是从县城回家赶马车也需要一个多时辰, 游玩了大半夜,早已疲惫不堪,虽也不远『摸』黑赶路。

....

陈家众人和席念之主仆几人站在城墙外,看着里面灯火通明,各种漂亮的花灯,都迫不及待的想进去游玩观赏。

“你们等等。”陈述突然叫住已经一脚踏进城门里的众人,然后只见他从马车里取出几根绳索,“这种热闹的日子里,人贩子也很多,为了安全,几个孩子都在手腕上绑个绳子套在各自父母的手腕上,这样不容易走丢也不容易被人贩子拐走。”

听完陈述的话,肖氏十分赞同,“对,对,三叔这法子很好。”想想每年这种日子里,都会丢失许多孩子,有的报官找了回来,有的完全找不回来。

想想如果自己儿子被拐走,肖氏和小王氏立马失去了一半的游玩心情,十分紧张的接过绳子一头套在自己手腕上,一头套在孩子的手腕上,一头牵扯另一头就能感受到动向,这样一来不已走丢或者孩子被人突然抱走。

大房两个孩子,建功绑着肖氏,建业绑着陈老大,二房倒是只带来建宗,建宗绑着小王氏,但是陈老二也拿了一根绳子把自己和小王氏的手腕绑住。

摇了摇手腕上的绳子,陈老二调侃着:“这样,你们拇子俩都不会走丢的。”

陈老大见二弟如此,也找三弟要了跟绳子把他跟肖氏绑上,见此,肖氏和小王氏俩看着手腕上的绳子,朝身旁的男人笑的眼咪了缝。

陈述见这一幕,只觉得空气中闪出来的粉红『色』泡泡看的自己眼快瞎了,这两碗狗粮吃的肚子也撑得很。

手里还剩下两根绳子,剩下没有绑手腕的还有他自己木哥儿和席念之主仆三人。

席念之今夜只带了阿圆阿左俩出来,阿右在家里陪着长麽麽。

陈述取出一根绳子朝木哥儿说着:“年轻的哥儿也很危险,木哥儿你和阿念套着手腕。”当然他更想自己跟阿念绑手腕,但是想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席念之有武艺在身,本不想绑,但是看到陈述关心的眼神,又想着木哥儿,便也跟木哥儿绑上了绳子。

只剩下最后一根,陈述朝阿圆二人问道:“你们要绑么?”

阿圆阿左摇头,他俩又不是小孩子,虽是哥儿之身,但是有武艺在身,才才不绑什么手腕呢。

大家都绑上了绳子后,这才进了城里,此时天『色』少微微黑,城里却是人声费鼎,热闹不已。

街道两边挂满了各『色』花灯,还有小贩们摆着各种小摊叫卖,街道上的行人们有的手里拿着花灯,有的手里拿着小吃等等。

陈述一行人走了进去,果不其然,不到一刻钟,陈述就没在身边见到大房二房的人了。

不过他也不担心,之前就商讨好了,如果分开了,到时候直接去客栈会合就是。

他们这行人里,他在左阿念在中间,木哥儿在右边,后面还跟着阿圆阿左兄弟俩。

“念哥儿,你看这个兔子花灯好漂亮。”见到旁边有漂亮的花灯,木哥儿拖着席念之走了过去。

这家的老板手艺不错,做出来的花灯也十分漂亮,里面全是各种动物花灯,此时木哥儿一眼就瞧上了其中的那兔子花灯。

“喜欢就买下来。”席念之往年在京城见过更美的花灯,因此对眼前这些花灯都没有多大的喜欢。

“算了,还是先看看吧。”喜欢归喜欢,但是一旦要花钱买下来,木哥儿就不太愿意了,再说他才开始看花灯,要是现在就买下来,等会再遇上更漂亮的了怎么办。

“快,念哥儿,前面那个莲花灯也好好看。”

....

一路上,木哥儿都拖着席念之看完一个又一个摊位的花灯,陈述只能跟在旁边护着两人不被这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压伤到。

“咦,前面是干什么,围了那么多人。”再一次看完一摊位的花灯时,木哥儿见到前面被围的水泄不通,甚至还听到有人叫好。

“过去看看不就知道。”席念之道。

“好,咱们快走。”

见俩人已经跑去前面,陈述只得跟着上去。

被人围住的这个台子上,同样是挂满了各种花灯,但是最顶端却有一顶比其他都要漂亮的宫灯,宫灯上画着嫦娥奔月,挤进去的席念之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顶花灯。

只见台上的一位身着青衣的书生开口,“诸位,我这摊子上的花灯均都不用银钱,你看上那顶花灯,只需要赋诗一首,评判满意便可取走。”

“另外这最上面的宫灯乃程墨先生亲手所做,上面的画也是程墨先生亲手所画,先生说了,如果有人喜爱这顶宫灯,也不需要用银钱买,只需要以今日节气赋诗一首,只要这诗让先生满意,这顶宫灯你就可以领走。”

台下的众人一听程墨先生这名字,都纷纷惊呼,甚至好多学子都蠢蠢欲动的想要上台赋诗一首。

陈述也知道这程墨先生。

如今大商有两大儒,南方大儒程墨程先生,北方大儒方云年方先生,据说这二位先生当初同出一师,虽是师兄弟二人却一南一北。

只要是仕林中人,没有不濡慕这二人的,原主陈三郎也是如此。

程墨先生每三年收一位学生,陈述计算着,今年刚好是这程先生再次招收学生的时间了。

难怪这里围绕的书生众多,看来都是奔着程先生来的。

不过陈述觉得自己也不入仕,对于拜程墨先生门下,也没有多大的想法。

只是他侧头看向席念之,见他对那宫灯貌似十分喜爱,“喜欢吗?”他附耳问道。

席念之点头,“嗯,很漂亮,我之前在京城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宫灯,不愧是程先生亲手制作的花灯。”

陈述见他两眼冒光,可见是真的喜爱,低声问道:“想要吗?”

席念之狂点头,“想要。”

陈述轻笑,宠溺道:“等着。”

此时台上已经上去了好几位书生,都是奔着程先生而去,书生们写出的诗被台上之前主持的那书生,送去台子后面的挂着门帘的屋子里,隔着那帘子隐约能见到屋子里有位人影,众人猜想那人影估计就是程墨先生。

几息时间,那青衣书生就出来,对台上几位书生摇头,“抱歉,诸位可在下面这些花灯里选上一定自己喜欢的。”青衣书生这话一出,其他人便明白这是自己的没有让屋子里的人满意。

台上的几位书生,有几位羞赧的下台,有人也不介意的认真选了一款喜爱的花灯,倒是其中有一位身着蓝衣的书生,他蹙着眉,脸『色』难看道:“不知屋子里那位评判我等诗词的可是程墨老先生本人?”

他这话一出,其他人都明白话中意思,下台的那几位书生也停下脚步,也等待那青衣书生的回答。

青衣书生对这责问,面『色』不改回道:“是,屋子里的确是程墨先生本人。”

“那不知我等可否亲自拜见程先生?”很明显这蓝衣书生并不是很相信。

“这?”青衣书生蹙眉没有给出答案,

“怎么,难道不能见吗?”见青衣书生没有答应,蓝衣书生满脸傲『色』,“诸位都知晓程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如果能亲自拜见一面,都是我等学子一大幸事,老先生一届大儒,不会连我等这点小小的希望都不满足吧。”

这蓝衣书生叫袍辉,是青州人士,此次正是陪母亲回云州城外祖家,他来云州时,就听说过关于程老先生要招收学生一事,更是听说今年老先生是要去姑苏,姑苏仕林的学子一向比其他州城的学子学识要高一些,所以老先生去姑苏收徒,众人也不奇怪。

所以进屋他在这里听见有人打着老先生的名头,他觉得自己一定要拆穿。

而且其实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他写的诗这个冒牌货居然不满意,想他袍辉四岁启蒙,十二岁考上童生,十七岁考上秀才,本来今年准备下场考举人,只是先帝驾崩延迟科考才耽误了。

这冒牌货居然看不上他的诗,那他一定要揭穿让这冒牌货在众人面前丢脸。

就在袍辉话落下,门帘被掀开,出来一位白袍老者,“哈哈哈,这位学子既然这么想见老夫我一面,那老夫就满足你这个愿望。”

袍辉闻声转头,顿时目瞪口呆,“程....程老先生,您为何在此?”

“老夫不在此那应该在哪?”程墨老先生意有所指的回道。

“学生拜见先生。”台下的诸位书生亲眼见着老先生,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纷纷揖礼拜见。

程老先生也不再搭理袍辉,来到台前抬手让诸位书生起身,“诸位客气了,老夫也是一时玩心顿起,不过还是我这学生先前所说,只要你们写出的诗我满意,上面那盏宫灯你们可取走,并且老夫还会亲自指导一次学业。”

老先生这话一出,犹如丢出一颗炸弹让太小的书生们沸腾了,宫灯要不要都不是重要的,如今最重要的是能得到老先生的一次指导,这比一百个一千个一万个宫灯都重要。

老先生说完话后,并没有回屋里,而是转身在台上坐下,明显是留在这现场听,然后....只见太小的书生们蜂拥而至的向上台。

“都站住。”青衣书生阻止众书生的攀挤,高声道:“一位一位的排队上来。”

台下的书生们也不想在程老先生面前落下不好的印象,都规矩的排队一位一位的上去『吟』诗。

上去的书生们『吟』出的诗有好有坏,均都未让老先生满意,花灯架上的花灯都快被书生们领取完了,那最上首的宫灯也未得到它的主人。

就在这时,木哥儿一脸希翼的看向陈述:“三哥,我喜欢的那个狐狸花灯,你上去试试好不好,说不定那老先生满意了,你就能拿的念哥儿喜欢的宫灯,就算老先生不满意,你也帮我拿下那狐狸花灯可好?”

陈述本来就想着在这里已经耽误了许多时间,下面还有好多摊位没有逛,便正打算上去试试,看能不能赢回那宫灯,而且他跟其他人不一样,对于老先生的教导并不看重,看重的反而是那宫灯。

因此见木哥儿和阿念俩都满含期待的看着他,陈述满从容的上了台,朝老先生揖礼道:“老先生,学生这偶得诗一首,还请老先生指点。”

程老先生已经在这里听了不下百首的诗,却没有一首是可以让他共鸣的,再加上年龄大了,早已『露』出疲惫,但却还忍着继续听下去,再陈述上台时,老先生还忍不住的打了个哈欠,听见陈述的话后,立即整理情绪,道:“这位学子,请。”

陈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