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权臣的佛系娇妻 > 第87章 打算不如换个人。

第87章 打算不如换个人。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权臣的佛系娇妻!

一家团聚, 柳棠溪今日非常开心, 而明国公府, 今日也很是热闹。

今日是明国公老夫人的寿辰。

不说国公府这个爵位, 单就是太子妃的娘家,就已经够分量了。且,如今三皇子也被皇上申饬,太子的势头又渐渐上去了。

京城几乎所有的三品以上的官宦人家的女眷都有到场。

至于三品以下的,不是不想来, 而是没收到帖子。

像柳棠溪这种,可以来, 也可以不来。若是跟着怀恩侯府那边算, 她自然是够格的。可若是跟着卫寒舟算,那就不够了。

柳棠溪本就不想去凑这样的热闹, 再加上人家也没给他们府上下帖子,她就没去。

毕竟, 去了还得准备一份厚礼不是。

没得多花钱。

谨王妃带着女儿福平郡主去了。

等到谨王晚上回来,谨王妃跟他说了说今日寿辰上发生的事情。

比如都有谁去了,谁又说了什么话,谁家跟谁家走得近。

听起来是闲谈,实则没什么废话。

虽然女眷跟朝堂无关, 但有时候也能看出来一些事情。

说完之后,谨王妃感慨:“今日去的人不少,比去年明国公府娶孙媳时人多。”

“太子做了那等事,皇上都没把他废了, 三皇子又接连被申饬,可不就让人看到了希望么。”说这番话时,谨王嘴角微勾,眼神中流『露』出来极为讽刺的神『色』。

他远在北边儿,原以为只有他那位兄长是个心思阴暗的心狠手辣的,没想到,他这下面几个掌权的皇子,也颇有他的“风骨”。

连年征收赋税,吏部任人唯亲,官员尸位素餐……礼部能为了勋贵儿女嫁娶之事讨论上数月,却对官员贪腐、吏部考核之事缄默不言轻轻揭过。

这朝堂,远比他想的还要混『乱』。

这才短短十几年,父皇打下的江山就被折腾成这个样子。

当真是让人愤怒至极。

想着想着,谨王心中的火气又生来了,一拳捶在了桌子上。

只听“咔嚓”一声,桌角被捶掉一块。

谨王妃正跟谨王说着明国公府的事情,没想到他会突然如此生气,顿时被他吓到了。

然而,在看到谨王手上的血迹时,又紧张起来。

连忙起身,走过来拿起来谨王的手看了看,蹙着眉道:“王爷这是怎么了?即便是气,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开玩笑。来人,快把江郎中请过来。”

“是,王妃。”

谨王意识到自己刚刚的举动吓到自家王妃了,缓了缓情绪,尽量温和地说:“王妃不必如此紧张,小伤。”

谨王妃听后,不赞同地看了谨王一眼。

很快,江郎中过来了,给谨王包扎好,说了些注意事项,又离开了。

“我知道您对太子和三皇子的做法很不赞同,但您也要顾惜身子。他们如何,自有皇上惩处。咱们也管不着。”谨王妃道。

谨王想,怎会管不着,这些事儿他还非要管了。

更何况,这些事儿本就是被他从背后推动的。

既然兄长管不好江山,这江山不如换个人来管。

不过,瞧着自家王妃脸上担忧的神『色』,谨王也不会把这些事儿说给她听,免得她听了之后更加害怕。

“嗯,吓到你了?你放心,下次不会了。”谨王声音柔和地道。

看了一眼谨王脸上的神情,谨王妃叹了叹气,坐回了原来的位置上,二人许久都未说话。

谨王看了看谨王妃的神『色』,主动转移了话题:“今日宴席上可有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谨王妃本来担忧谨王,没什么兴致再说下去,但,瞧着谨王主动问起来了,她还是说了。

比如,国公府孙辈里有个少爷为了给老夫人祝寿,舞了一段剑,看起来极好看。

“蓁蓁很喜欢,还跟那位少爷探讨了一番。”

谨王皱了皱眉,道:“估『摸』着也就是花拳绣腿,看着好看罢了。这种不必学,明儿我让师傅教蓁蓁一套更厉害的。”

听到这话,谨王妃却突然笑了。

“嗯?我哪里说错了吗?”

“不是,我觉得吧,王爷还是别让人教她更厉害的了。今儿她去跟人讨教的时候,打得那位少爷无力还手。”

一听这个结果,谨王满意了,甚是得意地说:“果然是我的女儿,就是厉害。”

“你呀,就知道夸她,小心她以后嫁不出去。”

“怎么可能,蓁蓁想找什么样的找不着?我定会为她选天下最优秀的儿郎为婿。”

谨王妃知道谨王非常宠爱女儿,也不想再跟他说这个,又说起来别的。

说着说着,就提到了柳蕴安。

“怀恩侯府那位二姑娘当真是厉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说话做事也颇为大气,不愧为京城第一才女。”

听到柳蕴安的名字,谨王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眼神中也『露』出来一丝别样的情绪。

“也不知怀恩侯夫人如何养的女儿,嫡女温柔可人通晓庶务厨艺精湛,又会赚钱。庶女也这般大气出『色』。她可真有福气。”

谨王点了点头,他觉得,自家王妃夸赞柳棠溪的这段话的确是准确。

至于那位庶女么——

“她可不止精通琴棋书画。”谨王道,“就连朝政之事也很有见解。”

听到这话,谨王妃抬头看向了谨王,满脸惊讶之『色』。

“啊?知晓朝政之事?”

谨王点头。

“王妃可还记得,十几年前,咱们刚离京那会儿,怀恩侯府已经日渐衰落。”

谨王妃琢磨了一下,说:“好像是这样,听说是他们家有个偏房犯了什么事儿,得罪了皇后娘家。”

谨王点头,道:“嗯,确实。过了几年,侯府的爵位眼见着就要保不住了,可最近几年,怀恩侯不仅保住了爵位,甚至慢慢在京城中站稳了脚。”

“您的意思是这些跟那位二姑娘有关?”说完,谨王妃又自我否定了,“不对啊,那位二姑娘当年也没多大,她哪里懂这些。”

谨王一开始也不相信,可经过调查,事实的确如此。

有的人啊,当真是早慧,又有天赋。

“的确与那位二姑娘有关。是她在背后出谋划策,帮着怀恩侯府崛起,也因此,她在府中有了一席之地。”

谨王妃满眼的震惊之『色』。

“不仅如此,她也是三皇子的谋士,帮着三皇子掌权,差点就斗倒了太子。”谨王道。

若非他在背后『插』手,恐怕太子早已经被废了。

谨王妃已经说不出话来了。

“她若是男子,恐怕将来要封侯拜相。”谨王最后评价。

“世间当真有这般厉害的女子?”谨王妃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

谨王点头。

见自家王妃眼神中渐渐流『露』出来赞赏和崇拜,谨王话锋一转,说:“只可惜,心术不正,手段有些阴狠。以后王妃莫要与她过多接触,也不要让蓁蓁接触她。”

谨王妃点了点头,说:“王爷放心,蓁蓁不怎么喜欢她,今儿还跟我说了几句她的不是。她还是更喜欢怀恩侯府的那位大小姐。”

想到柳棠溪的『性』子,谨王道:“嗯,那位卫夫人『性』子倒是极好,人也温和善良,蓁蓁多跟她学学倒是极好。”

谨王妃明白谨王的意思了,点头应下。

很快,二人熄灯躺床上去睡了。

谨王却没有睡,睁着眼睛在思考问题。

三皇子最近的举动他不是不知道。虽然三皇子被皇上禁足,可小动作却一点都没少。他最近跟威震侯府的那位嫡女的联系颇为紧密。

他意欲何为,明眼人一看便知。

威震侯虽然是武将,从前跟他关系也极好,但近年来却不如之前那般了。威震侯非常看好三皇子,要不然,宫宴上他府上嫡女跟三皇子的事情也不会捅到皇上面前。

这种明面上跟他交好,背地里却另有打算的人,不要也罢。

威震侯府跟三皇子结亲势在必行。

不过,想到卫寒舟那日说过的话,有件事情却不得不防。

想到三皇子最近的举动,这三皇子怕是打着毁了这位嫡女名声的主意,想让这位嫡女为侧妃,正妃的位置留给怀恩侯府的二姑娘。

既想拥有武将的势力,又不愿放弃柳蕴安这个军师?

三皇子的算盘打得未免太响了一些。

第二日一早,吃过饭之后,卫老三说出来他们的决定。

“昨晚老三跟我说了,爹在这里谢谢你了。让你大哥和二哥去铺子里干活儿吧,就从伙计开始做,给旁人多少月钱也给他们多少。”

昨晚三儿子过来跟他说了很多。

卫老三觉得,是他之前太过短视了。

还是他读书少,见识少,没能考虑太长远。

三儿媳不愧是侯府的姑娘,比他们有眼光多了。儿子能娶到这样的好媳『妇』儿,真是他们卫家的福气。

若真的想在京城生存下去,得从长远来看。

儿子有力气,做短工纵然能多赚钱,但却不利于长久发展。而如今,孙子孙女读书不用花钱,三儿子和三儿媳包了,他们也不缺钱,不必再攒太多钱。

他之前生了那么重的病,不也是年轻时一直出劳力,后来累垮了么。

他不想让儿子走他的老路。

如今有了这么好的机会,能让儿子去铺子里锻炼一下,倒是比去码头上干苦力强。

不说是卫老三,昨晚跟卫寒舟聊完之后,柳棠溪也琢磨了很久。

此刻听他这么说,柳棠溪道:“行,都听爹的。不过,我想着,大哥二哥先去铺子里跟着二管事学着运货送货,熟悉一下京城,也熟悉一下步骤。过上一段时日,等熟悉了之后,再去铺子里当小厮,学着卖东西。熟练了之后,跟着掌柜的学一学记账算账等事情。”

卫老三还没说啥,卫大牛和卫二虎对视了一眼,倒是松了一口气。

运货送货他们干过,很是熟悉。

铺子里的小厮他们没当过,总觉得需要嘴巴利索一些。他们初来乍到,啥也不懂,还带着口音,到时候岂不是会被人笑话。

卫老三也知道儿子们的顾虑,看了一眼儿子们脸上的神情,欣喜地答应下来。

总归这些事儿他也不懂,儿子们不用去满大街找活儿干,是一桩好事儿。

他们是外地人,年轻的时候,他去镇上找活儿都要受到白眼,更何况是来京城。

这里面的心酸,他很是明白。

“我铺子挺多的,有卖吃食干货之类的,有卖布匹的,也有文房墨宝等等,不知兄长和嫂嫂们以后有什么打算,想开个什么铺子?”柳棠溪问。

要问清楚大家的打算,才好安排活儿。

卫大牛和张氏对视了一眼,他俩也没个主意,一时之间没回答。

卫二虎和周氏倒是早就商量好了。

卫二虎道:“我们想着以后要是有可能,就开个吃食铺子,卖些早饭,面食。”

柳棠溪点头,赞道:“这个不错,正好我有个小酒楼,二哥可以去那里帮忙。”

周氏笑着说:“那就多谢三弟妹了。”

柳棠溪琢磨了一下,又道:“二嫂要是不想在家日日绣花,想去也可以去厨房做帮工。厨房里的大厨不都是男的,也有厨娘。”

周氏顿时一喜,以后要是开铺子的话,定是她跟相公一起开,若是能去熟悉一下,也是好的。

不过这事儿她还没想过,所以不知道该不该答应。

瞧着周氏的脸『色』,柳棠溪道:“二嫂不如再想想,不急的。不过,在厨房帮工可能没有绣花赚得多,还比绣花累。”

“哎,好。”

问完卫二虎和周氏,柳棠溪又看向了卫大牛和张氏,问:“大哥和大嫂想好了吗?”

卫大牛讷讷不知该说啥,张氏开口了:“说实话,我们两口子昨晚想了一宿也没想好。我跟你大哥都不会说话,我做饭也不好吃,吃食铺子也开不起来。除了这个,也不知道能干啥了。”

“不如我就去帮帮忙吧,以后也不开铺子了。”卫大牛『摸』了『摸』头说道。

卫老三看了大儿子一眼,想了想,默默点了点头。

柳棠溪对卫大牛和张氏的『性』子多少也了解一些,如他们所言,以他们夫妻俩的『性』子,确实不太像是会做生意的样子。

可总不能一辈子出苦力。

就在这时,卫寒舟开口了:“我记得大哥从小就喜欢做一些桌椅板凳,不知大哥如今可还有兴趣,想没想过以后靠这个谋生。”

听到这话,柳棠溪眼前一亮,转头看向了卫寒舟。

对哦,她怎么没想到呢。

不管是卫寒舟还是伯生的背着的书篓都是卫大牛做的,舒兰的小板凳也是他做的。

卫大牛确实有些天赋。

以后若是能做个木匠,也是一件极好的事情,有了一门手艺,到什么时候都饿不死人。

卫大牛听后,有些拘谨,脸上『露』出来尴尬的神『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三弟说啥呢,我那不过是小打小闹,胡『乱』做些东西罢了,压根儿没跟人学过,哪能靠这个谋生。”

柳棠溪却道:“大哥,我们侯府有个铺子,专门打家具的。原是给府中的姑娘打嫁妆的,如今也接外面的生意。您要真的对这个感兴趣,我回头跟我母亲说一声,你可以去木匠那里做个学徒。不过,我听说做学徒比较辛苦,可能一年两年都没什么成效。”

刚刚卫大牛还在反驳,这会儿听后,却心热不已。

以前村子里也有个木匠。去他那里学的话,要收钱。那时家里穷,没钱,所以他羡慕归羡慕,却没能跟着学一学。

后来,他把自己这个想法偷偷藏了起来,没跟任何人讲。

此时听到柳棠溪的话,小时候想要做的事情突然又浮现在了眼前。

他真的可以去学吗……

可儿子还要读书,虽然三弟把事情揽了过去,可他总不能全靠着三弟,也要给儿子买些纸笔。而且,家里还要吃饭,他总不能把担子都压在媳『妇』儿身上。

“不……不用了,多谢三弟妹。伯生还要读书,我学这个还要花钱。我还是去送货吧。”卫大牛拒绝了。

一听这话,柳棠溪就明白卫大牛的考量了。

她仔细想了想,说:“不用花钱,学徒也有工钱,但工钱不多,可能不如二哥去铺子里送货多。”

铺子是侯府的,里面木匠是侯府的人,去帮忙的学徒也是府里的小厮,小厮去的话倒是不用花钱,还会给月例。

竟然还有工钱?

卫大牛再次激动起来,忍不住侧头看了一眼卫老三。

卫老三看到儿子的目光,说:“老大,我觉得你三弟和三弟妹的想法不错,如果你真的想学,那就去学。如今家里也用不着太多银钱,你不用为此事担忧。”

卫老三眼光比较长远,儿子若是学会了,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往后几十年都不用愁了。

别说是给工钱了,即便是不给,还要交钱,他也希望儿子能去学。

说完,卫老三又看向了二儿子和二儿媳,说:“按照咱们说的,来了京城,花销大,你们赚的钱就自己拿着吧,每个月两家平摊公中的费用。”

看着卫大牛的反应,柳棠溪还有什么不明白了,她看了一眼卫寒舟,又看向了卫老三和李氏。

“那事情就这么定了。二哥去酒楼帮忙,大哥去家具铺子。”

李氏悄悄抹了抹眼泪,说:“老三媳『妇』儿,家里的事儿真是麻烦你了。”

“娘说什么呢,咱们都是一家人。”柳棠溪笑着说。

说完,她问:“爹娘和兄嫂刚来京城,路上劳累,不如在家多歇几日。”

柳棠溪自己刚来的时候挺累的。

不过,她也能看得出来卫老三等人的着急,所以,又补充了一句:“要是觉得无聊,想出去逛逛,今日出去也行。”

果然,话音刚落,就见卫老三看了看两个儿子,说:“不如今日去吧,总归也没事儿。”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