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匈奴不死心,马踏阴山!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大秦:我扶苏绝不狗带!!
如今,出来之后,气是透了。
可是,一路舟车劳顿,可把刘邦累坏了。
要说,他的年纪比秦始皇差不多。
还真是年纪一大把了。
能硬生生把秦始皇熬死,还夺了他的天下。
但是现在,面对扶苏,他是真生不起什么雄心壮志了。
扶苏何等年轻啊!
等着扶苏死,恐怕他要先入古。
不等扶苏死,扶苏如此贤明,难道等着扶苏忽然变得昏庸,祸乱朝廷?
那怕是等不到了。
因此,刘邦几乎没有取扶苏而代之的想法。
有的,也只是这辈子尽量混好一点。
如今,靠着个仙人的身份,在咸阳当个总管新粮的小官,虽然之前长期在地里忙活,无比劳累,但是收获比当亭长时就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
现在,更是见到大秦太尉蒙恬,刘邦心里,是无比激动的。
蒙恬见到他,点点头,没有多说废话,直接道:“陛下送来的弓箭在哪里,快带我去看看。”
刘邦愣了,什么弓箭?
他可是奉命带新粮过来的,蒙恬第一时间问的,怎么也是新粮吧!
新粮啊!一直在咸阳闹得浩浩荡荡的仙种啊!
蒙恬将军难道就不好奇嘛?
不过,他还是回过神来,继续伴随粮食一起来的,确实还有一批弓箭。
“蒙将军,就在粮食后方,我带你去看。”
刘邦话音刚落,不等他反应过来,蒙恬已经大步朝着马车后方走去。
刘邦连忙跟上去。
来到马车后面,蒙恬一把掀开帘子,就看到马车里面,被牛筋捆着的密密麻麻的大弓。
只有弓,没有箭。
他面色露出欣喜神色,眼睛发光,拿出一把弓,细细抚摸。
“穿杨弓……”
刘邦见状不解:“不就是把弓吗?”
“诶,你懂什么?”
蒙恬摇摇头,大手一挥,命令士卒:“将这些弓全部搬回去。”
“诶诶?”
刘邦见蒙恬不理会自己,无奈地伸出尔康手。
蒙恬根本没管这个送粮食的小吏,让人把穿杨弓全部搬回去,清点数目。
很快,士卒请点好数目:“将军,足足有三千把穿杨弓!”
蒙恬闻言大喜:“好!”
“众将士,随我到演武场一试神弓!”
武器到达,当然要先试一试,蒙恬让人从三千把弓里随意抽出五把,带着众人来到演武场上。
被冷落地刘邦不服气,见粮食全部卸下,蒙恬居然对他负责的新粮不闻不问,心里很不是滋味,也不肯走,就跟着士卒们去演武场。
也没有人拦他,大家都随他去。
到了演武场,刘邦一眼看去,只见广阔的沙地上,凌乱地放着各种武器,沙包,刀枪剑戟,良种宝马,应有尽有。
大量士卒在这里演练武器,训练宝马,对着沙包捶打刺杀,一派凶狠之相。
刘邦见了心中一跳,蓦然从心底生出一股兴奋来。
这才是男儿该呆的地方!
历史上的刘邦,虽然身为亭长,但可不是什么文弱之臣,而是一生征战沙场,从未怯战!
他先和项羽周旋,破函谷关,又战败项羽,再战匈奴,即使差点被冒顿杀死,他也从未退却。
虽然他比不过项羽的勇猛和直信,素来以爱用阴谋诡计的小人著称,但那只是计谋而已,在真正的杀伐之地,刘邦从未退却!
他这样一个热血男儿,此时看到这么多武器,如何能不激动?
但这时,他的身份不是蒙恬军中的士卒,而是从咸阳来派粮的农官,无奈之下,只能站着远远地看,是不能和此处士兵一样,上前演示一番的。
刘邦远远地站着,他看到蒙恬拿出一把他熟悉的‘穿杨弓’,放上一只细箭。
深吸一口气,用力将弓拉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嗖!“
细箭如一道迅疾的光般,猛地射出,须臾之间,插入到远处的草人身上。
刘邦的头跟着箭的方向移动,看到了远处的那个草人。
然后,他惊了!
他擦了擦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
只见蒙恬射中的那个靶子,实在是远,远到只有一个巴掌大,就这样,竟然还射中了!
“天啊,这得有七八百步远吧!蒙恬将军竟然是如此神射手,难怪能当一国之尉,统领千军万马!”
刘邦心神皆震,忍不住发出感叹。
“去!”
却没想到,旁边有人发出一阵觑声。
“你觑什么?”
刘邦恼怒,直言问道。
“呵,我笑你没见过世面,才这么点距离,就觉得厉害了,那等下还得了?”
听到士卒的话,刘邦一阵惊讶:“这还不厉害,还真是我孤陋寡闻了?”
士卒听到他发出惊讶之声,自觉面子到了,这才满意,昂着脑袋说道:“你且等着吧!”
“这还能等出什么来?”
刘邦擦了擦眼睛,往前跑了几步,离蒙恬近了点。
他还想走更近去看,却被士卒拦住。
就见到蒙恬再次拉弓,射出!
刘邦擦了擦,咦。
箭怎么不见了?
就见一个士卒跨马而出,走出了千步之远,直到跨马的身影都变得无比小,又走了很远很远,变成一个点之后,又跑回来。
见到这一幕,刘邦的嘴巴张开:“这?”
他心里闪过一个不可能的猜测。
这时,就听到士卒的声音响起,印证了他的猜测。
”将军,箭支射程一千三百步!”
“啊!这怎么可能!”
蒙恬听到这个数字,心里满意一闪而过,就听到旁边一声大叫传来。
“咋咋呼呼什么?”
蒙恬看过去,见是皇帝的运粮官,难怪不知道弓箭的事,想起属下已经检验了粮食数目,便变好脸色,对那运粮官道:
“粮官,如今粮食已经清点无误,粮官可以请回去了。”
刘邦闻言,虽然十分不爽,感觉蒙恬刚刚就是作弊,肯定是士卒乱说,说什么一千三百步,指不定就是三百步!
不,三百步还多了呢!
他很想再看蒙恬射一次,以正真伪,看看到底是三百步还是五百步!
但无奈,必须跟着大部队回去,不然就是官员外逃,是要判刑的。
他家里还有发妻儿子老爹呢,自然不能莫名其妙地逃跑,这时只能乖乖回去。
无奈之下,刘邦只能依依不舍地看了眼那神奇的‘穿杨弓’,道:“那么下官就先回去了。”
蒙恬摆摆手:“粮官,不送了。”
刘邦一步一回头地走了。
刘邦走后,蒙恬又和一帮士卒练习穿杨弓,确保这一批穿杨弓全都质量上等,没有坏弓。
全部检验完成后,一共三千一百把穿杨弓。
蒙恬下令,选择营帐中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长弓营,专门使用穿杨弓。
长弓营一共三千个士卒,使用三千把长弓,剩余十把,蒙恬留给手下小将,以及他手下的蒙家军。
当然,蒙恬自己也是要一把的。
三千把穿杨弓很快分配完毕,三千个精兵强将站到蒙恬的面前,接受他的检查。
蒙恬看向这批士兵,他们全都精力饱满,脸色带着对蒙家军的忠诚,永远着一往无前的锐气。
带着这支军队出发,面对匈奴时,一定能势如破竹,将匈奴全盘歼灭!
检查完毕,蒙恬十分高兴,沧桑的脸上盈满笑容。
“我们有如此一只强大弓军,若匈奴再敢来犯,吾等必然将其尽数诛戮!”
“诺!”
“守我秦关,血踏匈奴!”
三千士卒齐声回答,声音震天,如雷鸣响。
北边,阴山之北,阳山之南。
凛冽的风呜呜的刮着,发出呼啸的响声,风声之中,一匹匹马匹被勒住绳索,上面的人发出一阵吁声。
“单于,再往南就是阴山了。”
库第上前,提醒冒顿。
这次,是他们第一次真正大规模南侵,要马踏阴山,报上次冒顿险些被射死之仇。
本来按照冒顿的计划,他是要先打下北方其他地区,再来对方南方强秦,之前对于秦军的劫掠,只是小打小闹,抢些东西而已。
包括他带着一支军队抢夺蒙恬,抢到蒙恬面前去了,都只是仗着自己这边马快弓强,加上人少,机动作战,移动速度极快,根本无惧蒙恬的包围。
也就是说,他就是南下挑衅蒙恬,顺便摸摸那所谓大秦的真实情况,自身作为斥候存在。
可是,就那么轻松闲适的南下,竟然被蒙恬抓住机会,当即给了他一箭,差点把他射死!
冒顿伸手,摸向自己脸上的伤痕。
自从继承单于之位后,他就再也没有受过这么严重的伤了。
放下手,冒顿握紧了马鞭。
本来打算先打东胡,和西部的月氏,既然秦朝这么狂妄,就让他来领教下秦朝的厉害!
而更重要的是,冒顿心里总有种不妙的感觉。
他想起射伤他的那一支利箭,心里总是突突直跳。
那只箭,到底用的是什么弓!
他一定要弄清楚!
“地图!库第。”冒顿向旁边伸出手。
库第上前,把地图交给他。
冒顿将羊皮制的地图展开,里面绘制匈奴和大秦交接处的地形。
地图之上,一条用蓝色染料染成的细线,弯弯曲曲地横亘在地图上,从最西边到最东边。
莫顿的手,也点在那条细线上,从西一路,往东划过。
到达地图中间的时候,蜿蜒的细线突兀向上,冒顿的手也跟着向上。
再右转,变横。
又是一个突兀向下,走完这一个套子般的形状,便又向东,一路过去。
划完整个地图,冒顿心里闪过一个词。
“黄河!”
“河套地区!”
这个地区,是黄河流域最富裕的地区,也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周朝以前,匈奴一直生活在河套地区,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夺取河套,匈奴再次夺回,几百年来,大家打得也算有来有往。
到了秦朝时期!
秦朝时期!
冒顿的双手紧握,想起匈奴那段屈辱的历史。
秦朝时期,秦将蒙恬率领百万大军,将匈奴全面驱赶出河套地区,设置云中,九原两郡,迁徙三万户关中人口于河套戍边,抵御匈奴。
如今,河套地区依旧在大秦的把控之中,也就在他们的马蹄之南,再往南走,就是长城,就有秦军驻扎了。
甚至于,他们现在所处的阳山之南,高阙地带,都是暂时进攻至此,只是短暂的突击而已,没有完全击退秦军,占领此处!
秦军当年击败他父亲,一把将头曼单于赶到北海,可远远不止是占据阴山,而是连同阳山一同占领,还在阴山和阳山的中间地带设置关隘,名曰高阙。
此关和之前修建的长城连通,就形成了大秦赫赫有名的万里长城!
这条长城,可拦得他们好苦!
河套地区,阴山地带,其重要性不止是内部的广大高原,适合于游牧民族的居住,不只是‘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适宜天气和富饶土壤,更加在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河套,在中原北方,居于控制之下的兴盛之地。
其地南望关中、中原,居高临下。对于南部大秦来说,控制河套,则可以以阴山为屏障,抵御来自北方匈奴的威胁,保证关中、中原地区的安全。
对于北方匈奴来说,占据了河套,则可以作为根本,南下关中,逐鹿中原,势如破竹。
因此,河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一直都是匈奴也南部王朝战争抢夺的主要场所。
中原曾有言:“阴山以南之地,据天下之上游,制天下之命者也,其地之在天下也,犹人之者头项然,患在头项其势,必至于死。
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可见其河套地区重要性!
可以说,战争之中,夺取河套,犹如夺取天下得一利矛。失去河套,犹如夺取天下挡一坚盾,其势如此也!
而此时,河套地带,包括长城以北的阴山、阳山、高阙地带,全部都在秦王朝的手中!
想到这里,冒顿的手指,重重地按到那最为蜿蜒重墨的位置。
九原郡、云中郡!
那本该是他们世代放牧的土地!
冒顿心中义愤填膺,心里生出一簇簇热烈的火焰。
那是一颗匈奴不死心,要发展强大,和中原王朝碰撞的决心。
誓要马踏阴山,光复匈奴昔日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