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163章

第163章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连意致和林经亘交代了很多谢清风去押送粮草时的注意事项。

林经亘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一本皱巴巴的小册子塞到谢清风手中,压低声音道:“这里面,详细记录了你那些上司的喜好、行事风格,还有他们过往的功绩与污点。你拿着,关键时候兴许能派上用场。”

谢清风接过小册子,触手温热,“谢谢兄长,这么大的忙,清风记下了。”

林经亘摆了摆手,神色凝重道:“这趟押送责任重大,关乎前线战事成败。你那些上司里,有的好大喜功,有的贪财如命,你事事都得小心应对。粮草交接时仔细核对数目,莫要被他们钻了空子。”

谢清风看过后就将这个册子烧掉,经亘兄给他弄来吏部机密,他必然不能给他添麻烦。

连意致也给了他个玉佩,细细跟谢清风说他外祖家的商队位置,若是遇上了可凭此玉佩求助。

“不过我还是不希望你遇到事儿,平平安安地送完粮草回来。”连意致一脸郑重道。

“好啦好啦放心吧。”谢清风嘴角上扬,扯出一个自信的笑容,“我们在大后方运送,定能顺顺利利完成啦。”

连意致和林经亘二人见天色渐晚,在谢清风家这么多女眷家里久呆也不好,忍不住再叮嘱几句,让他千万不要往最前线走,送到了就跟着督饷回来后便离开了。

谢清风望着连意致和林经亘离去的背影,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模糊的轮廓。

一生大笑能几回,幸拥贤友夙愿酬。

谢清风转头,发现谢义也在收拾东西,连忙制止道,“小义,这次我不带你去。”

谢义闻言满脸不可置信地抬起头,眼中带着些委屈与不甘,“少爷哥为啥不带我?您一个人去那边需要人照顾,我不怕险的。”

自从少爷哥中了状元后,家族有好多跟他同龄的人被长辈们送到谢家跟他抢书童的位置,当时他们被少爷哥拒绝后他别提有多高兴了。

现在少爷哥不带他去,难道少爷哥有更好的人选了?不再看重自己了?这个念头一冒出来,谢义有些难过。

“我走之后家里还是需要人有个照应,若是发生什么事情,你可以替我去寻连意致与林经亘帮忙。”谢清风摇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虽然在京城这些日子也没有人来找她们麻烦,但谢清风还是不放心,留个男人在家里总是好的。

谢义见谢清风留自己在家是有安排,不是不看重自己了,随即用力点头,“少爷哥,您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谢清风在安排好家里的事情后,便等待户部发通知准备启程了。

————

林茂德听到圣上将谢清风放到押送粮草的队伍中后,直接将他从心中需要拉拢的对象中划掉。

朝堂之上,林茂德心中暗自思忖,嘴角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轻蔑笑意。在他看来,谢清风既已脱离翰林院这一晋升要地,便如离了枝头的残花再无价值。

六品的官他们林家就连边缘庶支都有四五个,从翰林院出来了就不可能再回去。

谢清风要去押送粮草的消息,同为翰林修撰的林安嘉自然也知道了。得知此事后,林安嘉在自己的书房中忍不住放声大笑。

就这乡下来的泥腿子,拿什么跟他比?

祖父还说让他多去拉拢那个泥腿子,简直是笑话!他觉得祖父有些时候的决定有些老昏了头,他这个林家的未来家主去巴结一个身世不明的乡巴佬,怎么可能?

祖父平日总说他年少轻狂,但他林安嘉确实有狂的资本啊,他可是林氏最年轻的探花郎,全族的资源都是他的。

反正他就是看不惯谢清风,第一眼见到他就看不惯,拉拢他是不可能的。

————

筹备粮草的过程谢清风没有参与,毕竟是才调过去的,去户部也帮不上忙反而是添乱。

谢清风在家中大概等了一个月左右,终于等来了粮草筹备完毕的消息。

他们是夜间出发的,谢清风以为圣上会来动员鼓励一下他们,但后来想了下,他们押送粮草是机密的事情,必须要偷偷地走。

后面的援军出征才需要圣上去动员。

谢清风他们的粮草分了三路走,每路粮草都有五千精兵护送,安全性还是能保障的。

毕竟是在大后方运输,左右两边都有戍边的将士,谢清风觉得他顶多就是吃吃晕马车的苦。

谢清风这队由正三品督饷侍郎曹德芳和正三品卫所指挥使宣飞光护送,他估计主要的粮草应该就是他们这一路。

其他两路是少量的粮草。

毕竟此次送粮草最大的两个官都在这里,应该是最重要的。

所以他们得知的每路五千精兵是错误的,另外两路应该最多一千精兵,他们这儿应该至少有七千精兵。

分析完这个后,谢清风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说起来坐了这么多次马车,他都有经验了,只要不睁眼,他的晕感就能少很多。

与他同乘的是另外两位清吏司郎中,他们的任务就是每日下去核算粮草的数量。粮草较多,每人负责一部分,他们也不需要亲自去数,由兵丁数完后跟他们汇报就好。

这活很简单,谢清风觉得随便来个小孩都能干。

他觉得这活可能就是找人背锅,若是出了差错能直接找到责任人。

谢清风他们是没有这次运送粮草路线图的,只能被动地跟着走。他总算领会到古代运送粮草的艰难了,由于要避开大部分城镇,所以不是夜里走,就是走山路。

崎岖得要命。

同行的两位清吏司郎中看着年纪都比谢清风大,一路的颠簸让他们苦不堪言。年长些的周郎中,身子骨本就不太硬朗,每次马车剧烈摇晃他都忍不住发出痛苦的闷哼,脸上满是疲惫与无奈。

谢清风虽年轻些,但也被这糟糕的路途折腾得没了精气神,原本梳理得整整齐齐的发髻此刻也有些凌乱,几缕头发耷拉在额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