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 第145章

第145章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

这三十份试卷早就由诸位重臣们按照他们心中觉得不错的顺序排列。

“那便从第一份开始念吧。”萧康元坐在龙椅上懒洋洋道。

每三年都会有一次殿试,皇帝不会一份一份地去看试卷,试卷都是由特定的读卷官来念给他听。

萧康元这几年于政事没有刚继位时勤勉,有些事后连听都不会听完,只听前几份,然后按照自己喜欢的顺序排一下一甲的顺序,剩下的就按照诸位重臣们选的顺序来定名次。

“喏。”读卷官低声说道,小心翼翼地展开第一份试卷,清了清嗓子开始念道:“臣以为,当今之世.......”

前几份都是主和,萧康元皱了皱眉,这些策论所提之策虽无大错,却也难入他的法眼。

这几份试卷都只读了一半,他便连连摆手让读卷官念下一份试卷。

萧康元冷哼一声,他就不信,这三十份试卷里没有一份是主战的?林茂德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揣测起他的心思连掩饰不都掩饰了?

他是想谈和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他希望科举的贡生们都写和,他选出来的前三名全是主和的。

这程文若是贴出去,朕之堂堂天朝,竟寻不出一位有血性的士子吗?

百姓该如何看朝廷?都是主和的懦夫?

“继续念。”萧康元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在大殿中回响。

读卷官被这突如其来的高声吓得一颤,赶忙拿起下一份试卷,哆哆嗦嗦地念道:“当今之势,民生为要,应轻徭薄赋,以安民心......”

“下一份。”

“是......”

萧康元的脸色越听越黑,直到读卷官念到谢清风的试卷。

“闻《易》称: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孙子》首言:兵者,国之大事也.......”

萧康元眼睛一亮,神色放松下来。

能成为皇帝身边的读卷官可不只是声音受到皇帝的喜爱,最主要的自身文学以及才华出众。

他当年也是进士出身的人物。

读到谢清风的文章比萧康元还激动,读到关键部分面红耳赤,像是和别人大吵了一架一样。

读卷官愈发投入声音愈发高亢激昂,将谢清风文中对边疆战事局势鞭辟入里的分析,以及那些条理清晰、极具见地的应对策略,如珠玑般洒落于大殿之中。

“不错!”萧康元忍不住拍案叫绝,此刻完全没了方才的阴郁与烦躁,眼中满是惊喜与赞赏。

“将这张试卷拿上来,朕要看看是何许人有此等见识。”萧康元急切地伸出手,目光灼灼地盯着谢清风的试卷。

试卷的第一页就把谢清风的所有情况交代得清清楚楚,官府登记的祖上三代,座师是何人,何时中童生、秀才、举人,名次如何,考官是谁等等。

萧康元第一眼就看到谢清风的年纪,才十七岁,农家子弟就笑了,“不错!耕读世家,年少年便有如此见识,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让朕看看他老师是何人,朕要赏赐他为圣元朝培养了一位人才。”

他的视线逐渐下移。

晁宏浚。

萧康元嘴角的微笑凝固,陷入沉思。

“晁弟啊......”萧康元喃喃自语,声音低得近乎听不见,思绪瞬间飘回到多年前。

二人年少时一同骑马射箭、谈诗论文,情谊深厚。

虽说晁弟不和他打一声招呼就准备死谏触到他的逆鳞,但......晁弟终归到底还是为了他,为了这个国家。

他也很痛恨盘踞圣元朝百年的世家,但很多政令的推行必须要他们的配合才能往下进行。

杀了一个林茂德有什么用?

诛灭一个林家,改日就会有王家、陈家涌上来顶替。

世家是杀不完的,他这个皇帝也不是事事都由己啊!更何况,他年纪也大了,身体多多少少也出了点小毛病,不想折腾了。

他在位期间不说对百姓有再造之恩,却也殚精竭虑,一心想要改善民生。前些年饥荒也从世家身上扒了几层皮,若是再实行晁弟的均田制,恐怕世家要反,他压不住。

后面的事,就留给宸儿吧。

但林茂德......还是需要敲打,这圣元朝,姓萧不姓林。

想到这,萧康元眼中寒意渐起。

这林茂德胆敢将这种好文章放到最后,这是笃定了他不会看后面的策论?是谁告诉他,他这几届都不看后面文章的?

还是.....他私下拆开糊名,看了这是晁宏浚的徒弟,才故意将此卷放到后面的?

真是好大的胆子!

既如此,他偏要点他为状元。

此时在内阁办公的林茂德若是知道此时萧康元的想法,估计要喊冤死了。

这么多同僚在一起阅卷,他又没有单独拆开糊名的权利,怎么会故意把谢清风的卷子放到后面?

他真的冤死了,这么多贡生,还真是只有谢清风一人主战。他又不是一点文学鉴赏能力都没有,他看到这篇文章也是心潮澎湃,给了个朱圈好不好?

更何况,昨日皇上殿试题目没有在他递上去的题目里面选,就已经是给他敲打了,他哪儿还敢再在试卷上动手脚?

至于谢清风为什么排在后面,当然是他那下属次辅李景湛没有给朱圈了!李景湛为什么没给圈,他怎么知道?

李景湛看到谢清风卷子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是他点的会元卷。

这行文风格,这老辣的用词。

但他没想到这位会元居然敢写战。

这些贡生们写的可都是和,皇上的圣意自然也是和。

他写这个战策上去,若是惹恼了圣上,恐有性命之忧啊。谢清风既然是他点的会元,那他也是他的半个学生,能保则保。

所以他没有给谢清风画圈。

令李景湛没想到的是,其他大人居然都如此看好这篇文章,硬生生地把它推上那三十之一。

他只好叹了口气,他能做的就这些了。

若是让他卖个人情请其他大人不给这名会元画圈,他定然是不愿的。

那就只能看这谢清风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