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 第233章 《归来》影视化

第233章 《归来》影视化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陷入泥潭时,陆焉适才知道,曾经冷落的人,就是一生的挚爱,并且到死都无法还清这份沉重的情意。

前半生他“不认识”妻子的灵魂,后半生冯婉玉“不认识”他的肉体。

两人的感情永远是错位的。

少年时冯婉玉是他的枷锁,情深而不相知;中年时冯婉玉是劳改时候的念想,知情而却又无法相见;晚年时冯婉玉是白月光,两人得以相守,却又有着爱情的错位……”

等到金心妍把笑澜生的文章看完了以后,叹了一口气。

笑澜生的文章真的是写到了她的心尖尖上去。

明天就是周日了,应该可以见到傅明彦了。

在金心妍望向窗外的时候,北京电影制片厂的邹术然带着写好的剧本初稿找到了傅明彦。

·

在周二的一场春雨以后,绿意每天都铺就在灰扑扑的地面上,短短数日,草地茵绿,杨柳依依。

就连湖中的水也更润更透,游鱼在其中摆尾。

中午的时候,湖边也有学生在学习,邹术然把剧本递给傅明彦看。

傅明彦接过剧本,细细看这三万多字的稿子。

原本傅明彦就是贴着电影写的故事,剧本无非是解构小说,以编剧的视野重现了这个故事。

看完了以后,傅明彦感觉和曾经的影视画面有些差别,不过换个导演拍摄都会有不一样的画面,这样的剧本呈现也不差。

就是有两个点,傅明彦觉得可以改进。

“最好不要让老爷从正面出现,这里把老爷的戏份改一下比较好,”傅明彦说道,“这个结尾,我觉得可以最后让她见到新人入门。一边是火红的花轿把新人抬入,一遍是疯疯癫癫的女主,时空上形成了一个新的循环。”

邹术然记录下来了以后说道:“行,别的还有什么吗?”

“我感觉剧本挺好的。”傅明彦笑着说道,“我也不懂剧本,也不懂拍摄,只能够麻烦邹叔叔多上心。”

“你这叫做不懂剧本?”邹术然感慨说道:“你可真算是太懂了,我都看得出来,你这两个点改动得很好,让电影的质感加强了。要是你自己来写剧本,估计也很好。”

“我在剧本上完全就是新人,估计花大力气去写,写出来的东西也不合格,还是麻烦邹叔叔你们多费心。”

邹术然把剧本收好以后又说了另一本《小鞋子》的进展。

小鞋子是有一个姓毕的老编剧看中了原著,他的身体不够好,改起来会慢一点。

不过这个编剧是真正的大手,很擅长这种温情脉脉的电影,邹术然说了两个片子,傅明彦都听过。

不出意外的话,《小鞋子》的剧本打磨得时间更长,厚积薄发,等到出世的时候就是成品。

“两个项目,估计《妻妾满堂》会先开拍,《小鞋子》会慢一点。”

“没事,慢慢拍就行了。”

傅明彦知道这个年代拍片子是慢工出细活,剧本打磨好只是第一步,在正式开拍之前甚至会有几个月让男女主先进组预演进行磨合,一部电影的拍摄期最短都有半年以上。

“还有一件事……”邹术然说道,“其实我是真的不甘心把你的小说转给别人,但是没办法,谁让咱们北京电影制片厂腾不出人手了。”

傅明彦一愣:“什么意思?”

“这不是你的新书吗?《归来》这本小说,我觉得要是放在咱们北京电影制片厂虽然也能拍,但是我怕资源不够,最顶尖的导演组都已经用上了,剩下的编剧、导演组都不够好。”

邹术然是真心喜欢这个晚辈的小说,《归来》也适合他们拍啊,这种错位的爱情故事余味绵长,邹术然觉得不用做什么大改动就可以拍。

邹术然可以想象,《归来》上映以后一定像是在电影放映厅里放下催泪弹一样,到处都是呜咽声,不知道多少人得为两人的爱情落泪。

但是现在问题是,电影制片厂每年的任务量是有限的,能够重金投资的作品也就那两部。

现在资源都已经倾斜到了《妻妾满堂》、《小鞋子》,傅明彦手里尚未有电影的成品,北京电影制片厂也不能一味投入,这个《归来》就算是要归入北京电影制片厂,那能投入的资源也有限,邹术然觉得,拍出来的成品可能就差了一截。

这样好的小说,要是资源不够好,导致拍出了不好看的片子,那太过于可惜了。

邹术然想做的事情就是偷偷和沪市那边联系,让沪市来北京争取傅明彦这边的改编权。

《归来》里面的故事背景就是沪市,由沪市那边来拍片是正合适的,这小说这么好,沪市那边肯定是愿意拿版权的。

邹术然自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人,做出这个决定他也是艰难的,反复看了不下十遍的《归来》,最终还是舍不得好小说用差配置,下定决心来找傅明彦,说联系沪市电影制片厂的事情。

傅明彦怔住,“邹叔,这样对你是不是不好。”

“没事。”邹术然在嘴巴上做了一个拉链状,“你不说就没事,也是为了你的小说好,我是真的喜欢你的小说。”

其实就算是傅明彦不是晚辈,邹术然估计也想这样做。

傅明彦实在是个高产作家,这《归来》他们北京电影制片厂实在是吃不下,勉强吃了,也无法倾斜好资源。

“等你的小说拍出来了成品,以后多考虑考虑咱们北京电影制片厂?”邹术然笑着说道:“咱们北京到底是首都,位置好,人才多。”

“行啊,”傅明彦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把小说影视化是扩大小说的影响,扩大自己的影响,只要谁给他用最好的班底,影视版权就可以给他。

“你今年还有多少作品?”邹术然询问。

“最少还有两部。”傅明彦说道。

邹术然真是陷入了甜蜜的痛苦里,作为读者可以多两部小说很好,想到了这三部小说至少都会纳入到沪市的电影制片厂,又有些痛苦。

“那我打电话,最快估计下周会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