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 第206章 顾远之升迁

第206章 顾远之升迁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打听到真实收成的村民们彻底不淡定了,飞快跑到大槐树附近。

“村长,种子还有多少,我都要了。”

“你休想,村长那里本来就没剩下多少种子,你都要了,我家咋办?”

“村长,别听张老二的,我家那一份种子必须买。”

村长被几个村民团团包围,生怕没有自家的种子。

村长见状,知道自己要将这些种子全部留下的愿望泡汤了。

剩下的种子刚好,不偏不倚每家十斤。

一牛车的种子就这样,全部分发完毕。

按手印确认放弃购买的村民很是好奇,这见都没见过的种子怎么还争抢上了。

询问后才得知,何家去年种植这红薯,亩产量竟然达到了七千斤。

完了……

他们都已经按手印放弃购买。

这么高产的种子,与他们失之交臂。

没买成种子的村民一个个唉声叹气,就好像失去了一座金山那般难受。

种子到手没几日,麦禾村便迎来了今年的春耕。

虽说冬天闹了雪灾,但这场雪融化了以后,也不是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起码的,耕地还挺湿润的,非常适合播种。

春耕,何项北也跟衙门告了假。

令人没想到的是,他回家春耕,顾远之又带着几个官差过来帮忙。

顾远之是真的很卖力,除了他本身就能吃苦以外,也是想多了解一些红薯的种植技巧。

到时候,他就可以写一份详细的种植方法,送到皇上手中,为明年全国大量种植红薯做准备。

顾远之跟着何家人一起种植红薯的第二天,县衙的师爷亲自来麦禾村找他。

“大人,你先别忙了,快跟我回衙门,有您的圣旨。”

顾远之疑惑的起身:“圣旨?”

师爷因为跑得太急,还在喘着粗气。

“是的,传旨官就在咱们衙门等着呢,您快跟我回去。”

接圣旨是大事,顾远之一刻都不敢耽误,连衣服都顾不上换,直接骑着衙门借给何项北的马飞奔回县衙。

顾远之到了县衙,直奔后院的书房。

传旨官正百无聊赖的等在那里,见进来一个糙汉子,脸色立刻变得阴森起来。

“什么人,竟敢擅闯官员的书房?”听这有些尖细的嗓音,应该是位宦官。

顾远之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的装扮,一身粗布短打,上面虽然没有补丁,但的确有些脏,还有他的鞋子,上面糊满了泥巴。

自己这样的装扮,难怪会被人误会。

他朝着那宦官拱拱手:“我就是这昔阳县的县令顾远之,刚刚在村里耕种,一时着急,忘记换衣服。”

宦官闻言,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站起身:“不好意思,是咱家眼拙了,顾县令,请换好官服接旨吧!”

没想到,这位顾县令还能亲自参与到百姓的耕种当中,还真是难得一见的好官。

难怪皇上会对他如此重视,亲自下旨提拔!

“公公稍等,我这就去换衣服。”

顾远之速度极快,换好官服折回,那宦官便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前面,都是当今皇上对顾远之的夸奖,然后才是重点。

顾远之不但找到高产粮种上报给朝廷,还能够带领百姓成功抵御雪灾。

据朝廷派来的钦差上报,昔阳县在这场雪灾中,损失小之又小,在整个历史上来讲,都极其罕见。

因此,皇上对顾远之的为官之道十分看重,觉得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实在埋没人才。

顾远之在昔阳县任县令期间,功绩卓著,直接连升两级,任五品大理寺丞一职,立即上任。

宣读完圣旨,宦官笑着道:“恭喜顾大人,皇上口谕,请您立刻动身,跟咱家一起入京。”

顾远之接到圣旨还有些恍惚。

他知道自己凭借这些功绩,会得到提拔的机会,那也顶多就是县令升知府。

万万没想到,一下子越了两级不说,还成了京官。

见顾远之还在愣神儿,宦官提醒道:“顾大人,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将衙门里的事情交代一下,尽快跟咱家动身吧!”

顾远之反应过来后,朝着宦官抱拳:“好,我先带公公去安置。”

一路奔波,宦官的确有些累。

“好,就有劳顾大人了。”这顾大人被皇上看中,自己还是要捧着些才是。

顾远之就住在县衙,家里没有下人,只有一个老娘。

县衙后院的闲置房间不少,但没什么摆设,顶多有张床和桌椅板凳,都是那些官差遇到公务繁忙的时候,不方便回家时候居住的。

顾远之清贫惯了,也没考虑太多,直接带着宦官到了一间自认为还不错的房间里,起码不漏雨……

宦官看到顾远之给自己安排的房间,顿时就傻眼了。

他在宫里虽然地位不是很高,但住的地方也比这里好上无数倍。

这个顾大人,自己辛苦赶来送他升职的圣旨,不给包个大红包也就算了,怎么还让他住这种连下人都不想住的房间。

顾远之转头,见宦官站在门口没有动,问道:“公公是觉得这里不合适吗?”

“咳咳……那个,咱家还是去城里找一家客栈,顾大人这里安排好了,去客栈找咱家就是。”

看顾大人的样子,不像是在装傻,这衙门应该真的很穷。

人家是五品官员,自己一个宦官,还是不要说些有的没的,平安回到京城交差比什么都重要。

见宦官神情有些不对,又要去住客栈,顾远之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

他有些歉意的解释:“还请公公见谅,衙门是真的清贫,居住环境不怎么好。”

“无碍无碍,咱家难得出宫办差,住在客栈里,顺便逛逛昔阳县的景色。”

顾远之也没有劝留:“好,我这就叫人送公公去最好的客栈。”

他也不是一点儿人情世故不懂的,叫来一个官差,自掏腰包给了些碎银子,让人送宦官去客栈,并且交代,一定要定一间上房。

送走传旨的宦官,顾远之立刻通知老娘收拾东西。

于氏听闻自己的儿子升迁,激动得老泪纵横。

年轻时候的苦没有白吃,儿子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京官啊,那可是京官,多少从县令做起的官员,到死也没有做京官的机会,还是被皇帝亲自提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