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囤粮食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堂妹逼我换亲,我同意了你哭啥?!
何项北就在衙门上职,亲眼目睹了传旨官传旨。
他也不想让家里太过于张扬,于是,私底下和顾远之达成一致,悄悄带回这一千两银子的奖励。
苏韵婉献上高产红薯种子,并不是为了什么钱财。
前世她活了几十年,见过无数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的百姓,就想着凭借自己的能力,为大家做点儿什么。
如今苏韵婉手里不缺银子,居安思危的道理她一直没有忘记。
想到冬季会发生的雪灾,苏韵婉就打算趁着天彻底冷下来以前,囤积足够的粮食。
不光她自家要多多屯粮,村里人也应该动员起来。
但苏韵婉苦思冥想多日,都找不出能说服大家的借口。
想不出就暂时不想,自家的粮食先囤够了再说。
想到就做,何老爷子亲自赶牛车带着苏韵婉进城。
进入粮行。
“掌柜的,白米、白面、糙米和黑面都是什么价格?”
掌柜的先是打量了一番苏韵婉,随口说道:“白米和白面二十文一斤,糙米和黑面都是三文一斤。”
苏韵婉觉得价格算合理。
“掌柜的,我买得多,能不能送货?”
掌柜的没有迟疑:“超过五百斤,就可以送货上门。”
“好,白米和白面,每种一千斤,糙米和黑面各五百斤。”
掌柜的听了苏韵婉报出的数字,立刻变得眉开眼笑起来。
紧接着,他拿出算盘,当着苏韵婉与何老爷子的面儿扒拉起来。
何老爷子一脸困惑,他知道孙媳妇是来镇上买粮食,可他们家总共就那几口人,买这么多粮食作甚?
“项北媳妇儿,你这是?”
苏韵婉临时想了个借口,用只有他们两人能听到的音量说:“爷,我这几天经常做同样的梦,梦到咱们这里冬天发生雪灾。
村里人的房子很多都被大雪压垮了,而且阻拦了咱们进城的路。
我就想着,宁可信其有,多给家里备一些粮食,不管这个梦是不是真的,总是有备无患。”
其实,苏韵婉今天就是故意找何老爷子跟她一起进城买粮食的。
后者看到她买这么多粮食自然会问,总比她主动说出来要好。
原本苏韵婉还想着,说服何老爷子跟着一起囤粮食还要费一番口舌。
谁知,何老爷子听了她的说辞,竟然陷入了沉思。
他看着外面万里无云的天,随即深吸一口气。
“你还别说,自打入秋以来,咱们落日镇一场雨都没有下过,这样的天气的确有些不正常。
记得我小时候,入秋后就是这样的天气,一直到冬天来临,老天爷也没有下一场雨。
那一年的冬天,果然就发生了雪灾。”
想到这些,何老爷子也动心了。
他也想和孙媳妇儿一样,多多给家里囤积粮食,做到有备无患。
只可惜,他没有孙媳妇儿那样财大气粗。
如今家里正在起房子,还从三房那里借了一百两银子。
想到这里,何老爷子下意识摸了摸自己那干瘪的口袋。
里面只有十几两银子,还是他揣着随时准备购买建房材料用的。
就在何老爷子内心不停打鼓的时候,掌柜的已经算好了粮食的价格。
“小娘子,您要的大米与白面各一千斤,是四十两银子,糙米和黑面是三两银子,总共四十三两,报一下您家的地址,稍后就让人送过去。”
苏韵婉借着衣袖的遮掩,从空间取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交给掌柜。
掌柜的找零后,苏韵婉将钱收好,就看到一脸纠结的何老爷子。
“爷爷,您是不是也想给家里囤一些粮食?”
何老爷子只是迟疑了那么一瞬,苏韵婉就再次拿出五十两银票交给他。
“爷爷,这些你先拿着买粮食,等什么时候手头宽绰了再给我就是。”
何老爷子心中挣扎了一番,最终没有拒绝苏韵婉的好意。
粮食是大事,万一今年冬天真的发生雪灾,家里粮食不够,那么多口人要如何撑下去?
“好,这银子爷爷就先拿着,算是我借的。”
何老爷子可舍不得像孙媳妇儿那样买那么多细粮。
他家里人口多,糙米和黑面每种买了两千斤,白米和白面每种买了两百斤。
一共花了二十两银子。
掌柜的同样送货上门。
离开粮行,何老爷子就打算将剩下的三十两先归还给苏韵婉。
这样,他欠孙媳妇儿的钱少一些,压力也不会那么大。
谁知,苏韵婉却没有接:“爷,我还打算给家里买些肉,我奶会做腊肉,方便储存,万一真发生了雪灾,家里也不至于一点儿菜都没有。”
何老爷子:“……”
孙媳妇儿说得有道理。
也罢,他就少买一些。
两人直接去了集市,找到卖猪肉的摊位。
苏韵婉要购买的数量比较多,摊位上没有那么多现货。
最终,苏韵婉跟掌柜的定了三百斤猪肉和一百斤的排骨,交了定钱,让后者明日直接送去麦禾村。
这掌柜的常年在集市上卖肉,苏韵婉也不担心后者会拿着定金跑路。
何老爷子看着孙媳妇儿的大手笔,站在一旁直咋舌。
最终,他也没忍住诱惑,定了一百斤猪肉和一百斤排骨。
反正孙媳妇儿能鼓捣,跟着她学准没错。
定了猪肉,苏韵婉又买了一些常用的调料。
何老爷子最后剩下二十五两,他坚决还给苏韵婉。
再继续放在他手里,怕是都得花光。
即便这样,回去以后,老太婆还指不定如何挖苦他呢!
苏韵婉与何老爷子回去麦禾村不久,购买的粮食就送去了。
好几辆牛车,装着满满当当的粮食进村,那场面可以说是相当壮观。
在大槐树下闲聊的村民,仿佛抓住了什么新的谈资,纷纷尾随着运粮食的牛车。
牛车直奔何家。
老宅在建房,那么多粮食没有地方存放,就暂时送到何项北家的地窖保存。
牛车停在何项北家门口,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
“你说,何家这是不是有钱烧的,家里就那么几口人,买这么多粮食作甚?”
“啧啧……就是学人家地主老爷呗,手里有点余钱就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