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 第100章 随机刷新的李泰

第100章 随机刷新的李泰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大唐:四象不过李承乾!!

甘露殿。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四人坐在墩子上等候着天子的到来。

李世民下了朝之后没能回来,反倒是去了东宫,把自己的好大儿给逮了出来,一块儿去甘露殿干活。

李世民大步迈开,走的那叫一个人逢喜事精神爽,精气神儿嗷嗷十足。

身后跟着一个打着哈欠的李承乾,虽然步子小,但频率快,倒也能跟上李世民的大步子。

“你小子,最近怎的这么懒了?”

李世民扭头看向李承乾,一脸的不爽。

李承乾愣了愣,伸出手指向自己,表情难以置信。

不是,这特么也没到冬天呢,你这老登说话怎么这么冷冰冰的?

“爹,您是不是忘了,这些日子最少三分之一的奏折被您扔给我了?”

“还有贞观城每旬交上来的各种进度,都是我先过完一遍总结之后再给您递上去的?”

“还有,九科那边的项目推进也是我这一个九岁的孩子干的!”

“现在您说我懒了?不行!我不接受!”

妈蛋,他李承乾何时受过如此屈辱?!

不干了!

淦!

大不了去立政殿找自己亲娘告状去!

李世民看着突然暴躁起来的大儿子愣了愣,旋即脸上出现一丝丝的尴尬之色。

坏了,他还真给忘了!

“咳咳,那啥,朕没有别的意思,就是说,承乾你要是觉的休息的时间不够,可以不看奏折了。你看奏折也有一个月了,想来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该消化消化了,日后你就负责贞观城和九科的事务就行了。”李世民脸上升起一丝潮红,旋即再度消失,他脸上的表情动作也开始正常了起来。

李承乾依旧不信,跟自己这个坑儿子的亲爹保持着一个安全范围,脑袋微微倾斜,脸上带着狐疑之色审视着老李脸上的表情。

不对,不对,这老李不是辣么好心的主儿!

“不对,您老是怕我去找我娘告状吧?”

“放屁!朕是一家之主,也是大唐之主,怎的会怕你母后?”

李世民急了,并且开始辩解。

李承乾默默点头,没错,李世民就是害怕了。

“行吧,既然您都这么说了,那便按照您说的办,儿子也不是不讲理的,没了奏折什么的承乾也能多休息休息了。”

“贞观城还有九科的事儿您放心就行了,承乾原谅你了!”

李承乾笑眯眯的背着双手,像是个小大人一般,愉快轻松的往甘露殿走去。

很好,这次的胜利是他李承乾的!

李世民在李承乾身后翻了个白眼,强忍着一脚踹在自己儿子屁股上的冲动默默反思着自己失败的原因加以总结,下次,下次他李世民要拿回属于他的一切!

“李泰!你小子干嘛呢!”

在经过甘露殿的一条小路上,李世民发现了李泰的屁股。

准确的来说,是他路过一棵大树下后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自己另外一个儿子的屁股。

李承乾没能忍住,噗嗤一声乐了出来。

不出意外的话,他这个弟弟甩开了随身的太监,又自己颠颠的挑选了一棵合眼缘的大树爬了上去。

在树上的李泰听见李世民的声音打了个哆嗦,然后扭头看向李世民,露出个灿烂的笑容。

“爹!”

“赶紧滚下来!”

“嘿嘿,爹你稍等!”

李泰嘿嘿直乐,然后快速敏捷的蹿了下来,还特么的伸手要抱抱。

李世民气急,抬腿就是轻轻一脚。

李泰也不哭也不闹,继续缠着李世民。

李世民没招,只能给这猴崽子抱了起来。

李承乾站在一边,笑眯眯的看着这父子俩,怪不得原时空中李泰受到李世民的喜爱呢。

嘿!

不过,说起来这小胖子也有本事啊,胖乎乎的,愣是没有影响他爬树的速度,也他娘的算是天赋异禀了。

“大哥!”

“哎!”

小胖子极为敏捷的从李世民怀里跳出来,然后一头扎进了李承乾怀里。

自打上次他替自己这个小胖子弟弟出气之后,这小胖子就喜欢黏歪他了。

李世民翻了个白眼,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不爽。

过了一会儿,俩人把李泰扔给早就赶来的太监后迈步再次前往甘露殿。

这算是个小插曲了。

值得一提的是,皇宫内会随机刷新李泰的身影,嗯,这很正常,他们爷俩都习惯了。

这小胖子不是个能老实下来的主儿。

在甘露殿内四位大臣的期待下,他们两位主角姗姗来迟。

“臣等拜见陛下!”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流程走完,李承乾再次回到甘露殿内属于他的那个小墩子上面老老实实坐好,然后打了个哈欠依靠着廊柱等着自己老爹开始逼逼赖赖。

“此次,冯盎遣送其子智戴入朝,诸位爱卿不知有何安排?”

李世民抿了口香茶之后这才开口,这等事在朝会上说没必要,但不能不找人议一议,毕竟,人冯智戴也算是千里迢迢过来当‘质子’的不是?

四人一人一个办法,张嘴就来,能给冯智戴安排的明明白白,自然也就没有李承乾的事儿了,但他知道,今儿个肯定有他的事儿就是了,不然他爹也不会去东宫给他拽来。

过了约莫两刻钟的功夫,还在路上没到长安的冯智戴已经被人安排了个明明白白。

虽然这人不重要,但他爹很重要。

此人于开皇年间协助隋廷平定王仲宣之乱,在隋末击败冼宝彻、冼智臣等人,一度割据岭南。后归附唐朝,贞观时代为朝廷平定罗窦僚民之乱。

这要是放到东汉末年也算是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人物了。

“承乾,三日后便是你那九科的考试了,程家兄弟俩最近的学习进度怎么样?正好,玄龄此时也在,都给朕说说?朕对于程家那俩小子这一个月的进步还是很感兴趣的!”

处理完了正事儿,说到了另外一件李世民感兴趣的正事,能让李世民感兴趣,这很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