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还是太保守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胡为民也不会藏着掖着,反正小说写出来就是为了发表,现在让何成伟先看也没问题。
胡为民从抽屉里取出刚写完没多久的手稿,递到何成伟手中。
“这是……”
“刚写完的一篇短篇小说,还没来得及投稿,您先看看,有不合适的地方,我在更改。”
何成伟接过手稿,心下大喜,“胡老师,那我可不客气了。”
他先是看了下手稿厚度,不多,只有十来页纸,估计又是短篇作品。
接着,他翻开手稿,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书名——《门》。
结合胡为民之前的作品,单单只是一个简单的书名,便让何成伟浮想联翩。
接着,他开始用心阅读作品。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独居的年轻女子,她住在一栋老旧的筒子楼里。
某天晚上,她听到门外传来奇怪的敲门声,但当她打开门时,却发现门外空无一人。这种情况接连发生了好几次,每次敲门声都让她感到不安。
女子开始怀疑有人恶作剧,但邻居们都说没有听到任何声音。她尝试在敲门声响起那一刻开门,但依然无法找到敲门声的来源。敲门声越来越频繁,甚至在她睡觉时也会突然响起,让她无法安心。
女子逐渐意识到,这扇门可能不仅仅是普通的门,而是连接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她回忆起自己搬进这栋筒子楼时,有一位老人家曾警告她:“晚上不要随便开门。”但她当时并未在意。
她开始调查这栋筒子楼的历史,发现这里曾发生过一起离奇的命案:多年前,一名女子在她所住的这间居所里神秘失踪,至今下落不明。
最终,女子在极度恐惧中决定搬离这栋筒子楼。就在她收拾行李时,敲门声再次响起。这一次,她鼓起勇气打开门,却发现门外站着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那个女人微笑着对她说:“你终于开门了。”
翌日,女子的邻居发现她的房门大开,屋内空无一人,而她从此再也没有出现过。
直到……另一位单身女子搬进这间房子里。
哪怕何成伟有心理准备,这短短三千字,依然看得他心里发毛。
恐怖的氛围,情节紧凑,一点都不比之前那部作品差,甚至犹有过之。
从诡异的开端,到恐怖升级,再到接近真相,直到结局反转,让读者将目光牢牢锁定在作品上。
就文笔而言,何成伟觉得胡老师又有进步,仅仅通过“敲门声”这一日常现象,便营造出无形的压迫感,让读者感受到主角内心的恐惧与绝望。
同时,那扇门不仅点题,还带着超现实主义的色彩。
明明只是一篇短篇,里面却要素颇多,而且阅读门槛不高,非常适合城市阶层的读者阅读。他确信,这样的风格,只要刊发出去绝对会大受读者欢迎。
看完后,他合上手稿,言辞恳切道:“胡老师,请务必将这篇《门》发表在我们《故事会》上。”
胡为民笑道:“乐意之至。”
人家何编辑不辞辛苦,大老远从沪上跑到燕京给他送钱,哪里有拒绝的道理。
算下来,这篇小说他又能赚二十来块钱。
如果加上这个月工资,他似乎有闲钱在外面租一间房子住了。
毕竟他平日里要搞创作,住在学校门卫室真不合适。
何成伟达成首要目的后也很满意,不过,他没有忘记主编让他扩充《故事会》优质内容的嘱托。
于是,他收下手稿后,接着问道:“胡老师,您难道没有想过创作中长篇小说吗?”
“怎么说?”胡为民神情微动。
何成伟“蛊惑”道:“中长篇小说字数更多,赚的钱也能够改善您现在的居住环境。而且在名声上,短篇小说无论如何比不上中长篇小说。”
胡为民内心一笑,就驴下坡,面露难色道:“不瞒何编辑你说,我也有想过创作中长篇小说。只是中长篇小说字数多,不是短时间可以创作完成的,万一我花一两个月写完一部中长篇小说,投稿到贵杂志社,你们不收,或者需要我更改,一来一回我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
“这也是个问题。”何成伟神情沉重,他知道胡为民说的是实情。
他从事编辑这行以来,接触的作家也不少,可条件如胡老师一般的,真是一个都没有。
其他作家虽然也只是普通人,但有正儿八斤的居所,哪里像胡老师,还住在门卫室,真是没眼看啊!
何成伟问道:“那胡老师有什么想法吗?”
“我是这么想的。”胡为民稍作思考后,正色道:“我准备再写上两三遍短篇小说,攒些足够保证生活的钱。等有些闲钱,我再创作一部中篇或长篇小说。”
“可以,这是老成持重之言。”何成伟连连点头,接着又道:“接下来三篇短篇小说,胡老师准备写什么样的故事,还是和这篇《门》一样吗?”
“有几个点子,只是还拿不准。正好何编辑来了,可以帮忙参考一下。”
胡为民把《肉香》和《夜走十三里》的故事梗概讲了一番。
“《肉香》是吃人类残骸吧?太激进了,现在的环境哪能允许这种作品,不行不行。还有这个《夜走十三里》,里面有鬼也不行,这是宣扬封建迷信,肯定不行的。”
何成伟吓了一跳,胡老师的故事好是好,就是太奔放了,要是放在一两年前,说不定要被批斗呢。
胡为民有些遗憾,说好的这个年代是文学大开放的起始呢,连鬼都不能接受。
“那推理悬疑呢?”
胡为民觉得这类应该很有搞头,就世界范围内,推理悬疑小说受众十分广泛。我国古代,就有推理小说,这些作品在当时被称为“公案小说”或“侠义小说”,主要描写官府破案和侠客行侠仗义的故事,比如《包公案》《施公案》和《海公案》等。
“什么叫推理悬疑?”何成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我当编辑没多久,阅读范围还不够广。”
“比如我写《门》,属于心理悬疑小说。而推理小说,类似《包公案》……”胡为民简单介绍一番。
何成伟摸摸下巴,觉得有搞头,“短篇能写什么推理悬疑小说,篇幅够吗?”
“足够了。”胡为民精神一振,将《谁是真凶》的故事梗概大致说了一番。
“好,是部好作品!”
何成伟连连点头,对这部作品十分认可。
真相与谎言,正义和复仇,层层推理和反转,代入感非常强,也没有触及红线,只要发表出去,绝对是一篇不下于《会说话的骷髅》和《门》这样的佳作。
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可以趁机将推理悬疑小说的名头打出去。
想到这里,他恨不得把胡为民关进小黑屋,日以继夜为他们编辑部写稿子。
“胡老师,可以的,这类作品有多少我们编辑部要多少!”
“那成,这类作品很好写的。”
胡为民又说了几个点子,听的何成伟合不拢嘴。
他发现这次真来对了,否则哪能知道燕大一个小小的门卫室还藏了一尊真神。
只要胡老师说的这些作品顺利刊发在明年第一期,他有信心杂志销量再翻倍。
两人在屋里聊得欢天喜地,门外高师傅被冻得直打哆嗦。
“哎呦喂,我的大作家和大编辑呦,你们聊完没,再聊下去我老高要冻透了。”
嘀咕完,高师傅打了个喷嚏。
好在最后关头,胡为民想起了他。
何成伟很遗憾不能和胡为民抵足而眠,畅谈一晚。不过他也知道胡老师现在不方便,只能约定下次再来。
下次,他准备和胡老师好好聊一聊中长篇的事。
胡为民也觉得遗憾,同何成伟这个文学编辑一番畅谈,让他对文学的脉络把握更深,这对他今后的创作是非常有利的。
何成伟离开的时候,胡为民还想送他,可是被拒绝了,他也只能送到门口就回来。
进门卫室后,胡为民发现高师傅有些诚惶诚恐的样子,不禁问道:“高师傅,您这是怎么了?”
“哎呦,小胡,哦不,胡老师,您没坐下,我哪敢坐啊。”
胡为民啼笑皆非,摇头道:“高师傅,我算什么作家啊。就算我是作家,我不也是人民的一份子嘛,和您有什么区别呢?”
“怎么没区别,在古代,您可是文曲星嘞。”高师傅嘟囔道。
胡为民道:“什么文曲星,都是封建迷信。再说,人民群众都当家作主了,不兴那些糟粕喽。”
“这倒也是,那我就座?”高师傅挠挠头道。
“放心大胆坐吧。”
胡为民拉着他的手,一起坐在床边。
“胡老师……”
“叫我小胡。”
高师傅心里一暖,改口道:“小胡,你是咋成作家的?”
胡为民也不隐瞒,将自己为了改变生活环境,开始从事写作的事情大概说了一番。
“怪不得你能成作家,就凭你平日里去图书馆借那么多书,就没多少人能比得上你。”高师傅感慨道。
“这件事请高师傅不要外传。”
“这是为什么?这是好事啊?”
“怎么说呢,我现在根基还不够牢靠,我想安静创作一段时间。等以后藏不住了……到时候再说吧。”
“肯定行,你是大作家,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