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冀中区迎来胜利的曙光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抗战:无限火力,全军任由我调遣!
冀中区这边,随着李大本事部队的坚守成功,大大增加了共军的士气,冀中区军区内,各位司令正在兴奋之中。
“命令,立刻将李大本事部队全面胜利的消息 下发到各个连队中,让所有队伍以李大本事部队为榜样,一定不要松懈,一鼓作气,将整个优势快速扩大!”
“看来上次白小辰同志的演讲起到了关键作用,听说李大本事曾经是这位传奇白师长的手下,真是一名虎将,此人是咱们冀中区的大功臣,冀中区内战胜利的那一刻,一定要给这位李大本事师长请功。”
军区司令激动的将报纸拿在手中,李大本事部队胜利的消息来的太及时了,如果能够引起连锁反应,带动整个冀中区展开全面反击,国军将再无反手之力。
“好,我立刻派人将这个好消息下发到各个连队,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把战士们的勇敢和顽强全部激发出来。”
负责宣传的军区领导立刻按照司令的指示,派人将报纸分发到各个连队,尤其是在前线的队伍,哪怕是顶着敌人的子弹也要把这份报纸交到前线战士们的手中。
“参谋长,眼下咱们的队伍跟敌人是两军平分整个冀中区,按照兵力而言,咱们的队伍出于劣势,但按照地形而言,咱们一路都是由高打低,只要咱们的战士打出士气来,就有彻底胜利的希望。”
军区司令指着地图上的地形走势,跟参谋长分析着眼下的局势。
参谋长点头道。
“按照地图上来看,确实如此,咱们战斗的难点并不在士气方面,而是在战士们的口粮方面。”
“我听说李大本事部队虽然坚守到最后,但是到最后三天是饿着肚子战斗的,完全是靠毅力坚持着,饿着肚子坚持三天,这是多么强大的毅力!”
“咱们眼下要解决的是战士们口粮的问题,我建议全军区公开征粮,为前线的战士们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尽量不要让咱们前线的战士饿着肚子战斗!”
参谋长一眼便看出了问题所在,的确是口粮问题,如果口粮能够跟得上,战士们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凭借共军的勇猛,打败国军是迟早的事情。
“参谋长说的非常有道理,我建议,全军区领导层带着警卫连集体下乡征粮,把每一户乡亲们的口粮全部登记好,算是咱们跟百姓们借的,等内战胜利后,咱们要全部返还给百姓们。”
司令的话令军区的领导们陷入了沉思,大家倒不是碍于面子,而是一旦军区空缺,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没办法及时处理,出了大问题就麻烦了。
参谋长看出了几人的顾虑,思虑再三后,参谋长最后决定留守一半领导层负责处理紧急情况,让其他的领导层带领警卫连去下面的村子征粮。
这样便可以两头兼顾,同时还可以发展群众力量,如果有可能,可以请老乡们帮忙把军粮送到后方,能够及时给前线的战士们送去。
军区经过一番分配后,抽调一半的人力下去跟老百姓借粮。
最先到的是康庄,这里距离县城最近,也方便运输,而且这两年有共军的庇护,乡亲们都获得了大丰收,每家每户都还有余粮。
“村长,这次跟百姓们借粮,实属无奈,前线的战士都饿着肚子在战斗,为的就是能够还百姓一个国泰民安,还希望百姓们能够大力支持。”
“不过,这次的借粮纯属自愿,千万不可强迫,而且每家每户的借粮数量都要记录清楚,方便将来咱们能够还给百姓们。”
军区的老总担心村长理解错误,闹出军民矛盾,提前跟村长说清楚,村长也是一名老战士,只是后来负伤,没办法继续上阵杀敌,这才回到村里,在百姓们的拥护下,当了一村之长。
一听说前线战士在饿着肚子战斗,立刻想到自己当年战斗的场景,心中感同身受,同时也对前线的战士们倍感同情和心疼。
“放心吧首长,我们村能够有两年的太平日子,全都得归功于战士们英勇杀敌,将小鬼子给打跑了,这次借粮,我们义不容辞。”
“我马上召集乡亲们开大会,让家家户户有力出力,有粮出粮,帮前线的战士们渡过难关。”
“各位首长稍坐,我去去就来!”
村长说完,忙一瘸一拐的出去桥敲锣,很快全村上百口百姓们全都聚集在村口,百姓们面面相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开过大会了,大家都奇怪这次开大会所为何事?
“会不会是又要起战争了,我听说前线正打的激烈,会不会是前线吃紧,又要征兵呀!”
“我看不一定,昨天还传出消息,说咱们的共军首战告捷,前线应该是取得了胜利,否则是绝不会放出这种消息的,咱们共军跟国军不一样,共军是实打实的为老百姓,绝不会吹嘘自己的战功。”
“我也觉得不应该,可突然开大会这是要做什么,而且我刚刚看着很多穿军装的人去了村长家,这事肯定跟部队有关,咱们快去听听,万一前线有困难,咱们也好帮忙!”
“走走走,看看去,真要有什么要帮忙的,大家可都别含糊,咱们村长是抗日老英雄,别给老英雄丢人!”
乡亲们急匆匆聚集在村口,等着老村长发话!
老村长看着乡亲们全都聚集到村口,立刻说明了情况。
“乡亲们,这次召集大家来,主要是为了给前线的战士们借粮,记住,是借粮食不是硬让大家上交粮食,一切自愿,但我建议大家还是有多大力出多大力。”
“眼下前线的战士们全都在饿着肚子跟敌人战斗,这些战士们可都是咱们的子弟兵,其中可能就有咱们百姓亲儿子,我想大家都不希望这些孩子们在前线饿着肚子浴血奋战。”
“我身为一名老兵,深知前线战士们的苦,所以这次我先打个样,我决定将家里的五百斤存粮全部拿出来,支援前线的战士们!”
老村长这次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大力支持前线战士,一听老村长竟然拿出了五百斤的存粮,乡亲们纷纷敬佩不已。
人群中立刻有人站出来。
“老村长,我也出五百斤,大家都知道,我两个儿子,全都是在战斗中,被小鬼子给害了,他们是英雄,前线的战士们也全都是英雄,咱们不能让英雄饿肚子。”
“我现在就回去取粮,一会就送到老村长家。”
一名年过半百的老汉匆匆回家!
“我拿出三百斤,希望战士们吃完我的粮食都能平安回来。”
“我拿出两百斤……”
“我四百斤……”
乡亲们纷纷回家取粮,老村长看着老泪纵横,没想到百姓们如此拥戴前线的战士们,自己也总算没有白当这个村长。
“老村长,咱们回去抓紧时间告诉军区的首长们吧,也好让首长们放心。”
老村长的儿媳妇扶着老村长往家里走,自从老村长的儿子战死后,儿媳妇从此便守寡,尽心尽力的伺候老村长,也赢得了全村人的敬重。
老村长点头道。
“好好好,回家,百姓们这次可是大出血了,希望咱们前线的战士们能吃上饱饭。”
老村长一瘸一拐的回到家,军区的首长们连忙起身迎上去。
“老村长辛苦了,为了我们军区的事,还劳烦您,您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下。”
军区副总指挥亲自上前将老村长扶着坐下。
“唉,一把老骨头,不中用了,幸好我们康庄的百姓长脸,一听说前线缺粮,纷纷回家拿粮去了,首长们放心吧,很快乡亲们就把粮食全都送来。”
军区老总们一听面露喜色,军区老总忙起身恭敬对老村长施礼。
“老村长,谢谢,我替前线的战士们谢谢了!”
老村长忙起身上前拦下。
“首长千万别客气,这都是乡亲们的一番好意,希望战士们能够在前线填饱肚子!保卫祖国!”
老村长话音刚落,百姓们纷纷赶着车拉着粮食赶来。
军区老总见状,连忙让文书记录下每家每户的粮食斤数,将来这些借来的粮食都是要如数偿还的!
文书立刻拿出笔,开始按照每家每户的粮食进行记录,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已经有数万斤粮食,军区老总没想到一个村子竟然借粮数万斤,可见百姓们对战士们的拥护。
“多谢乡亲们了,辛苦了,我保证这些粮食全都会如数运送到前线去,大家请放心,这些粮食全都是部队跟乡亲们借的,以后部队有条件,一定是要还的!”
军区老总的一番话,令在场百姓们感动不已,想到之前烧杀抢掠的小鬼子,还有那些霸道抢粮的国军,共军简直是太有人情味了, 处处为百姓着想,这样的军队才是属于我们中国的军队。
“来人,立刻安排卡车,将粮食装车,直接送去前线,优先送到李大本事部队,李大本事部队正在追击敌人,非常辛苦,更需要粮食,两天之内必须送达,千万不可耽误了!”
“是!”
警卫连连长立刻安排卡车,早已等在村外十里的卡车立刻开进村子,将粮食装车后,直奔前线李大本事部队所在的位置。
看着运走的粮食,乡亲们和军区的首长们也都松了口气。
“村长,我们就不多打扰了,我们还得去下一个村子借粮,前线的战士们现在缺粮缺的太严重,我们身居后方,也只能帮着筹粮了。”
老村长点头道。
“我非常能理解前线战士们的困境,首长们以后再有什么需要,可随时来找我!”
老村长一直将军区的人送出村子,看着众人急匆匆远去,这才转身折返。
“首长,没想到乡亲们这么拥护咱们的前线战士,咱们借粮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后面还有十几个村子,如果全都能跟康庄一样慷慨,咱们很快就能把前线的缺粮给补充上了!”
一名作战参谋激动的说道,几位首长纷纷点头,卡车全都用于运送粮食,军区的老总们只能走路去往下一个村子。
这一路上看着百废待兴的山河,军区首长们忍不住发出阵阵感慨,这次内战如果胜利,将来的中国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大家都在猜测,也都在期盼,每个人对中国的未来都充满了无尽期许。
一个小时后,众人来到下一个村子,这个村子大部分年轻人都上前线当兵了,村内全都是上了五十岁的中老年人。
军区首长看着辛苦劳作的乡亲们,有些于心不忍,站在村口犹豫片刻后,突然转身。
“走,去下一个村子看看,这村子不容易,还是别进去了,免得乡亲们为难!”
军区老总的话,众人都很明白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有些于心不忍,尤其是看着身体佝偻却还在辛苦劳作的乡亲们,太辛苦了!
正当众人准备离开时,突然身后传来一阵阵喊声。
“首长们请留步,请留步!”
众人闻声回头望去,几十个乡亲们推着车从村子里出来,车上装满了一袋袋粮食,军区首长们一看,忙迎上前帮忙。
“乡亲们,你们都年纪大了,存点粮食不容易,还是留下给自己吃吧!”
一名老汉是这个村的村长,满脸的刚毅。
“首长,我们虽然都上年纪了,还都能下地干活,只要天下太平,我们就不愁吃的,反倒是前线的战士们不能饿着肚子上战场,我们都商量过了,把家里需要的粮食都留好了,剩下的全部送到前线去,让战士们能填饱肚子!”
“首长,一定要收下我们的粮食,这是我们的一份心意,我儿子就在前线,我是真担心他们年纪轻轻饿着肚子跟敌人拼命。”
乡亲们都神情激动,看得首长们老泪纵横。
“好,我替前线的战士们谢谢大家,但我们这次是借粮,不是征收,将来是要还给乡亲们的,所以必须做好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