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 第76章 刘帼泉的计划(求追读!)

第76章 刘帼泉的计划(求追读!)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

刘帼泉是个行动派,连夜又翻出《牧马人》的小说看了三四五六遍,第二天一早就去北影厂找了大半个月前陈耀东托郑国添递来的剧本。

北影厂对于一个剧本过不过审有四套审查。

分为初审、复审、终审、以及最后一道政策审查。

初审的人是厂里的文学编辑和剧本策划、通过后,剧本提交给制片副主任、主任进行复审,

复审再通过,剧本就会送到厂长、副厂长的办公室,进行终审。

至于正策审查,顾名思义,就是查有无‘正治导向’,是否违背‘社会道德与公序良俗’、涉不涉及‘宗教’、还有涉外、历史……这些都是审查的标准。

当这四道审查都通过之后,一个剧本才算是‘过审了’。

这会儿,刘帼泉是在初审部的办公室找到的剧本。

不出所料,这个本子确实被丢在犄角旮旯里吃灰了。

“刘帼泉同志,你一大早来翻这个剧本做什么?”一个头发花白的剧本策划吹了吹自己刚泡的高沫,慢悠悠问道。

刘帼泉不答反问:“周策划,这篇《牧马人》的剧本你们看过了吗?”

被称之为周策划的老头放下茶杯,伸手接过刘帼泉手里的剧本翻了翻,回忆道:“哦,是这个本子啊,我记得是北电的郑国添老师送来的,我们也开会讨论过,除了一个叫梁霄深的年轻编辑看好之外,几乎没有人看好,而且里面一些情节还比较敏感,最终大家投票决定,暂不允通过。”

刘帼泉抓住话中重点,好奇问:“周策划,里面的哪些情节比较敏感?”

“我想想啊,哦,想起来了,比如说男主的身份是右π……”

这个点刘帼泉也知道,因为之前小说正热的时候,就有人抨击过,但她觉得问题不大。

因为改开之后,左右问题,已经不再似前几年那么敏感了。

“还有吗?”

老头被问得有点烦了,没好气的批判道:“哎呀你这个同志,打听这些做什么?”

刘帼泉也不恼,更不曾隐瞒自己的意图,笑呵呵解释说:“不瞒周策划,我想要将这个本子拍出来。”

老头只以为自己听了一个笑话,端起茶缸子浅尝辄止的抿了抿,道:“行了,不愿意说就算了,你也不用编这种话来逗我一个老同志开心。”

见自己说的实话老头不信,刘帼泉也没有再作多余的解释,又和对方打了声招呼,就把这个剧本给带走了。

刘帼泉虽然是个演员,但也是有编剧天赋的,这一点从后来她给电视台拍的那四部剧都是她自编自导就能看得出来。

原本在刘帼泉看来,北电那位小才子或许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大作家,但编剧功底可能还差了一点岁月的沉淀和火候,所以她从初审部这边将剧本拿回去之后,决定先自己给‘润色’一下,然后再去找作者本人沟通后续问题。

结果她将剧本带回来一翻,才发现自己也犯了一个主观错误。

就这个本子的质量,不讨论故事的话,它的文字、起承转合、伏笔与高潮、镜头设计等等,在刘帼泉看来,如果不是知道这是一个大一新生写的,她都怀疑这是厂里的那几位大编剧的手笔。

这还叫她怎么润色?

润不了一点好吧。

既然这个剧本直接就能用,不需要再做修改,嗯,至少在刘帼泉看来不需要再做修改,那么经过她的深思熟虑之后,觉得自己暂时并没有必要去‘打扰’那位小才子。

因为说实话,眼下她虽然拿到了剧本,但是也没有多少把握可以让这个剧本过审。

她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就像她丈夫李柠说的一样,反正也不会有更坏的结果了。

“你打算怎么做?”当天,李柠回家之后,见妻子已经把剧本‘借’了回来,也好奇的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同样惊讶于那位陈耀东同学的编剧功底。

“我想明天先带着剧本去拜访一下成英前辈。”刘帼泉道,她今天去借这个剧本的时候,已经打听清楚了,走正常程序的话,这个本子很难,甚至于当下几乎不可能过审,但是如果有‘大人物’开口,这种不可能就会变成有可能。

刘帼泉想到的第一个‘大人物’,也就是此前提点她转型,同时这两年间给了她不少帮助的成英导演。

李柠也大抵猜到妻子会找这位北影厂的‘大帅’帮忙,不过以他对妻子多年的了解,他认为此时爱人心中,应该不止这一条计策,遂直接问道:

“如果成英前辈帮不了这个忙,你又打算找谁?”

刘帼泉心里确实还有第二步计划,本来丈夫不问的话,她是不准备说的,既然问了,她也没有隐瞒的想法。

“咱们北影厂的老厂长是个改革派你知道吧?”

李柠点点头,现在北影厂的厂长叫汪杨,是已经62岁的老同志。

如果算上北影厂改制之前,他是继田状状的老爹田芳之后的第二任厂长;如果不算的话,他就是首任厂长。

从1954年上任,至今已经在这个位置上坚守了28年。

历史上将到1984年才隐退,他用34年将北影厂带到了一个巅峰。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知人善任,且并不迂腐,哪怕到老都具有开拓精神的老一辈革命同志。

不仅在北影厂,在整个文化系统,都很受人尊敬。

李柠猜中了妻子的想法,却也不禁为她的大胆感到震惊。

“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激进了?而且这不符合制度,你确定不会被汪厂长直接赶出来吗?”

见丈夫这么激动,刘帼泉便知他没有理解自己刚才为何问他那个问题。

她却是不急,平静的解释道:

“孩他爹,你不了解我们的老厂长,他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特别是从今年开始,我们厂里多了不少电影指标,往后估计会越来越多,但是大多数导演拍的都是些不挣钱的电影。

是,我们厂的电影都是财政拨款,但是长此以往,厂里的压力在我看来也必然会越来越大。”

刘帼泉根据自己的分析继续说道:

“而我之所以看中《牧马人》,不是我觉得这部片子有多高的艺术价值,而是我觉得只要将它拍出来,就十有八九可以赚钱。

基于这一点,我就敢拿着剧本直接去敲开老厂长的办公室门了。”

听完妻子的分析,李柠沉默了十多息之后,最终说了句:“不管如何,我都支持你。”

“嗯,谢谢柠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