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京市买房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70年代独生女下乡后赢麻了!
";李强,你看这铺子装修得怎么样?";荞麦站在新开的家电店里问。
";挺好,";李强说,";显眼的位置,装修也敞亮。";
店面布置得整整齐齐。彩电摆在最醒目的位置,冰箱靠墙陈列,每台电器都擦得锃亮。
";张爷爷,陈爷爷,";荞麦亲自登门送货,";这是给您的彩电。";
两位老人很是高兴。";你这孩子,";张老说,";太破费了。";
";干爹,";荞麦又去看张大夫,";这彩色电视和电风扇您收着。";
几位老人都很高兴,不仅自己用上了新电器,还给店里介绍了几个客户。
";这彩电真不错,";有客户说,";比供销社的便宜,还送货上门。";
但家电毕竟是大件商品,一个月也就卖出五六台。李强每天守在店里,生意清淡。
";嫂子,";李强汇报说,";这一个月只卖了三台彩电,两台冰箱。";
";价格太高,一般人买不起,";荞麦叹气,";咱们先不进货了,等市场成熟再说。";
";这铺子怎么办?";
";先留着吧,以后肯定用得上。";荞麦已经在琢磨其他生意了。
既然来了京市,荞麦就没想着空手回去,刚好张大夫帮荞麦看了几处要卖的房产。
";爹,咱们今天先去看哪一处?";荞麦把张大夫的药箱整理好,轻声问道。
张大夫说:";先去西城看看吧,那边有个四进的大院子,据说主人要出国,急着脱手。";
父女俩坐着三轮车,慢悠悠地往西城赶。一路上,张大夫指着街边的老房子给荞麦介绍:";这一片都是老宅院,地段好,就是现在有些院子年久失修了。";
到了目的地,一个老头正坐在大门口的石墩上抽旱烟。看到张大夫来了,赶紧站起身:";老张,你来了。";
";古老哥,";张大夫跟他打招呼,";这是我闺女荞麦。";
古老头仔细打量着荞麦,见她气质温婉,举止有度,不由点头:";好孩子,你们进来看看吧。";
推开吱呀作响的大门,眼前是一个宽敞的院子。虽然年久失修,但格局完整,青砖灰瓦透着岁月的沧桑。
";这院子保护得还行,";张大夫专业地看着墙体,";就是需要修缮一下。";
古老头叹气:";是啊,这些年我下乡去了,房子就荒废了。现在要跟小儿子出国,所以想尽快卖了。";
荞麦仔细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轻声问:";不知道这院子您准备卖多少钱?";
";2万五。";
荞麦眉头轻蹙:";价格是贵了些。";
古老头急了:";这可是四进的大院子,而且地段好,离医院近。";
";是四进不错,";荞麦缓缓说道,";但是您也看到了,房子破损严重,修缮下来至少要花几千。而且...";她指着后院,";那边还住着两户人家不肯搬走。";
古老头一愣:";你怎么知道?";
";刚才进来时听到孩子的笑声。";荞麦说,";而且那边的窗户都是新换的,显然有人在住。";
张大夫欣慰地看着女儿。这孩子,眼睛就是尖。
";实不相瞒,";古老头叹气,";那两户人是政府租给他们的,现在赖着不走,要我给搬迁费才肯搬。";
荞麦微微一笑:";这样的话,一万八千怎么样?";
";一万八千?";古老头惊得旱烟都掉了,";太低了!";
";爹,您看这价格如何?";荞麦转头问张大夫。
张大夫点点头:";房子是好房子,就是需要花不少钱整修。一万八千的价格不算低。";
古老头摇头:";2万二,这是最低价了。";
";一万九千。";荞麦说,";您想想,光是修缮就要花好几千,再加上要给那两户人家搬迁费。我们买来等于要再投入一万左右。";
";这...";古老头犹豫了。
荞麦继续说:";而且您不是急着要出国吗?现在买家不好找,我们要是成交,可以马上去办手续。";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2万一千五的价格成交。
看着古老头去拿房契,张大夫笑着说:";闺女,你这砍价的本事真厉害。";
荞麦垂下眼帘,心里一酸。这时候她最想念的就是郑向党,要是他在就好了。
";闺女,这院子不错。";张大夫看着眼前的四进大院,连连点头。
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老四合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前院种着几棵老槐树,后院还有口老井。
";您看这格局,";荞麦兴奋地说,";前院阳光好,适合晒太阳。二进院给爷爷奶奶住,清静。三进院我和向党带孩子们住,后院给公婆。";
";这主意好,";张大夫笑道,";一家人住在一起,热热闹闹的。";
荞麦仔细查看每个房间:";得修整修整,换些门窗,重新粉刷。厨房浴室都要重新装。";
";你这孩子,";张大夫感动地说,";想得真周到。";
";爹,您别客气,";荞麦挽着他的胳膊,";以后我给您养老。您和娘住前院,我好照顾您。";
";我托人再给你找找,";张大夫说,";你不是爱收集这些老房子吗?";
";好啊,";荞麦笑道,";等修好这个院子,咱们全家就搬进来。我要把这里收拾得漂漂亮亮的。";
她已经在脑子里勾勒出未来的景象:前院老人们晒太阳,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