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请辞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京城,奉天偏殿!
入冬了,朱雄英早已关上了棉袍披在身上,当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一到入冬就害怕,生怕哪地方又受灾了。
身上有担子,百姓受苦,他这个皇帝心里就十分的愧疚!
一阵冷风吹过,只见驸马梅殷,李坚二人同时走了进来。
“臣等见过陛下!”
朱雄英微微颔首道:“两位驸马别客气,坐吧!”
这二人都是老爷子给他留下的辅政大臣,也是五军都督府,手握兵权的大都督,这么多年尽心尽力,深的皇帝信任。
而朱雄英也对两位姑父很是尊重!
二人却没有坐下来,依旧站在原地,有些欲言又止。
“来找朕是不是有事,有事尽管说!”
梅殷拱手说道:“其实臣二人前来是……是来向陛下辞官的!”
听到此话,朱雄英直接愣住了!
“辞官?”
李坚接着说道:“是,臣二人也上了年纪,处理军务越发力不从心,再执掌五军都督府就有些不太合适了,新朝二十年了,也该让年轻人来挑大梁了!”
朱雄英眉头一皱,问道:“这好好的,怎么突然来辞官,朕从来没有……”
话还没有说完,朱雄英突然明白了,胡观的下场让他们感到了危机。
“在你们心中,朕就是这样一个苛刻的人吗?”
“胡观有罪,罪有应得,你们又无罪,又怕什么呢?”
二人同时跪了下来,说道:“陛下,臣等没有别的意思,确实是老了,执掌五军都督府三十多年了,也累了,就想着交出兵权,回家过平淡的日子,恳请陛下成全!”
时间一晃而过,如今两位驸马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
朱雄英心中惆怅不已,感慨道:“皇爷爷留给朕的老臣所剩不多了,如今连两位姑父也要走了!”
二人心中一酸,有些于心不忍,说道:“如果陛下有一天还用的到臣二人,臣等万死不辞!”
朱雄英亲自扶起二人,有些不舍的问道:“真要走吗?”
二人犹豫了片刻,有些无奈的说道:“还请陛下成全!”
朱雄英顿时闭上了双眼,紧紧握着两位姑父的手臂,迟迟不愿意松开,可见心中的不舍之情。
身边的长辈亲人越来越少了,已到不惑之年的永兴皇帝越发感到孤独!
“陛下莫要悲伤,臣等二人就在京城住着,逢年过节也会进宫来看望陛下!”
朱雄英的双手微微颤抖,随即猛然松开,长叹一声,神情之间尽是无奈和不舍。
“是……也该到了养老的年纪了,前半辈子辅佐皇爷爷,后半辈子辅佐朕,勤勤恳恳为朝廷出了大半辈子力了!”
“朕……朕……朕准了!”
没人知道,皇帝这句话说的有多艰难!
“谢陛下!”
二人还要再次行礼,却被朱雄英用手托住,问道:“要想些什么,别客气,尽管说,就当你们为了朝廷一辈子,朕还有皇爷爷给你们的赏赐!”
梅殷心中颇为感动,说道:“陛下和太祖皇帝对臣等的好,都在心里,若是再要什么赏赐,实在不合适,衣食不缺,这就够了!”
“陛下也说了,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客套!”
朱雄英是真心想再给两位姑父赏赐点东西。
“不为自己,也得为子孙后代着想吧!”
二人顿时沉默了!
“朕记得梅驸马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已经是中军都督府的指挥同知了,二儿子,三儿子就去孝陵卫当个佥事和千户吧,以后能不能升就看他们的本事了……”
“李驸马就一个儿子,听说还不善于武事,喜欢读书,去宗人府当个文官吧!”
皇帝给的,几乎都是不用干活,挂名拿俸禄的闲职,对两位驸马也是照顾到位了。
“臣等叩谢陛下!”
“都别跪,起来!”
朱雄英将二人扶到椅子上坐了下来,说道:“辞去大都督军职,保留驸马都尉头衔,俸禄照领!”
“谢陛下!”
梅殷趁机说道:“陛下,臣等二人走后,还请陛下新任两位大都督,臣等尽快移交都督府军务!”
梅殷,李坚走了,五军都督府一下子空了两个位子,看来要同时提拔两个大都督了。
“两位姑父可有推荐的人选?”
李坚连忙说道:“回陛下,大都督手握兵权,权利极大,事关重大,当由陛下定夺!”
他们走了,临走还推荐别人顶替他们的位子,这和继续留下有什么区别,两位驸马都是明白人,不然也不会活到今天。
老爷子有十三个女婿,其中有一半被洪武爷杀了,还有一小半被永兴帝杀了,如今只剩下梅,李二人了。
望着两位姑父离去的背影,朱雄英心中的孤独又增加了几分,可又不得不考虑大都督的人选。
新老更替是人间常态,像梅殷,李坚这样能主动给年轻人让位的臣子不多了,有些人能看透生死,却唯独放不下权力。
能成为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人,首先要有能力,毕竟手握全国五分之一的兵马,不会练兵,不会打仗,那肯定不行。
还要有资历,有军功,有威望,不然镇不住下面的军官,人家不服你,你就干不下去。
当然,最重要的,要对朝廷,对皇帝忠心。
太子走到殿前,回头看了看离开的梅殷,李坚二人。
“父皇,两位驸马这是……”
“年纪大了,不干了,要回家养老了!”
太子一惊:“这么突然啊!”
朱雄英无奈道:“胡观的事让他们有些怕了,朕也劝了,还是坚持要走!”
“或许也并非胡观之事,两位驸马为朝廷操劳一辈子了,真的累的!”
朱雄英再次叹息,问道:“两位驸马这一走,五军都督府空出来两个大都督的位子,你觉得该选谁顶上去!”
太子认真想了想,心中不断的斟酌,随即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不能再以老将为主,当提拔一些年轻优秀的将军执掌五军都督府!”
“儿臣想了想,能担任大都督的将军倒是有几个人,江阴侯吴高,安陆侯吴杰,辽东兵马指挥使杨文,靖海公吴忠,占城兵马指挥使何福等人……”
这几个人都是军中出类拔萃的中年将领,也是大明未来战事的中坚力量。
朱雄英微微点头,说道:“这五人都有大将之才,你提拔其中两人进五军都督府!”
皇帝让太子提拔,这就意味着,让他们以后记得太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