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小美的平凡人生 > 第1章 一路向东

第1章 一路向东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小美的平凡人生!

方忆修改于3.31

上世纪八十年代,交通远不如现在这般便捷迅速。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出门旅行通常只能选择乘坐那种速度缓慢的绿皮火车。

与现今风驰电掣的高铁相比,绿皮火车简直就是“蜗牛在爬行”。它的平均时速大约在40到60公里之间,只有在路况特别良好的路段,才有可能加速到80公里以上,而这已经是它所能达到的速度极限了。

因此,只要行程稍长一些,乘客们就必须做好在火车上消磨数日时光的心理准备,与火车一起缓缓穿越城市与乡村。

那天,黎远山在丰县下了火车后,便急忙放下行李跑到售票窗口去买票。但让他没想到的是,他只买到了通往京城方向的硬座票,而且没有通票,更糟糕的是,这还是一趟慢车。

“早知道是这样,在九原就提前买好了。”黎远山不禁懊恼地自言自语道。

由于暄暄叔叔就在旁边,小美也懒得再数落他了。之前方小莉就曾嘱咐过,让二姐夫帮忙把去鲁的通票买好,可当时黎远山却不以为然地摇头晃脑说道:“急什么?等到了丰县再买也不迟啊,又不是高峰期。”

小美忽然想起了二姐夫写的那张字条,“没事,大不了上车后再拿出姐夫写的纸条试试嘛。”

“都用过一次了,还能行?”

黎远山边说边往大衣口袋里掏去,结果手里只有来丰县的两张硬卧票。

“哎呀,我忘了要回字条了!”

“行吧,硬座就硬座,又不是没坐过。”

小美不再说什么,也许人家列车员那边也得留底记录,早知就别提前用掉了,卧铺也没睡几个小时。

原本一次买好到鲁省通票,到时在京中转签字,玩个三两天,然后继续整装东去,根本不用考虑什么排队买票的事。如今却只能先到京城再说了。不过,黎远山说的也没错,又不是旅游季,去鲁省的卧铺不好买,硬座应该能买到吧,对于只能坐硬座的一家人,这段旅程一点不轻松啊。

当然,那时候的出行,坐硬座车厢是普遍现象。一趟长途旅行,往往意味着你要在摇摇晃晃的车厢里度过好几个日夜,和周围的人挤在一起,共同经历这份漫长而枯燥的旅途。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体验呢?它给予你充裕的时间,让你去深思、去洞察、去体悟沿途的景致和世间万象。

在平日里,绿皮火车上的乘客并不多,然而每逢每年的春运时节,从火车站到候车大厅,从车厢到厕所,每一处都挤满了归心似箭的旅人,人潮如涌,简直堪比人山人潮。小美前两年春节与黎远山一同回他家时,也曾亲身经历过这般盛况。

拥挤不堪的车厢里,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丝毫空隙,汗水、气味和喧嚣相互交织,幸而路途较为近便。每个人的面庞都显露出疲惫与无奈,不过也有少数人脸上绽放着快乐与满足的笑容,也许是即将与亲人团聚,亦或是因为身旁有人陪伴而倍感幸福。

好在他们并非那些为了学业和生活而四处奔波的学子以及在外务工的人们,回家已然成为他们与家乡之间最为重要的联系纽带,每年都要经受高峰期的“洗礼”。

充满回忆的绿皮火车,其最大的特色便是载客量大,一节车厢最多能够容纳 200 人。尽管座位众多,但内部空间却相对狭窄,以硬座为主,卧铺也有设置,当然是以硬卧居多,软卧据说仅有一节。

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绿皮火车都尚未配备空调,车厢顶部的小风扇在夏天能够起到一定的消暑降温作用,可到了冬天,就派不上用场了,只能多穿几件衣服来抵御严寒。

卧铺票虽然价格不算昂贵,但购票却需要提前到火车站排队。一旦错过,就可能无法买到车票,甚至需要高价买黄牛票。

小美在车上听说黄牛票的价格是原价的十几二十倍,不由咋舌,好家伙,这不硬生生从你手里抢钱么?她想,就是两倍卖给她也不会买。

她还听说,伪造车票的也不少,这就导致车上有很多持假票的乘客,如果被列车员发现,就要再花钱补票。

“妈妈,上面掉东西了。”

等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座位刚安顿下来,暄暄最早发现头顶上方的行李架有东西往下掉落,小美和黎远山也抬头观瞧,正对小桌上面,排列着两个四四方方的柳条筐,偶尔会随着火车车身摇晃往下掉落草皮。

“上面是谁的筐子?”

黎远山生气地问左右乘客,先头放行李那会儿他就看到了,当时并没理会它们会掉草皮,这种东西不应该放在下面吗?

见周围没什么反应,他当下脱鞋上了座位,打算把它们取下来。不想他的手刚放上去,就被走过来的两个列车员喝住了:

“你要干什么?谁让你动的?!”

其中一个挺蛮横地告诉说,那是他们给人捎的两筐子皮蛋,不要随意动,先放在上面。

“没见往下掉草皮吗?”

“喂,告诉你不能搬,你耳聋没听到吗?!”

“搬了又怎样?!”

黎远山当然不想买他们这个账,照样要往下搬,特喵,别的管不着,自己座位上方自己说了算!

“你敢往下搬试试?!”

另一个边说边撸起了袖子。

眼见一场大战要发生。

小美有些心慌,咋说两人是这节车厢的列车员,没必要为这点事和他们开撕,万一人家动怒把他们一家“制裁”了咋办?

不过当她正要劝说丈夫,让他息事宁人退一步时,就见小暄暄突然拽住了其中一个的袖口说:“叔叔,请你们把筐子放到下面好不好?”

孩子稚嫩的声音才落,刚才还是一副气势逼人的列车员,马上有了点笑模样,他弯下身子拍了一下暄暄的小脑袋,招呼着同伴上去把两个筐子取下来,然后没再说什么,一人搬了一个离开了。

“呵呵。。。这小家伙还挺聪明伶俐的。。。”跟前有乘客看着暄暄夸赞着。

“我儿子,还真厉害!”

黎远山将暄暄抱在腿上,亲了亲说。

“。。。”

而坐在爷俩对面的方小美,却一时不知说什么,小暄暄也许不知道,在以后的那些年里,他小小年纪在关键时刻的表现,给了她妈妈许多启示,也让她度过了多少艰难的时刻。。。

眼下这趟车人不算多,空气也不闷热,小美昨晚没睡好,这会儿正随着火车的晃悠打着盹。

“妈妈,我想听你讲二姨送我的《小无知历险记》。”

方小莉之前也给二外甥买过几次儿童童话故事,不过小暄暄最喜欢二姨这回送给他的《小无知历险记》。这本书是苏联儿童文学作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诺索夫的作品,包含了一系列的冒险故事,共分了三部:《小无知和他的朋友历险记》、《小无知漫游太阳城》、《小无知漫游月亮城》。整套书融合了教育性和趣味性,非常适合孩子们听,没两天暄暄就缠着她讲完了三本书,这还不算,小家伙还非要全带上,说要在火车上听。

“让妈妈闭眼休息一会儿,爸爸给你讲好不好?”

“爸爸给讲故事,太好了!”

小暄暄听后非常高兴,虽然爸爸的普通话不如妈妈的标准,但对于很久都没听爸爸讲故事的他,还是蛮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