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18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综影视:尊重他人命运!
马车一路前行,负责赶车的内侍功夫不错,一路上都行驶的平稳。
数不清到底是过了多少个七拐十八弯,终于到了凝晖殿前。
马车停在殿外的空地上,依稀还能听到远方传来内侍拉着嗓子,又是喊“张大人”又是喊“李大人”的声音。
“张公公这么见天的扯着嗓子喊叫,嗓子是半点没见受伤啊。”赵晟每天来凝晖殿,都能听见张内侍的喊叫声音。
他声音的穿透力极其之强,就像是要穿破殿宇之间的层层阻隔,传到每一个人的耳中。
张内侍的的确确是一个命长的,婉宁记得,在她没命的时候,张内侍还是好好的待在皇宫之中。
在赵邺的身边,算不上是一把手,但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作为两朝的老人,张内侍已经做到了一个太监能够做到的最高处。
前半生在启文帝的身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半辈子启文帝没了,成为李裕景帝的赵邺对“老人”张内侍,还是有着几分的体谅。
让他跟在自己的身边,可像是什么劳累的事情,基本上就不让他去做,张内侍就无比顺利的进入了养老生活。
之前赵邺派人来传旨赐婚的时候,来的人就是张内侍。
“走吧,他说他的,我们上课该迟了。”
婉宁已经听到了一声绵长的敲钟声,三声之后,就该是正式的上课时间。
“是哦,来,妹妹,我带着你往前走!”
“没事,昨日才是中秋,今日阁老们就算是看在昨夜圆月的面子上,今天也是不会骂人,小惩大诫都不会有”
婉宁早就摸清楚了那些阁老们的性子,在喜庆的日子,他们基本上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有了婉宁这话,赵晟放心一些,几位阁老的威势尤在,多少还是有着些小着急。
两个一起进了凝晖殿内,他们还是来的最早的呢!
其他的几位皇子,是赵妃子所出的二皇子,窦昭仪保养的宫女之子三皇子,以及已故的萧皇后所出的四皇子赵晟。
全都没来,门口没有他们的马车,殿内的书案上面也是空荡荡。
今天来讲课的,是稍微年轻一些的穆学士,是前几年启文帝即位开恩科上来的状元。
“穆学士好。”婉宁和赵晟一前一后的向着着半个“师父”问好。
“见过大殿下,见过婉宁公主。”
皇宫里面小猫三两只,目前有封号的,就只有婉宁一个。
赵邺是隐形的太子,可是一日圣旨没有颁发,在法理上面就不是。
婉宁走在前面,在自己的位置落座,赵晟就一步不差的跟着,做足了要陪着的气势。
正好原本他们两个就是坐在临近的位置,也省的需要另外调换座位。
穆学士是启文帝亲自栽培的那一类人,年轻的天子门生。
把他安排在凝晖殿讲课,也是想让他和皇子皇女结下殿“师生情”。
同样,像是穆学士这一类的青年官员,是启文帝要留给他的接班人的班底。
启文帝知道自己活不长,早早地就退位来给赵邺当太上皇,亲自指导何为帝王权术。
都说是至亲至疏亲父子,这样的待遇,从古至今也是少见,像是启文帝这样甘愿放下权柄,来“辅佐”自己的嫡子的。
在作为赵邺的父亲上面,启文帝的确是无可指摘,已经将他这辈子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对方。
可是他同样也是别人的父亲,在婉宁看来,自己整一个后半生的悲剧,全都是来自启文帝,一个从前表现得极其好的父亲。
也正是在从前让人看不出任何的异样,才在最后揭露自己冷酷的真面的时候,让婉宁觉得痛彻心扉。
任由赵晟积极的充当书童,婉宁就定定的看着穆学士。
她记得,这人在王权的更迭之中,并不讨赵邺的喜欢。
就算有着从小结下的“师徒之情”,都没有一星半点的作用。
婉宁仔细回想,那是因为什么呢?
灵光一闪,对!
是因为赵邺打小就是个听不进去人话的,被周围的人捧的习惯了看到一个忤逆他,并且还有道理的,整个人就像是乌眼鸡一样的仇视别人。
这个别人,自然是包括在课堂上面直接了当的揭露赵邺背错经义的穆学士。
对了,就是这样。
能得到启文帝的信任,在大燕崇文的风尚之中,杀出重围成为当年的状元,还被安排到凝晖殿,穆学士个人的学识是毋庸置疑的。
只是在某些人情世故上面,穆学士确实有着某些程度的欠缺。
要不然也不会在大好开局的情况下,成为吊车尾还差点掉头的存在。
“殿下,请假多日,不知是否有何疑问,想要我为你解惑?”
顶着那样灼热的视线,穆学士又不是个死的,当然是注意到了。
于是从位置上起身,来到婉宁的身侧。
“穆学士,我这些天抱病卧床,功课落下了不少,您能在课前为我说说吗,我好回去捋清楚,赶上哥哥弟弟们的进度。”
婉宁表现的很好学,说的也自然。
既为人师,就应当是传道授业解惑。
在凝晖殿,除了个别极其之迂腐的老东西,阁老学士们对于婉宁的初印象还是挺好的。
主动要求和兄弟们一起来宫学,他们都认为是婉宁热爱学习,而不是要强争一口气。
好学的人谁不喜欢,再加上之前婉宁在上课的时候,听的那叫做是一个全神贯注,两只眼睛亮的甚至比烛火还要来得耀眼。
动力的源头依然没有改变,婉宁想要争一口气,不想落后于自己的兄弟们。
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婉宁先前为自己打下的地基,还是极其之坚实。
很快,穆学士就着婉宁之前的进度,巴拉巴拉的开始讲,讲的畅快了,当场开口说要给婉宁准备一份手札,里面记录的是这段时期的学业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