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我向霜刃借微明16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综影视:尊重他人命运!
“对不起阿婧,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赵晟看到了婉宁现在风一吹就要倒的模样,心虚的不行,他想哭。
那是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妹妹,他不是故意的他也不想要看到婉宁现在这样脆弱的模样。
婉宁已经很久没看到赵晟这样孩子气的模样了,因为他是大皇子,不管启文帝在不在乎,但是刘妃和他自己都很在乎。
嫡长嫡长,好歹是占了一个“长”字,其他的兄弟之间,并没有极其突出的,又如何不生出一些“上进心”?
可是,在整个皇宫之中,赵晟当然是知道,同自己最为要好的,应该是婉宁。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更是在这个皇宫之中,相互的依靠。
当婉宁尚在襁褓之时,和她最亲近的,除了奶娘之外,就是哥哥赵晟。
看到眼前无所适从的赵晟,婉宁的心中,其实依然有几分的释怀。
亲手杀了她的人是沈玉容,阳奉阴违。
赵晟要的是婉宁假死,当婉宁的尸身真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的时候,他的眼中是含着热泪的。
可是,在那样要逼宫的情况下,赵晟不能让自己的眼泪,伴随着心中的震惊一起落下。
只能是迅速采取让给自己最为得利的方式,把一切都推到赵邺的头上。
造反失败他成了乱臣贼子,还搭上了婉宁的一条命,还是让婉宁在极致的痛苦之中死去。
身上的毒药折磨人,脖颈被死死掐住,阴雨打在人的身上,冰凉的不像话,心里被最在意的人狠狠地捅了一刀子,甚至还用尖刀将心脏狠狠的来回碾碎。
怎么能不疼呢?
那样的层次分明的疼痛,直到现在婉宁就算是看着一脸纯真的赵晟还是能够回忆的起来,就如同是在昨日发生的一般。
伤害已经造成,就算是没有在现在的这一副身体上留下疤痕,可是千疮百孔的心,又能有谁来补救?
霎时间,婉宁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面对赵晟。
没见到人的时候,还能够冷下心肠。
可是见到了人,感情被激发出来,这可不就是在嘴上说着,“我不在乎”。
“阿婧?”赵晟看到婉宁不说话,心中的担忧更甚。
刘妃看着自己的儿女之间,似是产生隔阂,心中也是焦急。
“晟儿,婧儿你们都是为娘的孩子,切记守望相助!”
“守望相助”这四个字,将婉宁困了将近二十年。
婉宁明白了,既然都是守望相助了,那她为何不能成为被“助”的那一个呢。
这辈子,就让哥哥助她一臂之力吧。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赵晟是皇子,还是大皇子,不正是作为这一股“好风”的绝佳人选吗?
想到这里,婉宁的人面上不自觉的露出一抹笑,“母妃,我知道的。”
“哥哥,你放心,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只是有的时候,在被某种情绪冲昏了头脑,无法做出正确的抉择罢了。
见婉宁笑了,且不论先前是发生了什么,以及这笑容背后,有什么样的不对劲。
刘妃只当是已经过去了。
赵晟看着婉宁,却做不到把一切都给翻篇,难过的话语说不出来,只能努力在行动上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又是嘘寒问暖,又是把自己觉得好吃的放在婉宁的面前。
“阿婧,你都瘦了,多吃一点。”
看着略显拙劣的讨好,婉宁有一种想笑的冲动。
“哥哥,你自己吃就好,我吃不下那么多。”婉宁说的是实话,她是真心吃不下这些东西,凉的凉,腻的腻。
整个宫宴上面,能够吃得上热菜的,估计也就只有启文帝一个人了。
毕竟他是整个大燕的主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就算是国家积贫积弱,可是整个皇宫,启文帝还是能够管得过来的。
要是吃到了冷的,启文帝一个不开心,把内务府和御膳房的全都给治罪,没人能够求情。
婉宁就看着启文帝的方向,不是看人,而是在看桌上的菜肴。
心里面想着,什么时候,内务府和御膳房的人才能够不怠慢她呢?
是十年还是二十年。
婉宁对自己摇摇头,二十年还不一定呢,那时候她都已经二十六岁,若无意外,已经出嫁,皇室的宴会能参加,都已经是来自帝王的恩赐。
未来的这十年,会是她人生中名正言顺争取权力的最佳时期。
是长公主,是未嫁女,她的姓氏还是国姓“赵”。
而非是冠以他姓的“某赵氏”。
握紧自己的拳头,用痛意来提醒自己,要时刻不忘记曾经实实在在的疼痛,还有醒悟之时立下的伟愿。
真可惜,上辈子婉宁除了后期出格了一些,一辈子都是一个标准的公主。
文化修养,礼仪德行,艺术技能、管理能力。
大燕推崇儒家文化,公主更是也要熟读《女诫》、《列女传》以及让贵族女子“明礼仪、知进退”的《家范》。
宫廷礼仪更是不用说,祭祀、朝贺、宴会各种场合的礼仪,多如牛毛。
诗文才学,书画技艺更是不得落下。
音乐舞蹈、茶道香道更是锦上添花。
婉宁在四岁的时候,就入了宫学,就算宫学原本是给皇子们准备的,可是阖宫上下就她一个公主,只要不算是出格的事情,启文帝都不反对。
小时候爱凑热闹,顺顺利利的就进入了的宫学。
很可惜,先前都是在混日子,读书习字明理,全都是不对自己做强求。
想要有更多的竞争力,那皇子们做什么,婉宁就要做什么,还要做的更加出色。
单单是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精通《论语》、《孟子》、《尚书》、《春秋》以及《资治通鉴》明确帝王之书。
鉴明《史记》、《汉书》本朝实录,学习历代治乱兴衰,培养政论思维。
这些靠着婉宁自己,都可以完成。
难得是朝政观摩,她是公主,不像是那些皇子自打出生开始,就被性别赋予了旁听朝会、学习处理政务的资格。
这可不是朝着启文帝撒撒娇就可以实现的,婉宁需要好好谋划一番。
幸好本朝有女子上朝的先例,景贤太后、文福太后、和靖长公主、端孝公主都曾以女子之身,上朝议政。
她们都是被记录在史书之上的奇女子,这样鲜活的榜样就树在婉宁的面前,在一定程度上,指明婉宁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