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小麦入药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花妖小桂!
小桂没有再回大床上睡,而是继续跃上自己的本体桂花树,在树上睡觉,补充能量。这桂花树是她的天然庇护所,枝叶间散发出的淡淡香气,让她在梦中也能感受到一丝安宁。睡足了,一脸轻松,满面红光的小桂跳下桂花树,简单地在灵溪边洗漱了一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她掬起一捧水,轻轻拍在脸上,顿觉神清气爽。洗漱完毕,她出了空间,外面已经是天光大亮了。小鸟儿在不远处的大树上唱着欢快的歌谣,清脆的鸟鸣声在空气中回荡,仿佛在为新的一天欢呼。
徒弟们都在陆陆续续地起床洗漱,格桑也起床了,自觉地去洗漱。她动作麻利,不一会儿就收拾妥当,然后和其他徒弟们一起围坐在院子里,等待着早饭的开始。
带着徒弟们和女主人一家一起吃了早饭,和他们一起到田地里。今天是播种冬小麦的日子,田地里的土都经过了精心的翻地,露出了黝黑而肥沃的土壤。这土壤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希望。
有人在前面用铁锨挖出一拢一拢的沟,沟壑整齐,深浅适中,这是播种的关键步骤。中间的人一手抱着装着麦苗的盆,一手抓一把麦子,往沟里面撒种子。麦种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然后轻轻落入沟中,仿佛是大地的孩子们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后面的人用铁锨或者用脚把土拨过来盖住种子,动作熟练而轻柔,生怕惊扰了这些即将生根发芽的小生命。
小桂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她想起了古人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种麦子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大自然的智慧和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从选种、翻地、播种,到灌溉、施肥、收割,每一个环节都马虎不得。而眼前这十几亩地,虽然面积不大,但也凝聚了女主人一家的心血和希望。
一亩地播种完,再放水漫灌这里的地。水从沟渠中缓缓流淌过来,滋润着每一寸土地,也滋润着每一粒麦种。有了徒弟们的帮忙,女主人一家的十几亩地一天就播种完成了。
小桂站在田边,望着眼前这片刚刚播种完的黑黝黝的土地,对身边的藏族徒弟们说道:“再过六七天,这片土地上就会冒出绿油油的麦苗。这些麦苗可不简单,它们会扛过冬日的寒冷,在下一个春天茁壮成长。到了四五月,麦苗就会抽穗,穗头渐渐挺立起来,麦芒在阳光下闪着银光。再过一个月左右,五六月的时候,麦穗就会变黄,沉甸甸的麦粒在风中摇曳,那是丰收的前奏。”
“等到六到八月,就是收割的时候了。”小桂继续说道,“农民们会拿着镰刀,成捆成捆地把麦子割下来,然后堆放到打麦场上晒干。晒干后的麦子还要经过脱粒,把麦粒从麦秆上分离出来。最后,麦粒被装进麻袋,有的上交公粮,有的卖掉换钱。自己家吃的麦子,就用碾子反复碾碎。一百斤的麦粒,大概能收到七八十斤的粗面粉。这粗面粉虽然口感稍粗糙,但营养丰富,是家常便饭的主角。”
“若是想吃细面,那就得费点功夫了。”小桂微微一笑,接着说,“要用石磨反复磨面,磨出来的面粉还要反复过筛。只有过了细筛子的,才是真正的细面。这种细面口感细腻,适合做面条、馒头之类的精细面食。不过,大多数家庭都是大部分吃粗面,少部分留着给老人、孩子、孕妇吃细面。粗细搭配,营养均衡,这就是生活的智慧。”
徒弟们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好奇和期待。他们想象着这片土地上即将发生的奇迹,从绿油油的麦苗到金黄的麦穗,再到香喷喷的面粉,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希望和辛勤的汗水。
朗杰忽然问:“师父,那这麦子也能入药吗?”小桂笑了,答道:“问得很好,这小麦自然也是能入药的。先说这小麦仁,就是脱了麸皮的麦子。小麦仁在中医里可是个宝,它性凉、味甘,入心、脾、肾经。它能养心安神,对于心烦失眠、精神不宁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比如,你要是晚上睡不好觉,用小麦仁煮一碗粥,放点红枣、桂圆,喝下去,说不定就能睡个好觉。而且,小麦仁还能益肾除热,对于肾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也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它还能健脾养胃,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再说这小麦磨成面粉,可以做成面条、烙饼、馒头、包子,这些可不仅仅是美食,它们在中医里也有药用价值。比如面条,性平、味甘,具有补中益气、养胃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吃一碗热乎乎的面条,既暖胃又养胃。而且,面条经过煮制,比较容易消化,适合肠胃功能较弱的人。烙饼呢,性温、味甘,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烙饼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少量的油,口感比较酥软,对于消化不良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烙饼可以根据个人口味添加不同的馅料,比如葱花、肉末等,既能增加营养,又能满足味蕾。”
“至于馒头和包子,它们也是性温、味甘,具有养胃健脾、益气补中的功效。馒头经过发酵,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对于脾胃虚弱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包子就更丰富了,可以根据不同的馅料,补充不同的营养。比如肉馅包子富含蛋白质和铁,适合缺铁性贫血的人;蔬菜馅包子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适合需要补充维生素和改善肠道功能的人。而且,馒头和包子在中医里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疾病。比如,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人来说,可以用馒头搭配一些健脾的中药,如白术、茯苓等,制作成药膳,既能补充营养,又能治疗疾病。”
小桂顿了顿,接着说道:“其实啊,小麦的绿苗在古代也有入药的记载。小麦绿苗性寒、味辛,无毒。它能除烦热,疗黄疸,解酒毒。《本草拾遗》里提到,小麦苗可以‘主酒疸目黄,消酒毒暴热’。《日华子本草》也说它能‘除烦闷,解时疾狂热,退胸膈热,并利小肠’。在《千金方》里,还记载了一个用小麦苗治疗黄疸的方子:把新鲜的小麦苗捣碎,绞取汁液,每次喝六七合,昼夜三四次,就能缓解黄疸的症状。这说明小麦苗早已经被用来治疗一些疾病了,它的药用价值也不容小觑。”
“所以啊,这小麦从麦子到面粉,再到各种面食,每一步都有它的药用价值。我们不仅要了解种植小麦,还要学会利用小麦来养生治病。这可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徒弟们听得都入了神,而朗杰和桑杰则是用常备的小本子和炭笔把小桂讲的都记录下来。他们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知识,从种植小麦的时节,到小麦的生长过程,再到小麦的药用价值,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他们知道,这些知识不仅对他们当下的修行有用,更是他们日后行走江湖、济世救人的基石。
等见到小麦的麦苗和成熟的麦子,他们再把小麦画上去。朗杰的画风细腻,每一根麦苗都栩栩如生;桑杰则更注重整体的布局,他画的麦田,仿佛能让人闻到麦香。他们一边画,一边讨论着小麦的生长过程,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大自然对话。
面条、包子、馒头、烙饼,这些他们都在这一路上都吃过了,还都非常喜欢吃。这些面粉做成的各种味道的美食,不仅满足了他们的味蕾,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烟火气。记得有一次,他们在一个小村庄里,吃到了一位老奶奶亲手做的烙饼,那烙饼外酥里嫩,香气扑鼻,搭配上几片自家腌制的咸菜,简直是人间美味。还有那次在集市上,他们尝到了热气腾腾的包子,咬一口,汤汁四溢,鲜美无比。这些美食的记忆,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只是之前并不清楚还能入药。如今听了小桂的讲解,他们更觉得真是奇妙无比。仿佛世间万物都可以入药似的。朗杰忍不住感叹道:“师父,这小麦真是神奇啊!既能做成各种美食,又能入药治病。这大自然真是神奇,连一粒小小的麦子都有这么多的用途。”
小桂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是啊,世间万物皆有灵性。一草一木,一花一果,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就像这小麦,它不仅仅是一种粮食,更是一种药材。它用自己的方式,滋养着我们的身体,守护着我们的健康。这正是大自然的智慧,也是我们作为修行者,需要去领悟和传承的。”
桑杰也点头附和:“师父说得对。我们一路上学到的这些知识,不仅仅是关于小麦的,更是关于大自然的。我们要学会尊重自然,珍惜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小桂欣慰地看着徒弟们,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他们未来,他们一定会在济世救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