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我没你这么高的认知高度。如果是我的话,我是坚决不能忍的,这是变相的绑架,或者说是打着爱的名义,对爱进行赶尽杀绝,这背后已然不是爱了,是人性的丑恶,你这样做也是纵容,不是宽容和包容。
你现在的做法,不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允许不公的事发生吗?不也是变相的向不公低头吗?你这样的做法所带来的实质影响又比他父母高明多少呢?”宁致远完全不赞同。
“我也知道,可是我没有时间那么正义,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好嘛,你可以在这里跟我讲正义,但毕竟正义的代价不是你来承担,是要她来承担。
她现在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我没得选,我走在命运为我规定的路上,虽然我并不愿意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除了满腔悲愤地走在这条路上之外,别无选择。
这有点像婚姻之破裂强于婚姻之屈服和婚姻之欺骗一样,虽然我屈服了一些东西,但我也保留了一些美好。
年轻人,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痛的选择,保留美好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也是从淤泥中来,淤泥本身就是淤泥,没有什么好不好,干不干净的区别,都是人类灌输的概念而已,但就算如此,莲花从人人厌恶的的淤泥出来以后,也就超越了淤泥的美,淤泥的存在只会让莲花的纯净更有价值。
美好也是一样,就算我屈服了一些不美好,那也只能当作是保留美好付出的代价,或者说所有的这些代价也都终将美好衬托得更加美好。”他说道。
“好吧,就算她们允许你和她女儿在一起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不是妥妥的趴在你身上吸血吗?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这种事我是亲身经历过的,人的欲望一旦被打开,那就是个无底的深渊,欲壑难填啊,一旦让他们得到了好处,那以后就深不见底了,你难道不为你们的未来担心吗?你现在可以拿出一百万,以后呢?说不准会有几个一百万在前面等着你,到时候你怎么办?”宁致远说道。
“我没得选,我没办法看那么远。有时候我们就是只能先把当下趟过去,才会有未来,不是那么美好的未来也是未来呀,当下都不去谈未来那不是空谈吗?
当下我只有爱情,一个真心爱你的和你爱的人,已经把我的心填满了,况且她年纪还这么小,她的未来需要有人守护。
我不是那么随便的男人,我也有家庭,有孩子,我也明白我和她在一起了意味着什么,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有的利害得失所有可能的情况我都预想过,但是,你明白吗,这只是逻辑上的,这些逻辑跟真心比起来,一文不值。
不是每个人在这个世上在这一生中都有机会遇见这么个人,让你想将自己所有的精力和心思全部投入到保护她中去的,但一旦遇到了,不赴汤蹈火,不全力以赴,是对不起这一段相遇的。这世上,谁不是在风雨中摸爬滚打,谁不是遍体鳞伤呢?”他坚定的说道。
“好吧,我能明白你所说的,可万一就算是给了钱,庭外和解了,你出去了,他父母也不让你们在一起怎么办?那不是当下就人财两空了?这可不是未来的事,这是当下的事了吧。”宁致远仍是追问道。
“说实话,刚开始我也有这样的疑虑,可现在的情况,你明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的软肋被人家拿着,你的七寸被别人捏着,又有什么办法呢?我也是满满的不甘心,可是到了后来,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了。”他有些难受的说道。
“怎么了,为啥这么说,是发生了什么吗?”宁致远不解的问道。
“是的,律师说自从她父母报案以来,就一直把她锁在屋子里,除了警察进去找她录口供,其余人一概没机会接触她。她刚开始的时候很震惊,根本不知道她父母会这样做,也不明白父母这么做的原因,她想和父母交流,但遭到了父母的呵斥,长此以往,她的精神也出了些问题,整日茶不思饭不着,精神萎靡,有时还自言自语,整个人变得有点魔怔了,她父母也弄不好了。律师说她从一开始到现在,对这件事没有说过一个字。”他有些着急的说道。
“说句不该说的,那既然是这样,该着急的应该是她父母吧,你完全可以再等等,她父母也会权衡利弊吧,女儿如果好好的,让你坐个几年牢也就算了,女儿现在这个状态,这么下去也就废了,就算再狠心也要掂量掂量吧。”宁致远说道。
“可我不忍心这样对她,她是个人,不是工具,不是筹码,她越是这样我越要早点出去,要不时间越长她越萎靡不振,时间短我处理好了回到她身边,也许她就能好起来了,不然时间越长她的状态就越差,恢复起来也越慢,再说了,如果她是这样的状况,我坐牢都不会安心的,我怎么能忍心呢?”他哽咽的说道。
“唉,世事莫论量,今古都输梦一场;笑煞利名途上客,干忙,千丈红尘两鬓霜。真正该被抓进来的是她父母。”宁致远感慨道。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枫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法律评判不了人心,法律只是统治者统治社会的工具,千万,不,是永远不要觉得法律就是正义。
看过柏拉图的《理想国》吗?你想想,这个社会,在任何时候,难道不是谁强谁统治吗?每一种统治者都制定对自己有利的法律,平民政府制定民主法律,独裁政府制定独裁法律,依此类推。
当权者制定法律明告大家:凡是对政府有利的对百姓就是正义的;谁不遵守,就有违法之罪,又有不正义之名。因此,我觉得,在任何国家里,所谓正义就是当时政府的利益。政府当然有权,所以唯一合理的结论应该说:不管在什么地方,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
你想要正义,就别依靠法律,要依靠自己,只有你自己强大了,你所谓的正义,你对正义的理解,你的原则和底线才会被尊重,你想想这个道理。”他说道。
“这么说来,你是志在必得了?”宁致远说道。
“我不是圣人,我也有私心。我觉得私心不是什么坏事情,我反而觉得,支撑一个人坚定不移前进的就是自己的私心,这比所谓的目标更让人坚定,虽然私心这个词不是那么好听,但就这么说吧,如果信念存在的话,那私心就是和信念在一个层次的东西。
你的私心只有你自己知道,你的目标可能会被遗弃,但你的私心永远让你勇往无前。事情到现在为止已经办的差不多了,马上开庭了,开庭也只是走个过程,回来基本收拾下我就出去了,我也很管教说了这件事。”他说道。
“难怪管教特意打招呼不让我们像对其他强奸犯的嫌疑人一样对你施加侮辱,你的这个决定,这种行为,估计管教在这里,也是难得一见吧。”宁致远苦笑道。
“在别人的眼里,我们都是贴着标签的人,就像猪上面的印章一样,猪想自己把印章蹭掉,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根本就够不到,人类总能把这个印章轻轻松松的盖在猪够不到的地方,直到它被杀了死了卖到人类手里,这个印章都在的,人一旦到了这种地方,跟猪就没多大差别了,就算有差别,那也是连猪都不如吧。
你刚刚说我志在必得,其实并没有,我只能是尽人事,等天命,有时候我一直觉得,烧香拜佛就是个心理作用,如果你做的不是人干的事,这个心理作用也就免了吧,佛教不是收了你的香火钱就保佑你做的任何事的,如果这样那佛教就成了收保护费的黑恶势力了。”他说道。
“登天难,求人更难;黄连苦,无钱更苦;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宁致远钦佩的说道。
“你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我马上要走了,最后我想跟你分享下自己多年以来的思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多少年来,我都希望自己能早点将一些自己的心得传递给我的学生们,我想让他们能更早的明白些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焦虑和忧愁,失败与挫折。
我在课堂上一直这样讲,要想让自己不被担心和恐惧包围,就要把担心和恐惧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只停留在情绪上,如果你担心摔倒,那就走慢点,带好护膝,护肘,而不是只停留在原地担心。
如果担心做一件事会失败,解决焦虑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失败的应对,而不是不去做,不去冒险。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事,难免会让人担忧,但成功不单纯是因为你的努力,还要体现在行动的准备上,而不是停留在情绪中。
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提高期待,但降低预期,我们要相信我们所能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努力后顺其自然的答案,努力的意义从来不是必然成功,而是不留遗憾。
一件事出现,如果只抱怨,他就只是一件坏事,如果能因此做一些改变,他就只是暂时的坏事,长期的好事,比如生病是提醒你健康的可贵,遇见烂人是教会你人际关系的处理,事情的暂时失败是为了帮你补足思维漏洞。
人这一辈子,一点波澜没有一路顺风顺水的概率很低,最后有的人在执念中走不出来,有的人却变的越来越强大,更多时候是因为思维方式的不同。
人生之路从不平坦,只有迎万难,才能赢万难,世界观也好,人生观也好,价值观也好,都离不开认知的提高,而认知的提高,无非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他耐心的跟宁致远说道。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有句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要努力读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并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宁致远说道。
“是的,行万里路跟读书是互补的,读书是静态的,行路是动态的,书中知识有限,只有行路眼观耳识才能补其不足。
“行路”理解为在实践中学习,人类进化是从行路开始的,从树上到了地面,首先学会的是行走。行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的食物,为了寻找安全的憩息地,同时也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大禹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非常重视实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并通过周游列国治国安邦来印证所学;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写出了宏伟巨著或取得重大发现。
可见,“行万里路”较“读万卷书”要重要得多。把“读书”与“行路”关系作个比喻:“读万卷书”好比人们通过一个窗口看到了知识和能力的金山,但要想真正得到知识和能力这个金山,还要靠走出门去“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之后,只有“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才会发现书中所说的不及体验的千分之一,同时也理解了作者对这种情景的感受并同自己的感受加以比较,从而放大知识层面,只有这样读书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说:读书好比一个放大镜,不管所读的知识是真是假,它都会放大若干倍(当然,读书越多放大倍数越大)。”他说道。
“改革开放这些年来经济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无非是邓公一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敢想敢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都是在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宁致远附和道。
教师这个职业,一向崇拜读书,比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无形之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轻视“行路”的想法。
知识分子从书本到书本已经几千年了,可以看到,教师群体已经脱离实践太久了,多数的教师已经被隔离在社会之外(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教师这个职业也自然被“神圣”到无以理解的地步。
要得到社会的支持首先要得到社会的理解,要得到社会的理解首先要融入这个社会,不了解白昼的光,如何能够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他继续说道。
“可具体到你这件事上,我很疑惑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每个人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别人,都打着道德的名义去谴责别人,一旦有和社会不一样的事情发生,我们第一眼看到的不是美好,而是丑恶,这本身也没什么,可关键是这种丑恶是出于真诚的目的呢,还是只是出于嫉妒的目的?
好像每个人内心的恶都在等着一个发泄口,人们已然忘记了去追求美好,去欣赏美好。美好已然稀缺,再面临这样的环境,只能濒临灭绝。没有美好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不知道,好不好不谈,最起码不完整。人们亲手断送了美好,这样的残缺的社会又将会把人类带往何方?
人类胆子真的大,可能力大不可怕,胆子大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胆子大到超越了自己的能力,那就没有了敬畏,一路蒙眼狂奔,只能是自取灭亡,加速灭亡。”宁致远感慨道。
“你说的没错,几千年前来,人类正是因为信任才产生了合作,形成了强大的竞争力。几千年后,我们赖以强大的信任正在一点点的被侵蚀,以前的信任通过家族血缘联姻实现,现在的社会通过契约合约实现,为了加入惩罚然后又通过法律和权利进行强制。可这些都是不牢固的好嘛。
你想想,新中国还没成立之前,地主那都是合法的,或者说地主也是在当时合法的情景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但政权一更迭,原来的制度被打翻了,人们就把地主往死里打,打也就算了,打得时候还要觉得这么天经地义,这就很恐怖的了,人们难道不知道他们打的不仅仅是地主,而且还有地主背后对前一政权制度的认同以及对努力付出就有超乎常人收获的肯定吗?
这背后的信念和精神才是最宝贵的,我们却摧残的不亦乐乎,可笑至极啊,可见对政权的信任依赖于政权的稳定。那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依赖于什么呢?我不知道,与人性相比,政权还算简单的,要么稳固要么被颠覆,但人性太复杂了,没有评判的依据,也没有演化的规律。
信任,多么奢侈啊,没有永远的信任,只有永远的利益。想要说服别人,也只能诉诸利益。利益凌驾于信任之上,这个社会已经很恐怖了。”他摇了摇头。
“我们相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不真诚的事情多了,真诚反而格格不入,老奶奶过马路,没人敢扶了,怀着不真诚的老奶奶硬是把真正需要扶的老奶奶挤出去了,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美德需要通过扶一下才能体现出来,可背后的得失,利害权衡让绝大多数人望而却步,我们不是缺少美德,我们是缺少让美德显现的环境。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整体的一部分。如果海水冲掉一块,欧洲就减小,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丧钟为你而鸣。
人,作为群居动物,不能够以个体形式孤独的存活于世,生命的精彩来自于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路狂奔,但现在我们明显在相反的道路上狂奔而不自知。”宁致远说道。
“海的思念绵延不绝,终于和天在地平线交会;爱如果走得够远,应该也会跟幸福相见。承诺常常很像蝴蝶,美丽的飞盘旋然后不见,但我相信你给我的誓言,就像一定会来的春天。我始终带着你爱的微笑,一路上寻找我遗失的美好,不小心当泪滑过嘴角,就用你握过的手抹掉;再多的风景也从不停靠,只一心寻找我遗失的美好,有的人说不清哪里好,但就是谁都替代不了。”这是她最喜欢的一首歌,他含着泪说道。
“人生有如一股奔流,没有暗礁,激不起美丽的浪花;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罗曼·罗兰的两句话,送给你,我心目中的英雄,宁致远说道。
第三天,事情如他预料的一般,开庭回来,就当场释放了,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到她的身边,去守护属于他的美好。
他是幸福的,他的她也是幸福的,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幸福是靠自己的选择,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拼凑出来的,做事先做人,人的德行比能力更重要,没有德行,是成不了事的。
有时候想想,真诚永远对抗不了不真诚或者真诚的反面,不真诚只能真诚的用不真诚去对待,去抗衡,如果你在用不真诚的手段的时候是真诚的,那就达到了真诚。
宁致远想要真诚的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一五一十的讲清楚的信心,更加的坚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