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重返82,发家致富从赶山打猎开始 > 第92章 可知今天挣了多少没

第92章 可知今天挣了多少没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重返82,发家致富从赶山打猎开始!

离开国营饭店之后,常征就骑着车去采购自己要用的灯泡,从20w的到60w的,常征每种都买了十只。

接着,又入手了几支水银温度计。

常征原本打算买棉被,结果发现竟然还有人在卖泡沫箱。

于是,常征干脆花钱买了四个大号泡沫箱。

这种泡沫箱,以前常见别人用来装冰棍。

箱子尺寸大,而且泡沫层也很厚实,所以常征一次性就拿下了四个。

因为他不能保证自己初次就能把孵化箱做好,多准备几个以防万一。

另外他还买了一些螺纹灯头、插板、电工胶带、普通胶带等各种自己想得到且需要的零件。

零零散散买下来,常征花了十多块,成本算不上低了。

接着,常征又带了一些水果,以及一套便宜的女士衣服。

这些,当然是要送给姐姐常欣。

到了学校后,正好赶上学校放学。

不过大家都没离开教室,而是留在补习班里继续用功。

常征到补习班时,看到赵俊升正在给姐姐常欣讲题。

“姐。”常征径直喊了一声,打断了两人。

“阿强,你怎么来了。”常欣立刻站起身,飞快地跑到常征面前。

“给你带了点水果,看看你在学校过得顺不顺。”常征笑着开口。

“我在学校特别好,很适应。”常欣面带幸福地回应。

“那就好,我还担心你不适应呢。”说着,常征把水果和衣服递给常欣。

“这里面有套衣服,大小应该刚好。”

随后,常征掏出二十块钱交到常欣手里。

报名那会儿常征没剩下多少,所以也没办法多给常欣零用钱。

“周末你别回去了,就在学校用心读书吧。离高考没多久,也就两个多月了。”

那时高考在七月,时间确实很紧迫。

常欣稍微犹豫了一下,就把钱收下了,带着几分担忧说:“你一个人能忙过来吗?”

“当然行,你弟弟已经长大啦。走,咱们去你们食堂看看饭菜咋样。”常征想到晚上常莉会在邱家吃饭,便打算这里吃完再走。

“我请你们吃晚饭吧,我们食堂做的还是不错的。”戴着眼镜的赵俊升带着微笑说道。

“行,今天就蹭你的,等你高考结束,我再请你美美地吃一顿,好好犒劳你。”常征拍了拍赵俊升的肩膀。

有他辅导常欣,常欣肯定能收获不少。

常欣没提请客的事,因为她觉得那钱本来就不是自己的,没脸用别人的钱来请人。

“阿强,你这车还能改成这样啊,真是不错,运东西方便许多吧?”赵俊升注意到常征的自行车变化不小,不由眼前一亮。

“嗯,加了个斗,确实能拉不少货。我经常要把打猎的东西运到县里去卖。”常征对自己这三轮车还挺满意。

只是这种侧斗式比后斗式更费力,力气小的人骑起来会吃不消。

对常征来说则无所谓,他比一般人力气大两三倍,骑着依旧很轻松。

“你买了些啥啊,怎么还装了这么多泡沫箱?”常欣见到四个泡沫箱,立刻好奇起来。

“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打算做个孵化箱,用来孵鹌鹑蛋和山鸡蛋。”常征边走边推着车,一块儿往食堂那边去。

上回他只去瞅过食堂,还没尝过那儿的饭菜。

一走进去,里头的人都齐刷刷地朝他们望过来。

食堂这边主要是一些老师和补习的学生,很多学生自己带米来这儿蒸,配家里自带的咸菜。

能吃食堂做的菜饭,那在这里算是有钱人才敢去尝试的,惹得不少人羡慕。

平常也只有赵俊升和另外几个家里条件不错的复读生才会这么干。

常欣,是这里面唯一的女生。

在食堂里,她也挺受欢迎。

不过赵俊升学习好,也乐意帮别人辅导,所以他在学校名声不错,人缘也很棒。

有他在,就没人来打扰常欣,影响她好好学习。

毕竟大家到补习班是为了学习,不是谈恋爱,和后世多少有些不同。

当然,就算真有人想追,常欣也看不上。

在她眼里,这些同学都像小弟弟,显得稚气,而且没一个让她顺眼的。

在食堂里,赵俊升没同常征聊黄鳝的事。

他和常欣都清楚这事关自家利益,人多嘴杂,财不外露才好。

从赵俊升那儿,常征也了解到大姐自学能力很强,真要考试的话,成绩并不差。

那些高中的知识,她已经掌握得不错,就是在做题时思路还不够灵活。

赵俊升主要是在这方面稍加点拨,让她多点解题方法。

食堂饭菜还是挺好,而且隔两天会有红烧肉可以买。

不过赵俊升说,只有两天一次的荤菜,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有。

读书很耗体能。

为了补充体能,他会在宿舍里屯点鸡蛋。

听了他的建议,常欣也会去买些。

这种方式常征当然支持,要是真不买,他也会替常欣买了送过去。

吃完饭后,常征没在学校多待,直接踩着车赶往车站去接人。

周家泰和周家胜见到常征,都有点意外,更惊讶的是他如今的三轮车。

周家胜爬上车斗后,赶紧说道:“征哥,你这车真行啊,能装很多东西。”

“哥,我们干脆别买驴车了,直接弄三轮自行车吧。驴还得喂养,多麻烦。”

周家泰听完,眼睛一亮,因为买驴花费也不少,而且还得配板车,让驴拖着,确实没那么省事。

于是,他立刻对常征说:“常征,你看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啊,反正咱们都会骑车,以后再一步步换货车。”常征也赞同周家胜的想法。

“走,我带你们去瞅瞅,兴许人家还没打烊。”说着,常征踩着车就往之前改装自行车的铺子赶。

那边也有改造好的成品。

三个人到那儿,还真没关门。

挑挑拣拣后,三人买了一辆用二八大杠改的后三轮自行车。

砍完价花了360块拿下,车斗深度挺够,而且还有减震结构。

不得不说,那老板在改车上确实有点思路。

他用的还是板车那种大轮子,载重比常征的车还要好。

要是再配个动力系统,这车都能当三轮摩托了。

说到底,这时候还没出现农用三轮车。

否则,常征真想整一台来用。

两兄弟对新车非常满意,都抢着骑试试。

踏上回村的路后,周家泰兴奋地问:“常征,你可知道我们今天赚了多少钱吗?”

“多少?”常征也挺好奇,毕竟今天量大。

“除掉所有成本,到手216块。我们听你建议,特意找了好几家条件好的,把大个黄鳝卖给他们了。”

“他们还问有没有野味,也愿意出高价收。常征,你以后别拿到县里卖了,直接给我们送市里去吧。”周家泰兴致勃勃地说道。

常征当然清楚市里价格会更高,可问题是要怎么送到市里。

“我没啥意见,主要是运力不够。咱们现在只能坐客车,那也拉不了多少货。得看看有没有跑货运的车,跟着跑才行。”

听完常征的话,周家泰才稍稍冷静。

“可货车太贵了。我今儿和弟去市里问过,就算小四轮拖拉机也得四千六,轻卡随便都上万。”周家泰无奈地说。

“不用急,慢慢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你们也多打听打听县里有没有专跑货运的人,不一定非要我们先自己买车。”常征宽慰了一句。

他理解周家泰的想法,但眼下条件就这样,只能一步一步积累。

他相信,明天还能挣更多。

周家泰点点头,把常征这话记在心里。

“要是咱们每天都能赚两百的话,两个月就能凑够买轻卡了。哥,确实急躁了些。”周家胜高兴地踩着三轮车,一边嘀咕。

“你这小子,早上还唠叨买车买车的,这会儿倒是说我心急。”周家泰直接吐槽。

两辆三轮车在路上飞驰,带起一阵尘土。

到青流湾后,常征跟他们分开,因为那俩还没吃晚饭,要赶紧回去。

晚上他们还想再钓两三个钟头的黄鳝,多赚点私钱。

合作社的钱毕竟归合作社管,年底才能分红。

公归公,私归私,不能搅和到一起。

这是三个人都赞成的原则。

现在,要想自己兜里立马有钱,就得自己钓黄鳝拿去卖。

不过他们是直接按出售价走,不用按收购价来算。

昨晚他们钓到不少,尝到了甜头。

所以,这俩才这么积极。

有钱了,就能在市里看中啥就买啥。

像收音机、喇叭裤、小零嘴,这俩都很想要,想早点享受享受,好弥补童年的那些遗憾。

因为家里穷,谁的童年没有被打击过的小小愿望呢?

那些小时候馋得不行的东西,家里囊中羞涩,根本满足不了。

如今赚到钱了,自然得大方地宠宠自己,好好抚慰小时候的自己,再来一次“富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