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重返82,发家致富从赶山打猎开始 > 第93章 你晓得今天进账多少吗

第93章 你晓得今天进账多少吗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重返82,发家致富从赶山打猎开始!

离开国营饭店之后,常征便踩上车去采购他要用的灯泡,从二十瓦到六十瓦的型号,他每样都进了十只。

之后,他又顺手拿了几支水银温度计。

他原本还想买床棉被,却意外看见有商家在卖泡沫箱。

于是,他干脆一口气掏钱买下了四只大型泡沫箱。

这种泡沫箱,平常就见别人用来装冰棍。

箱体特别宽敞,而且材质很厚,于是常征一次性就买了四个。

鉴于他不确定能否一回就把孵化箱做好,于是多置办了几只当后备。

此外,他还顺带购入了一些螺纹灯头、插排、电工胶带、普通胶带等各种他认为必要的杂物。

东拼西凑之下,他就花出十多块,倒也称不上便宜。

随后,常征又拎了些鲜果,并且还选了套女性廉价衣物。

这些东西,当然是要给他姐姐常欣的。

等赶到学校时,正好碰上放学时刻。

可同学们还没散去,都聚在补习班里接着复习。

当常征踏进补习班,就看见赵俊升正手把手给常欣讲题。

“姐。”常征开口招呼,直接中断了二人的交流。

“阿强,你咋跑到这儿来了。”常欣一下子站起身,迅速冲到常征面前。

“给你捎了些水果,看看你在这里过得怎么样。”常征带着笑容开口。

“我在这里一切都不错,很快就适应了。”常欣面带笑意回应。

“那我就安心了,原先还怕你不太适应。”话音落下,常征顺势将水果和衣服塞到常欣手中。

“这里面有套衣服,估摸着大小差不多。”

随后,他又掏出二十块钱塞到常欣手里。

当初报名那会儿,常征手头也没剩多少,因此也无法多给常欣现金。

“周末别折腾回家了,安心留校多温习。离高考可没剩多久,也就是两个多月罢了。”

眼下的高考定在七月,所以时间确实非常紧张。

常欣略作迟疑,最终还是收下了钱,担忧地问道:“你自己能忙得过来吗?”

“肯定行,你弟弟已经不小了。走,去你们食堂看看伙食咋样。”常征心里记着常莉今天会在邱家吃,打算跟常欣他们一起吃过再走。

“那我来请你们吃饭吧,我们食堂做得还挺不错的。”戴着眼镜的赵俊升笑呵呵地提议。

“行,今儿就沾你的光。等你高考完,我请你搓顿好的,算是补偿你。”常征笑着拍拍赵俊升的肩。

在他的帮助下,常欣肯定能得到不少实惠。

常欣并没提要请客,因为她觉得那不是自己挣的,拿别人的钱来请人不合适。

“阿强,你这车还能整成这种样子啊,真带劲,装东西肯定方便了吧?”赵俊升瞧见常征那自行车改得大不一样,忍不住惊叹。

“是啊,加个车斗后确实能装许多货,我常要把打来的猎物运到县城卖。”常征对这辆改装三轮特别满意。

可这种侧挂斗比后斗车型更费力,若没点膂力,蹬起来相当吃苦。

但对常征而言倒没影响,他的力气比常人强上好几倍,骑这车毫不费劲。

“你都买了啥呀,居然还带了这么多泡沫箱?”常欣盯着那四只大箱子,很是纳闷。

“都是些零碎,准备用来做个孵化箱,打算孵鹌鹑蛋和山鸡蛋。”常征一边解释,一边推车往食堂方向走。

之前他只是路过食堂看过,还没真正尝过里面的饭菜。

他们一进门,就感觉不少人目不转睛地盯了过来。

此时食堂里大多是老师和补习班的学生,不少人只是在这儿蒸米饭,然后配点家里带的咸菜。

能买食堂的荤素吃,那可得掏不少钱,让很多人眼馋。

平时,也就赵俊升和另外几个家里条件还行的复读生舍得花这份钱。

常欣,是这里唯一的女同学。

她在食堂自然更受大家瞩目。

不过,因为赵俊升不仅成绩优异,还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在校里口碑相当不错。

有他在身边,也就没人敢打扰常欣,让她安心复习。

毕竟大家在这里是为了考学,不是搞对象的,跟后世的氛围并不一样。

当然,就算真有人示好,常欣也不会看上,觉得他们都不合胃口。

对她而言,这帮人都是稚气未脱的小男生,她一个都提不起兴趣。

到了食堂里,赵俊升并没向常征提起黄鳝方面的事。

他和常欣都明白人多口杂,不宜显摆财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通过赵俊升的反馈,常征得知自己大姐自学能力非常不错,正式测起来分数并不低。

高中阶段的知识,她其实掌握得挺扎实,只是思路上还需多活络一点。

赵俊升主要是在这方面点拨她,令她能多几条解题思路。

食堂的伙食确实可以,还有红烧肉这种菜可以加。

不过在他看来,两天才见一次肉菜,并非顿顿都有。

复习功课相当消耗精力。

为补充营养,他都会买些鸡蛋放宿舍备用。

在他的提醒下,常欣也跟着囤了些鸡蛋。

这种举措当然得到常征的赞同,若常欣不买,他也会主动给她备好。

用过饭后,常征并没多耽搁,立马骑车到车站去接人。

周家泰、周家胜瞧见常征,心里多少有点惊讶,但对他那辆三轮更是好奇。

周家胜一跳进车斗里,就急忙感叹道:“征哥,你这车太实用了,能装好多货。”

“哥,我看咱们不用买驴车了,干脆也弄辆三轮,自行车还省了喂饲料,多方便。”

周家泰听完,顿时觉得有道理,毕竟买头驴不便宜,还得配套板车,那才真叫折腾。

于是他赶紧问道:“常征,你觉得这个提议怎么样?”

“我看也行,大家都会骑车嘛,以后再升级成货车不迟。”常征表示认可。

“行,那我带你们瞧瞧去,也许那边还营业着。”说完,常征踩动三轮,领着他们往之前的改车铺子赶。

那儿也有现成改好的成品。

他们赶到时,店铺果然还没打烊。

一阵挑选后,三人选中了一辆由二八大杠改装成的后置三轮。

再经过几回合还价后,以360块成交,那车斗挺深,还配了减震装置。

不得不承认,这位店主在改车这块儿确实很有思路。

车轮干脆用了板车的大轮,能载的重量比常征的还要多。

要是再配个动力装置,几乎就能当三轮摩托开了。

说起来,眼下还没出现专门的农用三轮车。

要不然常征肯定早就想入手一辆。

兄弟俩对这新车很是满意,纷纷抢着上去试。

上了回村的路后,周家泰兴奋地问:“常征,你可晓得咱们今天挣了多少吗?”

“说来听听?”常征也感兴趣,毕竟今天收的货不少。

“扣除各项开支,净赚216块。我们按照你的想法,找几家高档店,把大号黄鳝都批给他们了。”

“他们还问咱有没有野味,也肯出高价收。常征,你别在县里脱手了,干脆往市里送给我们。”周家泰兴奋地提议。

常征当然清楚市里的价更高,但问题在于怎么运到那边。

“我也没反对,可运输麻烦。咱们现在只能挤客车,装不了几件货。得先问问看有没跑货运的车,跟着人家带货才行。”

周家泰听罢,这才放下激动的心情。

“可货车价格高啊,我今儿和我弟在市里问了下,就算那种小四轮拖拉机都要四千多,轻卡起步也要一万多。”他一脸无奈地解释。

“先别急嘛,一口气吃不了个胖子。再看看县里有没有跑运输的,也不见得一定要自己先买。”常征开口劝道。

他明白周家泰的急迫,但眼下条件有限,只能循序渐进,慢慢积累。

他相信,明天的收益或许会更高。

周家泰点头称是,把常征的话记在心里。

一天赚两百多,三人分开也能有七八十块入袋。

比起伐木这行轻松多了,又没啥危险,有啥可抱怨的?

夜里他们打算再钓两三小时的黄鳝,为自己挣点零花。

合作社的收入归合作社管,到年底才可能分红。

公账归公账,个人是个人,决不能搅在一起。

对此,三人意见统一。

若是分不清楚,伙计关系就难以持久。

眼下他们手头想见点现钱,就只能自己钓黄鳝再卖掉。

而且他们卖时不走收购渠道,而是直接按零售价走。

昨晚他们收获不小,已经尝到了利润的味道。

也正是因此,兄弟俩干劲儿十足。

手里有了钱,才能在市里看中啥就给自己买。

不然等年底才分红,那滋味可够熬的。

像收音机、喇叭裤、小零嘴,这些都让两兄弟直流口水,想早点买来过过瘾,也算弥补儿时的缺憾。

穷苦出身的人,谁在童年没被现实打碎过很多心愿?

当年瞄上点啥好玩意儿,家里却两手空空,压根指望不上。

如今能挣到钱,当然要好好犒劳自己,也算是宴请童年的那个穷小子,好好补偿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