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 第255章 玩不转啊

第255章 玩不转啊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到了收割现场,众人又是一阵惊讶。

大家都是农民出身,从小什么农活没干过。

可是,看到向阳大队收麦的情形,一个个全都瞪大了眼睛。

向阳大队已经富裕到这种程度了吗?

基本都是拖拉机带着收割机收麦子,人就割一些边边角角就行!

在没有机械的人力时代,每年的夏收,几乎能要老农民的半条命。

担心刮风下雨,庄稼发生倒伏,每次都是玩了命地干。

一旦刮风下雨,减产都是轻的,严重的甚至颗粒无收,半年的劳动成果化为乌有!

因此,夏收还有个叫法,叫双抢,既要抢收,也要抢种,不然就算没有天灾,也容易错过农时。

向阳大队夏收的主要作物是冬小麦,也就是去年秋天种下去,来年夏天收的小麦。

大沙河流域,有些大队种的是水稻。

李卫民今年的秋粮,就准备减少玉米的播种面积,种一些水稻。

以前之所以没有种水稻,主要是向阳大队的田地相对比较高。

水稻需要的水量比较大,引水灌溉不太方便,成本太高。

现在好了,李卫民有好几台拖拉机,可以带动水泵抽水。

把村南的河水抽上来,很轻松就能灌溉两岸的农田。

李卫民为什么费劲巴拉弄来一帮农学生?

除了准备种植蔬菜之外,就是想搞一搞生态种植。

比如种水稻的时候放养一些鱼苗,看看能不能养出所谓的稻花鱼。

稻花鱼这种东西,养好了能赚钱,养不成也亏不了多少。

顶多就是损失一些鱼苗,以及少量的饲料。

这年头还没有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养殖稻花鱼应该没什么问题。

向阳大队的收割现场,几乎颠覆了范老师和一众实习生的三观。

原来以为机械化是人家那些大农场的“专利”,没想到在小小的新城县,一个小小的山村,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

看来是自己在学校里呆的时间太长了,已经严重脱离了群众,以后必须经常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免得变成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废物!

李卫民见大家兴致很高,就带着他们转悠起来。

“范老师,各位同学,我们村的田地大致分三块,两块在河北,一块在河南,我准备在河南种植水稻,河北的一块田继续种植玉米,另一块田种蔬菜,麻烦你们帮忙考查一下……”

说句不好听的,以李卫民现在的名声,就算项目失败了,问题也不是很大。

实在不行,还可以花钱买粮食,作为公粮完成任务。

只要向阳集团能赚钱,其它的都好说!

因此,李卫民一上来就准备搞大的。

水稻直接种八百亩。

蔬菜种六百来亩。

剩下的八百多亩继续种玉米。

这些都是大块的田地,还有一些小块的田地,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有个七八百亩。

也就是说,向阳大队可耕种的田地,大概只有三千亩出头!

三千亩耕田,其中还有一些不方便灌溉的旱地,需要养活向阳大队一千多口子,可想而知,向阳大队的人以前过得是多么拮据。

这时候的粮食产量,和几十年后根本就没法比。

几十年后,很多粮食亩产都是上千斤。

这时候不行,由于种子、灌溉、肥料等种种原因,很多粮食的产量都低得让人不可思议。

亩产两三百斤的小麦,两三百斤的玉米,三四百斤的水稻,比比皆是你敢信?

就这还是好的,到了西部的干旱地区,很多地方完全就是靠天吃饭,下雨就有粮食吃,如果不下雨,这一季粮食就算是完了。

产量有时候连一百斤都不到,亩产只有几十斤,农民根本就吃不饱!

如果是以前,哪怕李卫民当了大队长,村民也不可能让他胡来。

放着种了几辈子的小麦不种,改种水稻,还要种蔬菜,这不扯淡吗?

即便玩命种地,大家也吃不饱,要是让你胡折腾,万一折腾坏了,大家还不得饿死啊!

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李卫民要种水稻,种蔬菜,居然没有多少人反对,甚至很多人都举双手赞成!

好吧,主要还是大家有底气。

反正向阳集团能赚钱,粮食种坏了,大不了吃向阳集团的,谁让李老三胡折腾咩!

李卫民不是滥好人,没有一定的好处,不可能干那种自己冒险,让别人享受好处的蠢事。

成功了算大家的,失败了算向阳集团的,天底下哪有那么好的事情!

或许有人是圣母,但李卫民不是,或者说大部分重生者都不是。

之所以费那么大力气,是因为李卫民准备把向阳大队,打造成新城县乃至新原地区,甚至是全国的一个先进典型!

像前世的南街村、华西村,全国人民人尽皆知,甚至入了高层的法眼,还怕有人来摘自己的桃子吗?

摘桃子也是有技术含量的,像那种大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有股份的那种,可运作的空间比较大,操作起来比较容易。

像南街村、华西村这种树立的典型,一般人还真不愿意碰。

上辈子,李卫民见过有人折腾上市公司的,却没见过有人抢着当南街村和华西村庄主的!

……

“稻花鱼?”

“反季节蔬菜?”

“地膜技术?”

“……”

懵逼了。

包括范老师在内,所有人都懵逼了!

李卫民说的这些词汇,大家都听过,毕竟是学农学的。

可是,听过不代表就见过,更不代表就会这种技术!

我们是学农学的不假,可是这么先进的技术,我们没学过啊!

就算学过,也是一知半解,严重缺乏实践经验有没有!

“李……李卫民同学,你这些设想,都是怎么来的,这么多新名词,新技术,都是在哪听说的啊?”

来之前,范老师还自信满满,不就是搞一些蔬菜试验田吗,这东西自己熟啊,小菜一碟,根本就不在话下!

谁知,听了李卫民的一顿忽悠之后,范老师傻脸了。

就你说这些技术,是咱们新原大学农学院能掌握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