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早干啥去了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李天明进了会议室,却看见了大鱼淀、小鱼淀、前帮、后帮,还有牛家店几个村的村主任。
李学庆见李天明到了,给他使了个眼色。
李天明会意,知道这几位一起过来,所图不小。
李家台子的电风扇厂刚出了一批货,当时这几个村子都有人来看热闹。
没几天便一起登门,为的什么,李天明也能猜出个大概。
“天明,刚听李主任说,你得了个大胖小子,恭喜啊!”
呵呵!
光用嘴恭喜啊?
“啥时候摆酒,打个招呼。”
“就是啊!都是一个镇的乡党,千万别见外。”
李天明拉开椅子坐下,从口袋里掏出烟,挨个散了一支。
“几位主任是来送钱的吧?”
这话说得众人一怔,还是大鱼淀的村主任率先反应过来。
知道李天明说的是中学的事。
当初李学国把几个村子的当家人聚到一起,说了要在李家台子建新中学的事。
最后大家都是同意了的,可一直到现在除了大鱼淀和小鱼淀把摊给他们的那笔钱交了之外,其他三个村一直在装糊涂。
赶紧碰了一下前帮村主任的腿。
“哦!那个……对,我们几个来,就是为了送钱。”
后帮和牛家店的村主任也跟着附和。
他们来之前就已经商量过了,想要好处,不把这件事圆过去,肯定是不行的。
于是,咬咬牙,从村里的账上提了一笔钱。
李学庆闻言,把会计马长山给叫了过来。
中学工地早就停了,李学国问过好几次,李学庆也只是说没钱。
六个村子的事,李家台子担了一半,并且人也是村里出的,还想干啥?
大不了就扔在那儿,别想从李家台子再榨出一滴油来。
有了钱,这下施工立刻就能恢复。
“几位主任还有别的事?”
多废话,没别的事,吃饱了撑的过来送钱。
“天明,之前镇上学国主任说的那个事……现在还作数吗?”
大鱼淀的村主任试探着问了一句。
李天明还没说话,李学庆已经忍不住笑出声了。
“何老四,你咋想的啊?这都哪辈子的老黄历了,你现在拿起来翻?”
何老四顿时红了脸。
“咋叫老黄历?李主任,说起来咱两家还连着亲呢,你这么说不合适吧?”
何老四的堂姑奶奶,正是李学庆的亲奶奶,要说有亲也没错,可就是……
隔得太远了?
何老四要是不说,李学庆都没想起来。
“咱也别说亲不亲的,当初学国做主先找了我们,让我们李家台子带着你们几个村一起干电风扇厂,你们当时咋说的?”
这几位新上任的村主任虽然不是当家人,可也知道这里面的事。
“李主任,那都是牛屁眼子干的错事,你不能算到我们头上吧?”
牛家店的村主任牛金水叫起了屈。
其他几人也纷纷表示,那不是他们的主意,更不是村民的意见。
“李主任,我们是愿意跟着一起干的,要不然,也不能把他们给选下去,今天来,就是想问问,这电风扇厂,我们几个村,还能不能入股。”
李学庆翻了翻眼皮,看着何老四。
“你说呢?”
这几人打的什么主意,李学庆心里一清二楚。
啥不知道,狗屁!
原来的村主任牛有道那些人早就被选下去了,为啥过去这么久才来。
真要是有诚意的话,建中学的钱能拖这么长时间?
还不是看着电风扇厂出货,就开始眼热了。
装特么啥孙子呢!
李天明眼瞅着李学庆又要犯浑,赶紧插话道:“几位主任,当初学国主任说,让咱们几个村子合起伙来,一起把电风扇厂建起来,这本来是好事,一来是为了带动几个村子一起赚钱奔好光景,二来……”
说到这里,李天明也笑了。
“咱们几个村,不能一直结着疙瘩,找个机会,把那些陈年旧怨给化解了,几位主任觉得是不是好事?”
这还有啥说的,当然是好事,谁也不愿意老记挂着以前的事。
虽说当初的事,李家台子最后赢了,独占了那座山,可毕竟也死了人。
谁对谁错的,现在说起来也没啥意思。
“天明,是这么个理。”
“我们今天来,就是为了……”
李天明摆了摆手。
“听我把话说完,学国主任和我们打过招呼,我们李家台子可是很有诚意的,可你们几个村……不厚道啊!又要分我们的苇海,又要分我们的养殖场,还想把电风扇厂放在大鱼淀,这事做得……不体面吧!”
何老四顿时红了脸,心里大骂何春生,要不是他的话,说不定这次村里人就能跟着分钱了。
“当初厂子还没建起来,能行不能行的,我们心里也没底,那个时候,你们要是想跟着一起干的话,叫风险均摊,现在厂子已经建成了,我们第一批货都交给市里的物资局了,下一批产品也开始干上了,你们现在想着合伙,几位主任,稳赚不赔的买卖,你们要是有,也给我们村介绍介绍呗!”
说到最后,李天明的眼神变得凌厉,让几人都不禁低下了头。
“照你这么说,就是不行了呗!”
牛金水说道。
“咋?建中学的钱,你还打算拿回去?”
李学庆冷着脸,看着对方。
“你要是张嘴,钱立刻推给你,你们牛家店的娃娃,也别想来我们李家台子念书。”
“你……”
李天明眼见又要闹起来,连忙出声。
“几位主任,无论是合伙,还是化解恩怨,你们总得拿出点儿诚意来,不见兔子不撒鹰可不行,电风扇厂的事,我现在明确给你们答复,不行!”
接着话锋一转,接着又说道。
“不过往后要是还有机会,咱们几个村倒是能合作一把。”
往后?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家台子赚得盆满钵盈的,他们几个村子看得挠心挠肺的,啥时候是个头?
“那要等到啥时候?”
李天明笑道:“这可说不准,也许明年就能干起来,也许要等个三年五载。”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可他们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可好歹是个盼头,要是真把建中学的钱拿回去。
往后几个村子的关系,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送走了几个村子的主任,李学庆立刻让人把李学工和金利找了过来,建中学校舍,一直是他们两人在负责,现在最后一笔钱到位了,立刻开干,争取下半年就让孩子们到新校舍里念书。
往后李家台子的孩子们能少走十几里路,冬天更是能避免不少危险。
几个村子的主任来李家台子的事,很快就传来了。
村里人对此自然是嗤之以鼻,嘲笑他们在想屁吃。
至于那几个村子的人咋想,就不是李家台子的乡亲们该管得了。
时间一晃到了八月,第二批电风扇顺利交货,又拿到了第三笔订单。
而且这次订单,王作先点明了,会供给附近的石市。
李天明从海城回来,先去了村支部,和李学庆商量了第二笔钱如何处理。
照例还是留下一半,刨去其他费用,拿出10万块钱分红。
“叔,这次和大家讲明了,往后的钱就先不分了,等到年底再说。”
这次见着王作先,李天明还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专利的事,如今已经有眉目了。
之前上面几次讨论,意见并不统一,有的人认为,专利这种东西和当前世界革命不相符。
李天明也不知道,一个专利的问题咋和世界革命还牵扯上了。
听了王作先的解释,真的是让李天明无语了。
反对派给出的理由是,既然革命的最终目标是要解放全世界,何必计较一些细枝末节,有好东西就应该无偿地贡献出来。
这想法还真是……
崽卖爷田心不疼。
不过好在上层绝大多数领导都是有着真知灼见的。
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决定,专利必须要有,而且还必须拿在手里。
这下好了,李天明的第二个计划,可以开始筹备了。
要建一个电饭煲厂,可不是电风扇厂那么简单。
至少在资金方面,需要的投入更大。
把电风扇厂的收益留着,将来如果能在村民大会上顺利通过,这笔钱正好用来干大事。
正说着,就见天亮气呼呼地进来了。
“哥,你快回家看看吧!”
又咋了?
看天亮的表情。
李天明就知道,肯定没啥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