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里不太平

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里不太平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重生70:从打渔开始致富,我把老婆宠上天!

\还有火把,\他继续说,\得在窝棚周围多备着。那畜生最怕火,只要火光亮着,它就不敢来。\

\要是下雨了咋整?\钱强又问,\火把不就点不着了?\

\你这榆木脑袋!\陆长生没好气地说,\下雨的时候那畜生也不爱出来!它那一身皮毛,淋湿了多难受!\

几个徒弟都笑了起来。

\行了,都别傻笑了!\陆长生站起身,\趁着天还亮着,咱们赶紧干活!\

\铁柱,你去找些结实的树枝,做火把架子!\

\来福,你去挖陷阱,记住,不能太深!\

\钱强,你跟我去找细绳,要结实的!\

大家分头忙活起来,干了大半天,总算把基本的防护都布置好了。

天色渐暗,正要收工,钱强突然问:\师傅,您说这老虎咋突然跑这来了?\

陆长生想了想:\这事还真有蹊跷。\

\咋个蹊跷?\王铁柱问。

\你们想啊,\陆长生说,\这些年东北虎都往深山里去了,现在突然跑回来,肯定是山那边出了啥事。\

\再说了,\他指着远处的山,\你们没发现这几天山上的野物都不对劲吗?\

张来福点点头:\可不是嘛!前两天我看见一群野猪,往这边跑得贼快!\

\就是这个理!\陆长生说,\野物都往这边跑,说明山那边肯定出事了。\

他抬头看了看天色,暮色已经笼罩了山林。

东北的天黑得快,再不走就得摸黑下山了。

\今天就到这吧,\陆长生收拾起工具,\明天记得带铃铛来!越响越好!\

看着徒弟们的背影消失在山路上,陆长生又检查了一遍今天的布置。

他蹲下身子,仔细端详地上的虎爪印。

这爪印新鲜着呢,最多一个时辰前留下的。

而且看印子的深浅,这虎的分量不轻,起码得有两三百斤。

陆长生站起身,望着暮色中的山林,心里琢磨着:这场人与虎的较量才刚开始。

但他有信心,只要用对了法子,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就像爷爷常说的:打猎要靠智,不能蛮干。

他背起工具,往山下走去。

脚下的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寒风吹得脸生疼。

这是东北的严冬,人和野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

明天还得来守着,看看这些布置到底管不管用。

第二日清晨的曙光刚刚染红山头,东北的寒风就裹着雪粒子往院子里灌。

陆长生缩了缩脖子,继续专注地刮着手里的狍子皮。

这活计最是耗费工夫,一不留神就能把皮子划破。

他爷爷以前说过,处理兽皮最讲究三样:时间要快,手要稳,力道要匀。

七十年代初,东北的皮毛生意特别红火。

光是一张上等狍子皮,就能换十几斤粮票。

陆长生一边刮着皮子上的油脂,一边琢磨着:这活计得抓紧干,再过两天皮子就不新鲜了。

正忙活着,院门口突然传来脚步声。

三个陌生人站在那里往里张望,领头的是个四十来岁的壮汉,腰里别着个皮包。

\这位就是谷师傅吧?\壮汉的大嗓门在冷空气里格外响亮,\手艺真不赖啊!\

陆长生站起身,把刮皮刀往木桩上一插:\您是。.\

\我是公社皮毛厂的老张。\壮汉笑呵呵地说,\听说您这打到了好几张狍子皮,特意来看看。\

他身后那两个年轻人也跟着介绍:\我是小李。我叫小王。\

进了屋,陆长生赶紧生炉子倒茶。

一缕炭火的热气慢慢驱散了屋里的寒意。

这年头喝茶可是稀罕事,但陆长生早就准备好了。

他知道,做买卖讲究个规矩。

老张接过茶碗,仔细端详着:\好茶啊!这味道,是老茶厂的吧?\

陆长生点点头:\是托人从公社供销社买的。\

在东北这地方,茶叶比烟更值钱。

一口滚烫的茶水下肚,老张整个人都舒展开了:\谷师傅,咱们谈谈正事。\

他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那是七十年代特有的工作手册,蓝皮封面,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

\是这样,\老张翻开本子,\我们厂最近扩建了,正缺好货源。\

陆长生心里一动:这是个机会。

这年头的国营厂子,要是能搭上线,那可就等于找到了靠山。

\张主任说说,具体怎么个合作法?\陆长生问道。

\别叫主任,叫老张就成。\老张摆摆手,\按公社定价,一张上等狍子皮十五块。\

十五块可不是小数目,那都够买二十斤粮食了。

但陆长生没吭声,他知道这是谈判的规矩。

果然,见他不说话,老张又加了码:\要是质量特别好的,能给到十七块。\

这价钱确实不低了,比私底下收的都高。

最重要的是,能保证长期收购。

陆长生琢磨着:这生意要是能谈成,以后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那付款方式呢?\他问。

\咱们是国营单位,\老张拍着胸脯保证,\童叟无欺,可以每月结一次款。\

小李在一旁补充:\对了,要是您介绍别的猎户来,还有提成。\

陆长生摇摇头:\我就打点自己的猎物,保证质量要紧。\

这话说到老张心坎里去了。

那个年代,能有这份职业操守的人可不多。

老张想了想,一咬牙:\就冲您这态度,我做主,一律按最高价收!\

正说着,赵兰香端着一盘炒豆子进来。

这是七十年代东北农家待客的常见点心,用盐水炒的黄豆,又香又脆。

老张他们推辞了半天,还是尝了几粒。

\谷师傅,\老张嚼着豆子说,\您这手艺跟谁学的?\

陆长生想起爷爷,心里一阵发紧:\是我爷爷教的。\

\那是个好手艺人!\老张叹道,\这年头,懂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

确实,自从前几年知青返城,好多老手艺都后继无人了。

\要不这样,\小李突然提议,\谷师傅有空来厂里教教手艺?工钱另算!\

陆长生正要答应,突然想起山里的老虎,摇摇头道:\等过段时间吧,现在山里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