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 第181章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第181章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科举女状元,我搅乱朝堂风!

第181章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林诗雅接到皇家园林出现莫名状况的消息时,心中隐约感到不祥。

皇家园林是朝中重地,任何时候发生异常都必须迅速处理。

然而,就在这时,邻国边境又传来了摩擦的讯息,局势愈发紧张。

林诗雅心中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先前往边境,稳定事态。

她知道,如果边境局势失控,后果将不堪设想。

离开宴会厅时,林诗雅的步履坚定,眼神中透出决绝。

慕容复的温言让她心中稍安林诗雅迅速整理思绪,吩咐侍卫备马,直奔边境。

边境的空气弥漫着浓浓的战意,风中夹杂着尘土的味道。

林诗雅策马疾驰,马蹄声在寂静的平原上回荡,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抵达边境军营时,孙将军已经在指挥部等候。

他眉头紧锁,眼神中闪烁着不耐和愤怒。

“林大人,您终于来了!”孙将军的声音如同惊雷般炸响,震得林诗雅耳膜微颤。

他紧握着拳头,指节因用力而泛白,“边境形势危急,邻国军队不断挑衅,我正准备发起反击!”

林诗雅仔细打量着孙将军,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敌国的愤怒,也有对军令的轻视。

她心中明白,孙将军的鲁莽行为极可能导致事态恶化,甚至引发全面战争。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而平和地说道:“孙将军,我知道你对敌国的挑衅感到愤怒,但我们需要冷静处理,避免局势失控。”

孙将军闻言,他显然不习惯被一个女子如此劝说,但林诗雅的沉稳和智慧让他无法忽视。

边境的紧张气氛瞬间凝固,四周的士兵也在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幕。

“林大人,敌人如此嚣张,难道我们就这样束手旁观吗?”孙将军的语气中带着质问,但林诗雅听出了他内心的犹豫。

林诗雅目光如炬,坚定地看向孙将军:“孙将军,我明白你的担忧,但我们不能仅凭一时的怒气行事。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长远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一时的意气用事。让我们一起分析利弊,再做决定。”

孙将军的眼神终于微微松动,但他的喉咙里发出一声低沉的回应:“好,就依你说的办。”

然而,就在林诗雅准备进一步交谈时,一名侍卫匆匆从营帐外奔入,神情慌张地报告:“林大人,刚刚接到消息,邻国的军队正向我们逼近,情况十分危急!”

林诗雅的心猛地一沉,但她迅速恢复镇定,目光坚毅地看向孙将军:“孙将军,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我们必须立即行动。你负责指挥部队,我来协调一切。”

孙将军闻言,林诗雅迅速转身,走向营帐外,心中却已有了初步的对策。

她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夕阳余晖洒在边境的平原上,金黄色的光芒映衬出林诗雅坚定的背影。

她的耳边传来士兵们的脚步声和战马的嘶鸣,心中却无比清晰。

她知道,这场危机,她必须亲自解决。

林诗雅走进营帐,摊开地图,指着两国交界处一条蜿蜒的河流,语气沉稳:“孙将军,你看,这条河是两国天然的屏障。如今正值雨季,河水上涨,易守难攻。敌军若强攻,必然损失惨重。我们只需坚守不出,便可稳住局势。”

孙将军看着地图,原本紧皱的眉头略微舒展。

他粗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迟疑:“可万一敌军绕道而行呢?”

林诗雅微微一笑,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道弧线:“他们若绕道,必然要经过这片沼泽地。雨季的沼泽,危机四伏,敌军不熟悉地形,行军速度会大大减慢,给我们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孙将军听着林诗雅的分析,心中暗暗佩服。

他本以为林诗雅只是个文弱书生,没想到她对军事地形如此了解。

“传令下去,全军进入一级戒备状态,严守阵地,不得轻举妄动!”孙将军的声音响彻整个营帐。

林诗雅点点头,随即提笔写下一封信,交给信使,吩咐道:“将这封信尽快送到敌军营地。”

信使领命而去,孙将军不解地问道:“林大人,你写了什么?”

林诗雅目光深邃,语气平静:“一封劝和信。”

孙将军闻言,眉头再次紧锁,正要开口,却被林诗雅抬手打断:“孙将军,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我相信,通过谈判,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敌军营帐内,敌军将领看完林诗雅的信,脸色阴晴不定。

信中,林诗雅不仅分析了当前的局势,还提出了一个互惠互利的合作方案。

最终,敌军将领决定接受林诗雅的提议,下令退兵。

消息传回大炎军营,孙将军对林诗雅刮目相看,他拱手道:“林大人,末将佩服!”

林诗雅淡淡一笑:“孙将军,保家卫国,人人有责。”

夜深人静,林诗雅站在营帐外,仰望着星空。

边境的夜空格外清澈,繁星点点,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

突然,一名侍卫快步走来,递上一封信:“林大人,这是皇上派人送来的。”

林诗雅接过信,借着月光,看到了信封上熟悉的字迹……

夜风裹挟着塞外的寒意,吹拂着林诗雅的衣袂。

她展开慕容复的信笺,熟悉的笔迹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是关切与担忧。

他问她可曾受凉,嘱咐她务必保重,言语温柔,如同春风拂过冰冷的湖面,融化了她心中的疲惫与不安。

林诗雅嘴角漾起一抹浅笑,眼底的坚毅被柔情取代,犹如冰雪消融后露出的涓涓细流。

周围的喧嚣仿佛远去,只剩下她指尖触碰信纸的温柔触感。

她轻轻合上信笺,小心翼翼地放回怀中。

慕容复的关心,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她在黑暗中前行。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将心头的暖意化作力量,转身回到营帐。

接下来的几日,林诗雅在边境积极奔走,她一边安抚边境士兵,一边与邻国使者进行频繁的会谈。

她展现出的冷静与睿智,让原本剑拔弩张的局势逐渐缓和。

她牵头在两军之间建立了临时的交流机制,每天安排双方代表进行会面,互通信息,及时化解误会和摩擦。

曾经充满肃杀之气的边境,此刻多了一丝难得的平和。

当最后一批邻国士兵撤离边界时,边境守军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挥舞着手中的武器,高喊着林大人的名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军营中充满了欢声笑语,一扫之前的紧张气氛。

林诗雅站在高处,看着士兵们开心的笑容,心中也感到一阵欣慰。

她知道,她的努力没有白费。

夜晚,营帐内的烛光摇曳,映照着林诗雅清丽的面容。

她正在整理着这几日记录下来的边境局势报告,笔尖在纸上发出细微的沙沙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打破了营帐内的宁静。

一名士兵气喘吁吁地闯入:“林大人,京城来人,带来了陛下的口谕!”

林诗雅放下手中的笔,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

她接过士兵手中的圣旨,缓缓展开。

然而,当她看清旨意上的内容时,脸上却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她低声呢喃:“这……”

### 《临边息初衅,女主赴艰途》

边境的硝烟虽已散去,但无形的暗流却在朝堂涌动。

林诗雅的劝和之策虽暂缓了战事,却引来了朝中保守派的质疑。

他们认为林诗雅不该轻信敌国,更不该未经战事便退敌,这无疑是长了敌人的威风,灭了自己的锐气。

御书房内,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墨汁。

老臣们身着厚重的朝服,面色铁青,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着林诗雅的“软弱”。

他们的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像是一群乌鸦在盘旋,尖锐而刺耳。

皇帝慕容复坐在龙椅上,紧紧抿着嘴唇,眼神深邃,看不出任何情绪波动。

他听着群臣的进言,指节在龙椅扶手上敲击出沉闷的节奏,仿佛暴风雨前的低鸣。

林诗雅身在边陲,却也能感受到京城传来的阵阵压抑。

空气中仿佛弥漫着一股看不见的阻力,让她感到呼吸困难。

她知道,边境暂时的和平只是表象,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她必须尽快回到京城,向朝廷解释边境的真实情况,消除保守派的误解。

她相信,只要能够清晰地阐明利弊,那些顽固的老臣也会理解她的苦心。

林诗雅简单收拾行装,准备启程返回京城。

然而,就在她即将踏出营帐的那一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一名风尘仆仆的斥候单膝跪地,语速飞快地禀报:“林大人,边境有异动!邻国军队再次集结,且规模比之前更大,似有大举进犯之意!”

斥候的声音如同惊雷般在营帐内炸响,让原本略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林诗雅的心猛地一沉,手中的缰绳也握得更紧了。

她转身,眼神如刀,望向远方,仿佛要穿透重重迷雾,看清敌人的动向。

营帐外,传来将士们匆匆的脚步声和铠甲摩擦的金属声,各种声响交织在一起,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林诗雅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不安,立刻吩咐道:“传我军令,全军戒备,密切关注敌方动向!”她迅速拿起地图,铺在桌案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两国边境的每一寸土地。

她知道,她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被动等待,她必须掌握主动,决胜千里之外。

然而,当她的指尖触碰到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小点时,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