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 第127章 传统图案

第127章 传统图案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四个武师急急赶回黄州,立即辞职离开了雄赳公司。任高赳、候经怎么追问,也不说原因。只说他们没有完成任务,也没有泄露雄赳公司的秘密。

连候捷这些同道武师也不知道他们辞职的原因,四人只说要寻找高师,继续修炼,其他什么都没说。

李明四人兴致缺缺地回到四望镇,没有到各亲友家去,住进了镇招待所,洗好澡后休息了一会,时间还早,还没到傍晚。

张碧闹着要逛街,李明、朱望略作修炼,将真气恢复如常,就带着张碧到街上转一圈。

朱望向张碧介绍了当地的踩高跷、舞狮,耍龙灯,扎故事等地方特色文化,张碧听的兴致勃勃。因为爬山时有朱望暗中相助,回来后一点都不感到爬山的疲倦。

只是方直就有些累了,连续爬山作战,没得到休息,又出来逛街,逛够了就在招待所吃晚餐。

为了不打扰张碧休息,朱望奉李明之命,谢绝了所有闻讯而来的亲友和镇领导的请客。

第二天用了早餐,张碧等四人就直接奔张家院子而去。

李明在原石牌坊的遗址上说:“这里就是牌坊旧址,牌坊、青石狮是没有了,只能讲给你听。这座牌坊是三进,五丈宽,三丈五尺高。都是几千斤甚至一万多斤重一块的青石堆砌而成的。

石头上面刻满了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神兽、花鸟、鱼虫,天象地形、山水……。

张碧:“牌楼是艺术品吗?”

李明介绍说:“不是艺术品,胜似艺术品。”

张碧:“可惜了。当时砌牌楼是出于什么目的,仅仅是为了展现艺术吗。”

李明:“说来话长,张家院子本是你们姓张的祖先居住地,整个院子的人都姓张,这个院子有七百多年的历史了。

元末明初,因为战乱,土地荒废,人迹稀少,这里只有三四户人家。到了清皇朝,人口才慢慢增多,直到现在,成了两三百户人家,七八百个人口的一流大村。”

张碧:“我是问你牌楼的事,你扯到哪里去了,打屁不挨大腿。”

李明:“说的那么粗俗烦不烦,小姑娘家家的,说话文明点好不好!”

张碧:“拜托你说话别离题万里好不好。”

李明:“不把历史背景说出来,你听不懂,到时候又来问,我又要倒回来解释,岂不是又要多出些话来来。算了,你不爱听我不说就是!留给你自己去想当然吧。”

张碧笑着摇了摇李明的手臂:“亲爱的姐夫,别生气了,我逗你玩的,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小鸡肚肠呢,心胸宽阔一点,别与小女子一般见识嘛。”

李明扑哧一声笑了,沉声说:“我说话不许打插,再多嘴就不给你说了。”

张碧:“好!我不多嘴了,你说你说!”

李明:“清初这里的人口还是很少的,也就是十来户人家吧。

有一年,有个外村的女孩嫁到你们张家院子来。新婚燕尔,喜气洋洋。良霄美景,新郎享受着小登科之乐,人生达到了快乐的巅峰。

可惜乐极生悲,尚未天明时的凌晨,张家新郎肚子胀,要起来上茅房,这时候有头饥饿的猛虎被喜宴的酒肉香味诱来,正在村子里寻找食物。新郎睡意朦胧地去上厕所,正好撞进饿虎口中,莫名其妙地就成了饿老虎的口中餐。

待到天明,新娘见新郎如厕未归,就起床寻找,找到茅房边,看到了一堆血迹累累的衣服,和一堆骨头。新娘方知她的良人被老虎吃了,当即大哭昏死。但终竟是与事无补,人死了也就死了,不可能死而复生。

现实的问题是丈夫没有了,却给这个年轻的寡妇留下了一对年老的公公、婆婆。

这个只做过一夜新娘的弱女子一生中却没有改嫁,从此就伴着公公婆婆,春种秋收,纺纱织布,苦度人生。

老天有眼,张家新郎和新娘的深情,竟给这个新妇留下了一个遗腹子,接续了张家香火。

几年后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张妇带着儿子苦挣苦撑过日子,还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

儿子一天天长大,看见自己的母亲白天在田地里累着,经受着日晒雨淋。晚上摇着纺车,踩着织布机。深深体会到了母亲的辛苦,认为自己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

儿子感觉母恩如山重,似海深,立志要报答母恩。当然,报答母亲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求学,用优秀的成绩换取母亲的笑容。

儿子没有辜负母亲的殷殷期盼,中了童生中秀才,中了秀才中举人,后来中了京试中的探花。

儿子出人头地了,做了大官,就把自己母亲的悲惨人生写成奏本,上奏皇上,请求旌表,彰示世人。

皇帝看后大惊,派人调查核实后,深深为这个寡妇所感动,准其奏,御赐建贞节烈妇牌坊一座,封诰命贞节夫人。这个张家节妇终于苦尽甜来,晚年享受了荣华富贵。

这对母子就是你们张家祠堂供奉的先祖,约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吧。现在的张家宗祠得到了修复,你可以去看看。”

张碧被自己的先祖所感动,早就哭的唏哩哗啦。

方直感慨地说:“一个弱女子,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朝代活下来多不容易,不知她是怎么挺过来的。”

朱望:“一个人的信仰很重要,如果她心中的信仰坚定,就会产生出匪夷所思的力量。”

李明:“有些事是各方面原因综合生存的,这对母子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有这个故事留传下来,我们常说‘天注定’,说起来真还有些这样的味道。”

张碧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在小溪里洗了把脸,觉得这溪水特别清凉,看着水里的小鱼儿窜上窜下的,也甚觉有趣,对故乡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四个人来到张家祠堂 ,张家院子的人听说张德勤的女儿回乡寻根,都出来迎接,上次张大山回乡给宗祠捐了五十万元华夏币,让张家祠堂经济宽松,张姓的人都念着张大山的好。

这次张大山的女儿是四望公司总裁李明带来的,影响更大。李明是谁,在四望镇人的眼里就是神一样的存在,张家院子有四五十个人在吉昌公司工作,差不多每一户都有一个。

张家祠堂坐满了人,大家给张碧说着祖宗留下的故事,有些故事的确是挺感人的,也很有意义。

李明忽然想到了什么,就问张家人:“你们这些人里面有没有人收藏有张家牌坊上刻画的图画?”

有个叫张思贤的退休中学教师站出来说:“我绘有一套,只是年代久远,纸张泛黄,有些退色了。”

李明:“你能不能拿出来让我看看?”

张老师:“当然可以!我这一大把年纪,自己也看不了多少年,能够让更多的人看到是好事啊。”

张老师回家取出那本绘画册给李明看,李明仔仔细细翻了个遍,再递给张碧看,张碧边看边脸现震惊之色。

待张碧看完之后,李明问张碧:“你认为西强国的人会喜欢这种图案吗?”

张碧:“喜欢!肯定喜欢,华夏本来就是个神秘古老的民族,带有太多的神秘色彩,而这些灵禽神兽,奇花异木让神秘更具体化,更美观了。”

李明问张老师:“你是如何想到把这些珍贵的图案以画的形式保存下来的?”

张老师:“我是美术老师,绘画本就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爱好,这些图案是我们民族的艺术瑰宝。在捣毁牌楼的时候,我不忍心这些美丽的图被毁之一尽,让后人失传,就偷偷地绘了下来,集成一册。只是由于时间少,而且是偷着绘的,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

李明:“如果给你时间,能不能画得更好一些,也就是说更接近原来图样。”

张老师:“现在还行,以后就难说了。毕竟人老手拙嘛。”

李明:“我们四望镇有没有厉害的木匠,能够把你绘的这些东西刻成图案?”

张老师笑道:“有,吴家院子的神手木匠吴天赐你知道吗,他手中刨出的木板就像是玻璃板一样,他刻出的双龙抢宝就像是两条真龙在搏斗,双凤朝阳就像真有两只鸟王在奔向太阳。要把这些东西再现出来,是很容易的事。”

李明感慨道:“高手在民间!张老师,能辛苦你陪我到吴师傅家走一趟吗。”

张老师巴不得吴师傅把他的一片心血刻成木刻留传于世,立即高兴地答应了下来。张碧又给了张家祠堂五十万元捐赠,就跟着张老师到吴家院子去寻找吴天赐师傅。

张家院子到吴家院子只有五里路,几十分钟就到了吴家院子,吴天赐正好在家,听说李明登门,吴天赐高兴地忙上忙下,张罗着招待客人。

李明笑道:“吴师傅就别忙活了,我们是慕名而来观瞻你的大作,请不吝赐我等一观。”

吴天赐:“李总言重,我想只要入得了李总的法眼,就必然能让我的作品得到大众的欣赏。平时想请你来都请不到,今日李总不请自到,我欢喜的紧,哪还会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