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再度联手公私合营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总裁重生复仇从零开始!
李明把率领公司外贸部到纽州来开辟海外市场,一下飞机就碰到了华龙公司总裁张龙被绑票,吉昌公司六位武师毅然出手的事说了出来。
常磊说:“你不是说是一个武师吗,怎么变出这么多来。”
李明:“我们成立一个海外贸易部,是到纽州来做生意的。听说西强国的人持有枪支是合法的,凶杀事件层出不穷。我就让何辰东把他的三个师兄弟都请了来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不就是四个了吗,再加上我和朱望,共是六个。”
常磊问李明:“你们是什么时候到海外做生意的,我没看到你们的报备材料?”
李明:“我们也是在试着看,如果做不下去,又何必报备呢。”
常磊:“现在情况怎么样?”
李明:“站稳脚跟了。”
常磊:“我正需要这方面的材料,下飞机后,你们几个在京城玩几天,我们俩好好详谈。”
李明:“呆几天不行,最多一天,我出来了这么久,家里的事一概不知,你应该知道我有多急。”
常磊理解地点了点头:“好,一天就一天。李明,我发现你就是我的幸运星,无论在哪里,我常磊只要碰到你,总是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交上好运。”
李明:“那是因为我们是气味相投的一类人,而吉昌公司又恰好有与你合作的能力。”
经济舱。张碧与朱望说穿了,反而觉得有点尴尬,方直和那个常司长的随从又不说一句话,大家都不说话,气氛显得特别的别扭。
张碧巴望着李明快点回来坐,打破这个僵局。可李明在整个航班就再没回到普通舱来,气得在张碧在心里把常磊骂了一百遍。
在首都机场下了机,李明四人立即被外贸部送到五星酒店。几个人抓紧时间,把睡眠补足。
睡够之后,常磊的秘书带着张碧、朱望、方直游京都。常磊与李明长谈。
常磊说:“我们这次出海考察,主要是考察海外的科技新产品,为推动国内的科技前进找一条新路。”
李明:“你这次又找对人了,我这次回国之后,就要投资办一个科技产品公司,以生产新科技产品为主要目标。”
常磊:“你的眼光总是先人一步,看得准,看得深远。但是新科技并非传统商品,它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但海外要保护他们固有的利益,对科学技术搞壁垒封锁。他们只卖产品给我们,不卖技术。”
李明:“巧就巧在这里,华龙公司就是科技公司,张总本身就是科学家。我们把他解救出之后,他认为我等是值得可交的人,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六个武师与他结拜为义兄弟。他排行老二,是我们的二哥。我第六,朱望第七,这次和我一起回来的还有个排行第四的方直。
这次我们成立这个新产品公司,就是我们七兄弟用国际刑警组织的奖金合资办的。”
常磊击掌叫好:“好主意!可是你们哪来的钱?要不要我们外贸部资助一点。”
李明:“不用,张龙百分之二十的技术股。其余的股份我们七兄弟平摊。我们七兄弟消灭劫匪的战斗结果,各获得了一百万美金的奖金,七人就是六百万西强币等于五千六百万华夏币,实力并不薄,足够做启动资金了。”
常磊:“我也想来一股,你考虑一下,我们再度联手公私合营怎么样?我是办厂的行家里手,不会成为你们的累赘。”
李明大喜:“有你们外贸部入股,我们这个新厂就顺风了,好!”
常磊:“外贸部出资三百万西强币,一共是一千万西强币,平分扣除技术股之外的百分之八十。
这样算下来每百万西强币占股百分之八,张龙加资技术股占百分之二十八,我们外贸部占百分之二十四,是仅次于张龙的第二大股东。你们其他的人每个百分之八,都是小股东了。”
李明:“你呀,算盘打的太精了。不过不是为你个人,是为了公家,我接受!”
一老一少,两只手再次紧紧地握在一起!
常磊又问:“你们的五星酒店还没建成开业,需要一二十亿,当前又要做外贸,资金应当十分紧张,你们从哪筹集资金。”
李明:“我们从国际刑警组织的奖金中拿出四百万西强币做启动资金,没要吉昌公司掏一分钱,然后很快就从海外贸易中赚了五百多万西强币,现在我们海外贸易部资充裕,生意越做越大。
员工由五十四个人增加了二百三十四个人,还忙不过来,这次回国准备招收大量的外贸人员。”
常磊:“把你们在纽州办公司的经过给我说一说吧。”
李明从租下一层大楼到现在每天的营业额,以及双边供货情况说了出来。
常磊边听边赞:“人才啊,李明,你真是太厉害了!若是遇到什么困难,我们会给予全力支持。你们是为振兴大康而奋斗的,我们责无旁贷。”
张碧等人在唐秘书的导游下,看了长城,故宫,京都大广场,英雄纪念碑……累得不得了,也开心得不得了。
长城有些地方很陡,朱望用真气扶着张霞走。
张霞想不到爬陡坡会这么轻松,看着方直、唐秘书吃力的样子,尤其是唐秘书,张大嘴喘气,就象扯风炉一样。
张碧嘲笑方直说:“太差劲了吧,要不要跟本小姐比一比,看谁爬的快!”
方直憋的满脸通红:“要不是你有个未婚夫暗中助你,看你还敢不敢说大话。”
张碧恍然大悟,不是自己忽然变厉害了,而是朱望这个小情人在暗中相帮。
张碧心底一阵温暖,知道朱望心中还是有她的,这就足够了,这趟回故乡也值了。
爬了长城回来,大家都累了,沐浴之后,吃了点东西,就上床休息。
朱望打坐修炼了一会,精力就恢复如初了。李明见朱望精力恢复了,就要朱望打了个电话,把朱薇约出来。朱薇见到二人,甚是惊喜,三个人就在学校附近的家咖啡店,要了三杯咖啡,就聊了起来。
朱薇迫不及待地问:“你们怎么有时间到京都来了。”
朱望:“姐,我们是从西强国飞回来的。明天就要回去,临走前来看看你,毕竟我们有很久没见面了。”
朱薇:“你们到西强国出差?”
李明:“我们公司在纽州办了个贸易公司,已经有两个月了,公司现在走上了正轨,我们就回国了。”
朱薇感叹:“你们真厉害!隔行如隔山,我是一窍不通。你们说的那些生意经,行内话,我怎么也听不懂。
李明,朱望:我发现越来越看不懂你们了。我真有点害怕与你们的距离渐渐远了,要不我这书不读了,到吉昌公司上班去。”
李明安慰道:“说的什么狗屁话,你以为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名牌大学生。
教师是人类最崇高的职业,教育是最受人尊敬的事业。什么亲情、乡情都是次要的,你的教育事业才是最重要的。
你是学教书的,对做生意不太懂行才是正常的,要是教师去做生意了,那就不正常了。”
一直以来,李明放心不下朱薇,担心朱薇总是想着报恩,把报恩的重要性看得比教育事业还重要,那就不好办了。
听了朱薇的话,便放下心来,知道朱薇全身心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去了,不必再为她担心。
朱望还想讲些纽州的事和他们习武的事,李明用眼色制止住了。三人聊了一个多小时,李明、朱望想说些商界的事,朱薇听不懂。朱薇说些学习上的事,李明,朱望不感兴趣。
三个人的话题找不到共同点,无非是些陈旧的家常话,味同嚼蜡,谈话变的有点古怪,气氛极为尴尬。
三人变得好象生疏了,李明、朱望就起身告辞。临走时李明拿出一万元给朱薇:“你拿着用吧,买学习资料要钱!”
朱薇没有拒绝,木讷地接下了。
回到宾馆,朱薇问李明:“为什么你不让我说我们的事?”
李明:“你姐好不容易步入读书佳境,不要让她被外界打扰,才是最好的作法。”
朱望:“可是你在临走时给她一万元钱,能让她没有想法吗?”
李明一惊:“是啊!关心则乱,回去之后给她写封信解释,就说是你的工资,因为你身上没带钱,由我代付。大学里的资料费,没有钱不行,我们也希望四望镇出个教育家。”
朱望想起朱薇接过一万块钱的表情,似乎有沉重的负担,再听到李明这些话,心里叹道:“各有各的爱好,说不到一块去。”
朱望说:“既然这样,不如我在给她写信的时候顺便说说,免得她有思想负担就行了,或许我说的话比你的解释更有作用。”
李明若有所悟:“行,这事就交给你了。”
第二天坐上从京都到省城的航班。这次张碧说什么也要紧挨着朱望坐,还把头靠在朱望的肩膀上,一付极其享受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