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路人甲她美貌又强大 > 第297章 高考

第297章 高考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路人甲她美貌又强大!

五月末的蝉鸣声中,教学楼外墙的倒计时牌数字已褪成淡粉色。

姜明月站在光影斑驳的走廊尽头,白衬衫领口还别着去年运动会留下的玫瑰徽章,阳光照耀下,变成浅金色的发梢,被穿堂风卷得微微发亮。

周围同学正忙着整理褶皱的校服裙摆,把清洗干净的校服,铺在课桌上,要请关系要好的同学,在自己的校服上写写画画。

或互相别上写满字迹的纪念徽章,快门声与笑声里藏着一种慌乱的郑重——仿佛只要将他们被梧桐叶影切割的轮廓永远定格,就能让这三年的晨读与黄昏永远鲜活着。

校园梧桐的碎影斑驳地洒落在姜明月的肩头,那近乎透明的肌肤在光影交错中泛着珍珠般的光泽。

及腰长发在五月暖风中卷起细微的弧度,像一捧被阳光浸透的绸缎。

最摄人心魄的是那双眼睛,当她侧身轻笑时,左眼睫毛会随着气流微微颤动,恍若蝴蝶翅膀掠过湖面。

昨天拍摄完,集体的毕业大合照后。

学校特意准许高三的学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个月,除了星期一外,都不用穿校服。

没有了校服都束缚,君怡的高三生们,一个个的都像出笼的鸟。

鲜亮,活泼。

姜明月身着白色连衣裙,连衣裙并非普通棉麻质地,而是丝绸与欧根纱交织的渐变材质,裙摆在她抬手整理发丝时流淌出涟漪般的褶皱。

“明月!”

钱乐之唤了一声。

他抓住时机按下快门,姜明月恰好歪头看向镜头,唇角梨涡深浅恰到好处,脖颈上一颗水滴形钻石吊坠折射出细碎虹光,整个人仿佛从印象派油画中走出的少女,连周遭蝉鸣都甘愿沦为她的背景音。

今天钱乐之就是姜明月的专属摄影师。

钱乐之之所以今天就开始拍。

那完全是因为,他过几天就要进部队训练了。

再不拍,就没机会拍了。

所幸他把傅宽那厮,也一块带了进去。

他可舍不得自家精心养育的娇花,这么快就变成别人家的。

本来和关系好的朋友单独,或三五成群的合照,一般不会这么快。

基本上都是在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

大家撕书的撕书,告白的告白,告别的告别,最后晚上再一起去KtV唱歌。

为大家的高中生涯画下圆满的句号。

可班里的同学,不知是从哪里知道。

她高考结束的当天,就要赶飞机,直接飞南海,在那边有工作要做。

从今天的大课间操开始,班里就有人拿着偷渡进来相机,问她可不可以一起合照。

老师对相机,没有手机看的那么严。

只要不要舞到他们眼面前,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姜明月当然是欣然答应。

于是从他们班开始,这股提前合照留念的风潮,开始向外蔓延。

直至整个高三。

到后来,甚至有外班的同学也来找,姜明月问她可不可以一起合照。

拍完室内,大家伙便转向室外。

在校园的绿荫下,姜明月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被同学们热情地簇拥着。

明眸善睐,顾盼生辉。

她一袭简约的白色连衣裙,纯净得如同即将毕业的青春。

同学们围绕着她,笑声与快门声交织,都想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

她站在人群中,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每一个角度都散发着迷人的光彩,让人不由自主地将目光聚焦在她身上,这便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拍的时候钱乐之很开心。

等回去一看照片,他给明月拍到单人照里,有三分之一,背景里,都有一个,对他的宝贝妹妹,贼心不死的家伙---傅宽。

以为这样他就奈何不了他了吗?

呵!

小爷最近可是学了ps的人,把傅宽这狗贼从照片里清除去,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

大家伙放开了‘玩了’一天,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合照和互相写同学录,在对方校服上,画画,写字,留念,短暂的放松过后。

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冲刺阶段。

时间一晃而过。

考场外的黄昏最后一科结束的铃声响起时,姜明月的笔尖在答题卡上划出最后一个句号。

她盯着窗外斜斜的夕阳,蝉鸣声突然变得刺耳。

教室里的空调仍在嗡嗡作响,前排眼熟的男生翻卷子的手顿了顿,后座陌生女孩的啜泣声像一根细针扎进空气里。

走廊的喧嚣比预期中来得更猛烈。

当监考老师收走试卷的那一刻,有人将草稿纸揉成团扔向天花板,碎纸片雪花般飘落;有人趴在课桌上,把头埋进臂弯里,肩膀剧烈起伏。

姜明月起身时,发现自己的脑海飘过万千的思绪——三年的汗水、咖啡渍和橡皮屑,全在此刻蒸发成云。

走出校门时,晚风卷着槐花迎面扑来。家长群在铁栅栏外涌动,举着向日葵和横幅,像一片摇晃的金色海洋。

姜明月从出考场的那一刻,就从放在教室外的书包里,拿出一个口罩,迅速带上,免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收拾东西的时候,她摸到口袋里的准考证,塑料卡壳硌着指尖,突然觉得它轻得像一片羽毛。

妈妈的身影混在其中,踮脚张望的样子,让姜明月想起高三每个清晨,她妈妈就算再忙,只要自己在家都会为自己准备一份营养丰盛的早餐,忙碌在厨房转悠的背影。

广场上,成群的考生把书包甩向天空,红色、蓝色的帆布在空中相撞,又坠入嬉闹的人堆。

有人抱着哭,有人笑到呛咳,几个男生用矿泉水瓶当话筒,吼着走调的歌。夕阳沉入教学楼顶时,人群渐次散去。

她回头望,校门匾额上的“勤学”二字被晚霞镀成橘色。

那些曾以为没有尽头的模拟考、凌晨五点的晨练、班主任训话时震动的玻璃窗,此刻都缩成记忆里一粒微尘。

“月月!”

生怕女儿看不到自己,兰心雅努力的踮脚挥手。

“妈妈。”

兰心雅牵着女儿的手,絮絮叨叨的问着。

“饿不饿,身上有没有哪里难受,头晕不晕,要不要喝水,热不热……”

什么都问,什么都关心,兰心雅就是不问女儿考得怎么样。

反正考都考完了,再问考的怎么样,除了给女儿增加不必要的压力,没有任何作用。

而且她相信她的孩子。

从高一入学到现在,每一次考试,从来没有掉出过年级前五十。

以君怡每年一本超过80%的录取率来算,女儿现在的成绩,远远的超过了,上京电影学院的录取分数线。

考上上京电影学院是毋庸置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