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冯氏复出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新生一九二七!
杨解放收到王勋才的汇报之后,即刻对甘肃的事情做了安排。他先是向国民政府举荐,正式任命马鸿宾为甘肃省主席,同时撤销他暂编第七师师长的职务。
暂编第七师改编为解放军独立一师,任命王勋才为独立一师师长。考虑到暂编第七师目前只有七千多人,又驻守在凉州、甘州和肃州等地,杨解放决定将第八师骑兵团以及新改编的兰州守备团编入独立一师。又令王勋才率领骑兵团和兰州守备团渡黄河西行,去完成部队的整编。留32团驻守兰州,仍归属第八师建制。
甘肃算是拿到手了。杨解放没有忘记,李四光曾说,甘肃玉门有石油。山东的石油暂时不想开采,可玉门的石油可以放心地去开采。这里是那些列强都插手不到的地方。当下把孔宗儒找来,商议石油开采事宜。
孔宗儒考虑再三,说道:“虽然铁路即将修到兰州,可是距离玉门依然还有上千公里。去那里开采石油,运输压力太大了。得不偿失啊!”
杨解放道:“那就把铁路修到玉门去。”
孔宗儒道:“上千公里啊,中间还隔着一条黄河,这铁路可不是一时半会能修得起来的。我的意思是,不如直接在玉门炼油,将成品油运回内地。运输量至少要减少七成。”
杨解放当即说道:“那就同步进行。铁路要修,石油要开采,炼油厂也要同步建设。”
孔宗儒苦笑道:“你这是担心到手的这十亿日元会花不出去么?”
杨解放道:“钱拽在手里不花,那就是一堆废纸。只有花出去才能体现它的价值。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真正的财富从来都不是手上的这堆废纸,而是人才和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别看我们国家现在贫穷落后,实际上,修路架桥,采矿冶炼等各方人才都不缺。他们缺少的是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
孔宗儒认同道:“这话说得是。搬迁太原兵工厂时我才知道,太原兵工厂张恺研制的恺字炸药,竟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让咱们的火炮威力,能提升一个档次。你以前提到的那种无后挫力炮,因为发射药的问题,一直没搞出来。这个项目已经交由这个张恺负责了,他说有把握搞成功。”
杨解放听得大喜,说道:“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啊!这个项目让张恺在包头搞,不要让那些老外参与了。”
孔宗儒接着说道:“这正是我打算说的另一个话题。顾维钧先生即将回国,听说这次又带回来了一批军工专家。小司令,我们的军工企业里,外国专家占比有点多啊!咱们的这点秘密人家全知道。咱们有多大实力,人家一清二楚。”
杨解放道:“你的意思我明白。有的时候没办法,人家的技术比咱们先进,不得不向人家学习。使用外国人还是有必要的,学到以后就得自己搞创新才能超越他们。所以,包头这个工业区,将不再使用外国人。还有玉门石油的开采和提炼,也全部使用中国人。”
孔宗儒点头道:“我明白了。这事交给我来安排吧!”
孔宗儒前脚刚走,通讯处肖兔送来一封电报。这封电报竟是冯玉祥发来的。他在电报里称:愚兄复出,无意与贤弟争斗。只愿与贤弟真诚合作,共创民国。
既然人家主动抛了橄榄枝,不能不做回复。杨解放当即让人把军情处初一找来。也不知道他那里调查得怎么样?
不一会,初一到来,说道:“小司令,冯玉祥下野后在山西汾阳隐居。在此期间,我们军情处疏于监视,这是我的失职。”
杨解放摆摆手,说道:“我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快就复出。过去的事就不说了,说说你们这里调查到了什么消息没有?”
初一回道:“冯玉祥已经南下去了河南南阳,正积极招揽旧部。孙殿英部改编为第三路军之后,军队移防去了南阳。韩复榘还顶着河南省主席的头衔,索性将河南省会迁往南阳。”
如此一来,冯玉祥就能以南阳盆地为基地,割据豫西南。若是发展得好,北可图中原,南可控荆楚,西可取汉中。
初一接着又道:“南京那边传来消息。苏俄驻华大使,亲自找到常校长交涉,想要恢复冯玉祥的党籍和行政院副院长的职务。常校长鉴于宁粤之间的形势,又迫于苏俄的压力,态度有些松动,算是默认了冯玉祥的复出。”
杨解放微微点头,喃喃道:“果然是苏俄在背后操控啊!”
1926年,冯玉祥从苏俄回国,因为有了苏俄的支持,才能在短期内重新凝聚西北军。然后在五原誓师,加入北伐军序列。在杨解放熟知的历史中,冯玉祥之所以能组建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也是因为得了苏俄的支持。苏俄支持他的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日军窥视外蒙古。现在,解放军进了外蒙古。苏俄支持冯玉祥复出。不用猜也知道,其目的是为了牵制杨解放。
初一继续汇报道:“十五发来消息,苏俄军队向库伦增兵了。小司令,正如你预料的那样,我们想要收复外蒙古,必定要与苏俄开战。”
杨解放说道:“让初十五继续关注库伦方面的动静。外蒙古军队不足为虑,要重点弄清楚苏俄军队的规模、武器装备情况以及他们的指挥官是谁!”
初一答应一声,接着又道:“还有一件事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山西的阎锡山与日本人接上了头。他招募了四五万青壮来修筑铁路,施行军事化管理,每天先出操再出工。他这明显是想借修路的机会秘密训练军队。”
因为冯玉祥的复出,令军情处对阎锡山也格外重视起来。杨解放对此并不感到意外。自己的强大和强硬的对外态度,已经引起了列强们的忌惮。可预见的是,他们必定会联合起来,对自己进行绞杀。
往后,历史将逐渐脱离原来的发展轨迹。杨解放也就没办法依靠先知先觉提前布局,来应对变数。自己是否能够应付得过来,实在心中没底。这个时候,他又想到了教员。想到了他敢于一挑十七的勇气与决心,内心又坚定起来。
初一汇报完之后,杨解放立刻给冯玉祥回了一封电报:弟也愿意与兄台真诚合作。若是兄台遇到难处,弟必竭力相助。弟请兄台务必牢记,咱们中国军人的枪口应该指向谁?
四月底,顾维钧回到国内,又带回来一批德国的军工专家,其中包括建造U型潜艇的技术人才。顾维钧跟杨解放汇报完工作之后,没有待在济南,去南京赴任外交部长一职。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跟苏俄驻华大使交涉——苏俄干涉中国内政之事。
杨解放现在还没做好收回外蒙古的准备。他今年的首要任务是应对九一八事变,要是能一举将日军干趴下。明年再考虑收复外蒙古不迟。他派顾维钧去南京跟苏俄驻中国大使交涉外蒙古事宜,不过是去打嘴仗,注定不会有什么结果。杨解放也不着急,让顾维钧继续交涉,为他另一个计划做铺垫。
这一天,杨解放收到高尧发来的电报。电报里称,孔祥熙想要火油的销售代理权。孔祥熙给出的条件是——支持合作社在南方各省开展业务。
火油也就是煤油,因用于点火照明而得名。煤油是石油冶炼的副产品,也是一种比较廉价的照明用油。目前,世界上主要使用蒸馏法提炼分离石油。汽油、柴油等轻油的出油率普遍在25%左右。像煤油这等重油,出油率更高一些,但不适合内燃机使用。中国的电力普及率很低,桐油、蜡烛等照明物又太贵,已经广泛使用煤油照明。
中国使用煤油照明的时间跨度比较长。杨解放小时候还在位于偏远山区的外婆家见过煤油灯。直到村村通工程实施后才用电照明。
杨解放在日照建立炼油厂之前,中国的煤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孔祥熙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了煤油的进口和销售。有人说,国民政府是一个买办政府,这是有道理的。国家权力掌握在孔、宋等买办家族手中。他们秉承的理念是造不如买,又利用手中的权力垄断这些买卖,严重抑制了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杨解放对于孔祥熙的这种行为很是反感。经过一番思虑之后,还是决定答应他的要求。先让合作社业务在全国范围开展起来再说。
杨解放秉承的理念就是买不如造。宁可花大价钱进行基础工业建设,也要能做到自产自足。苏俄能通过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农业国向工业化的转变,自己拥有后世的记忆与经验,一样能做到这一点。
五月份,孙科、汪米青卫、陈济棠等人在广州组建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他们以每个月支付八十万大洋军费为条件,拉拢桂军一起讨蒋。粤、桂两军分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陈济棠与李宗仁分任集团军总司令。其中,第一集团军实力较强,拥有150个团,陆海空齐备;第四集团军只有72个团,只有陆军,武器装备相对落后。
与此同时,盘踞在南阳的冯玉祥也没闲着。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又有了成果。第22路军总指挥吉鸿昌率领所部第30师、31师再次倒戈、叛蒋投冯。
吉鸿昌之所以再次反叛,也是被逼无奈。中原大战快结束时,他为了保存实力,选择了叛冯投蒋。部队很快被调到鄂豫皖去围剿红军。吉鸿昌兼任30师师长,率领30师驻守在潢川、固始一带,与鄂豫皖苏区隔河相对。开始的时候,他还打了几个胜仗,抓了一些俘虏。
他亲自审讯了一些俘虏,在交谈中,他发现自己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土匪,而是一群有信仰的革命战士。这一下他就不干了,他出来当兵就是为了革命,怎么能与革命志士自相残杀?
吉鸿昌非但不愿意再与红军作战,甚至萌生了加入红军的念头。他把红军俘虏悄悄放了回去,还让他们给自己传信。随后,他多次与红军高层接触,表达了自己想要加入红军的想法。红军方面也是积极争取,派出了陈昌浩与他联系。
然而,吉鸿昌有点一厢情愿了,他有理想想要加入红军,可底下的官兵却不同意。这些官兵大多是冲着升官发财来的,可不是那种有信仰的革命战士。甚至,连吉鸿昌的生死兄弟——31师师长张湘印都极力反对。这让吉鸿昌率部起义的设想落空。
吉鸿昌虽然没能率部加入红军,但也不愿意继续与红军作战。常校长见他消极剿共,哪里会惯着他。常校长先是将31师调往黄陂,又派了特派员入驻30师督战。
吉鸿昌为了应付特派员的督战,让一部分士兵脱下军装,冒充游击队与自己的部队作战。可这种事情,干一次两次还行,干得次数多了难免穿帮。所以,他现在的处境堪忧,进退不得。
另一边,31师调往黄陂之后遇到了一个硬茬子,连吃败仗。他的对手可不是什么泥腿子,而是正经的科班出身,还是黄埔三杰之一,曾救过常校长的命。张湘印发现揍自己的人竟然是顶头上司十分器重的学生,这向谁说理去?他的战损得不到补充不说,还被严令继续去挨揍——剿匪。
这个时候,冯玉祥派人找上门来。这些人让他们投靠红军不肯干,再返回到冯玉祥这个老上级麾下,竟然十分愿意。于是乎,吉鸿昌率领第22路军两个师迅速脱离战场,转身投靠了冯玉祥。冯玉祥现在得了两个军,底气更足了。将这两个军整编为第二集团军,自任总司令。大有与南方的第一、第四集团军遥相呼应之势。
冯玉祥得了苏俄方面的资金支持,正积极扩编军队,但是武器弹药却没这么快补充。于是,冯玉祥跟陈济棠、李宗仁一样,也打起了杨解放的主意,想要从杨解放这里得到武器。他给杨解放来了一封电报,想要购买武器。
杨解放自从上次跟鹿钟麟谈过之后,又分批召见了原西北军的高级将领。这些人如鹿钟麟一般,声称已经对冯玉祥仁至义尽,绝不会再反叛杨解放。这让杨解放安心了不少。他是真担心内部的不稳,影响到了他的抗战大计。好在冯玉祥比较识趣,对于投靠杨解放的西北军将领,并没有派人来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