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 第425章 钱学森(一)

第425章 钱学森(一)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璀璨华夏:挽千古意难平!

第四百二十五章 钱学森(一)

【钱学森,1911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

当时的中国动荡不休,国内既没有安稳的学习环境,也没有足够前沿与时俱进的科技水平。

科技的发展就是国家的发展,可那时的中国前途昏暗。

自幼向学,怀以用学识报效国家,让国家脱离贫困落后的钱学森,在国内学习时,就因刻苦勤勉和本就极高的学习天赋,在学习一道上缕缕突破常理。

又得益于家庭教育,3岁时就能背诵众多蒙学读物。

在学校时,他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速度远超常人,成绩优异,尤其在数学、物理等学科表现突出。

十八岁时,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攻读铁道机械工程专业。

二十岁时,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东三省。

这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的积贫积弱与面临的危亡局面。

爱国情怀强烈的他与同窗们一起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走上街头宣传抗日,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抗日决心。

此外,还积极参与募捐活动,为抗战前线的将士们筹集物资和资金,以实际行动支持抗战。

也是在这期间,他接触到了社会主义,了解到红军、苏区和红色政权的存在,也对国民党政府的所作所为有了更多了解,人生观就此迎来新的感悟。

但是他也明白,作为学生他能为国家做出的最大帮助,应该是用自己的学识改变国家科技落后以致全面落后的局面。

于是他在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庚款留美”,选择成为航空机架专业的公费生。

1935年,正式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仅一年后就靠着自己超乎常人的努力和天赋,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而正常进修获得航空硕士学位,则需要二到三年。

1936年,转至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来自中国这个落后国家的钱学森,获得了被后来誉为美国航空航天之父的冯·卡门青睐,收钱学森为徒。

博士毕业后,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担任研究员等职。

他与冯·卡门合作取得诸多成果,还加入火箭研究小组。

1938年,与冯·卡门合作的研究形成《倾斜旋转体的超音速流》一文。

1939年,获得航空、数学博士学位。

后续还助力美国成功打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喷气式动力飞机。

至此,钱学森丰硕的科研成果依然让他成为了知名科学家,1947年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那年,他才三十六岁。

一年后,他与着名歌唱家蒋英生下一个儿子,为其取名永刚。

到了1950年,新中国已经成立。

钱学森归国的心再也按耐不住,认为这是学成归国最佳时机的他,义无反顾决定放弃在美国拥有的一切,决心回到祖国。

但是美国也深知钱学森的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有多么重要。

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甚至表示:“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千万不能让他离开。”

于是正值反共热潮的美国,以间谍罪污蔑钱学森将其扣留监禁。

监禁期间审讯人员对其威逼利秀不成,就每隔10分钟来开一次灯,剥夺了钱学森的睡眠,意图在肉体和精神方面摧垮他。

短暂剥夺睡眠算不得大事,但长期剥夺睡眠却是真的能把人都给逼疯的。

在关押十五天后,等到妻子蒋英来狱中探望钱学森时,他整个人已经暴瘦了三十斤,面黄肌瘦的他眼神里只剩下了空洞,再没有了以往的朝气蓬勃。

最后美国搜查不到证据,又迫于国际科学界压力,担心钱学森出事,会引发众多科学家对自身安全产生担忧,进而影响美国吸收全球科学家为其效力,阻碍自己的科研发展,于是不得已释放了钱学森。

但是仍然将钱学森限制在洛杉矶,安排特务监视和骚扰,这种软禁状态长达5年之久。

年轻的钱学森本以为科学无国界,所以毫无保留地为美国做贡献,却没想到换来的却是美国对他的羞辱和监禁。

而且吊销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科学研究的安全许可证,并转移了钱学森所有科研成果与荣誉。

在漫长的监禁生活中,钱学森依然没有放弃回国的信念,并开始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科学领域,经过几百个日日夜夜的潜心钻研,1954年,钱学森完成了长达四十万字的科学着作,《工程控制论》。

在这一着作发布后,又一次引发了科学界的轩然大波。

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更是对他一人能完成如此科学成果无比惊讶,在会上最后一次强烈挽留钱学森,问道:“一个如此优秀的科学家回到一个农耕社会能干些什么?”

钱学森回应:“只要能回到祖国,我做什么都可以,如果想,种苹果也行。”

这一年,钱学森四十三岁。

在软禁的第5年,此时的中国已经收到钱学森的求救信。

于是在1955年的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在谈判中以释放十一名美国飞行员为筹码,要求美国不得阻挠中国侨民归国意愿,尤其是钱学森。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当局不得不批准钱学森回国的要求。

最终被软禁五年之久的钱学森一家,于1955年9月17日登上了回国的游轮。

并在登船前,有一封以钱学森父亲为名义的神秘电报提醒钱学森一定不要中途下船,抵达目的地后有专人接应。

而这封神秘电报正是中国外交部发出的。

虽然不知道中国在确保钱学森安全回国做出了那些具体安排,但能确定的是中国无比重视这位有着强烈爱国心的科学家。

在历过近二十天的航行,已经阔别祖国二十年之久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了已经焕然一新的祖国。

这一年钱学森四十四岁,有了一儿一女,还有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

钱学森的回国受到党中央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对钱学森期盼已久的陈赓,更是一见面就郑重地问道中国究竟能不能造出自己的导弹。

钱学森给出的回答是:“美国人能造出来,我们中国人不比他们少个脑子,当然能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