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 第371章 抽丝剥茧

第371章 抽丝剥茧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星空只为你,我在古代做锦鲤!

王瑾仪想起陈智远说过,战争不过是不同形态的较量,分为:智力、实力和能力。

所谓实力就是指武器或人数上的绝对碾压,所谓能力就是调动把控和布控,这些基本都是国家或军事层面的。

军迷们更感兴趣的大多都是武器或计策运用方面。

陈智远曾给前世的王瑾仪讲过瞒天过海的活学活用,还认真剖析了特洛伊木马计,在战争中的里应外合伪装战术。

不知为什么,王瑾仪不由的就想起了这个故事。

这种计策对敌我双方都很有用,只看谁把这个计策玩的地道了。

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想了想,便把特洛伊木马的故事进行了合理改编,缓缓地道:

“我在书上看到过一个故事叫巧破雄关。

讲的是有两座城池,东城觊觎西城已久。

西城城高坚固,粮草充足,东城多次强攻都铩羽而归,谋士献上一计,进攻中佯装慌乱撤退,留下了巨大战鼓车。

西城士兵好奇又贪功,将战鼓车拖回城中,夜幕降临,东城精锐士兵悄悄从战鼓而出,摸向城门。

最后,里应外合顺利破城。”

几句话讲完一个故事,众人没懂故事的含义,还都疑惑地看着王瑾仪。

宗妇问:

“瑾儿,你给大家讲这个故事是……?”

疑惑不清的意味很明显,她把最后一个字拉得很长,王瑾仪笑了笑解释:

“我是说,现在我们在守城,有人要拿下北宁城,又无法强攻,就会运用这个计策或把这个计策活用。”

这回所有人都好奇地问:

“是吗?”

“这个计策还可以怎么用?”

堂兄和宗妇都好奇地伸长了脖子,一脸期待。

连玉清真人都走过来,坐在小姐身边等着听下文。

王瑾仪反倒认真地看着大家,“这个计策里我们都起作用,明天……”

第二天傍晚,在花厅再聚时,王瑾仪听着大家得到的消息,看了一眼玉清,见她已经运笔如飞地开始记录了。

王文斌去了茶馆,听一位老者低声对身旁的年轻人说:

\听说蛮人军队剽悍,人马有数十万,正在集结队伍,北宁城恐怕守不住,蛮人很快可能攻城,趁还没开战,快跑吧……”

好多人插嘴,七嘴八舌的谈论粮食和物资可能短缺,不过一会儿功夫,茶馆里人走了大半,大多都是去囤积物资和粮食。

宗妇带着人逛了几个集市,见商户和顾客交流的都是关门歇业,囤积物资的事儿。

街市上,人心惶惶,有大批的人想要出城避难,还有百姓堵在城门前,久久不散。

风家姐妹自告奋勇去了解城防情况,

“城墙上,兵卒开始定时换岗巡逻,看着像是进入战备状态。

听城墙下百姓讲,巡城兵卒增加了一倍,四个城门被巡城司接管了。”

王瑾仪却显得格外镇定,问朱玉:

“你今天有什么消息?”

“小姐,确实好多米铺都关门了,泰升米铺那条街,是府城里最大的米铺一条街,平日里生意兴隆,今天,我看十之八九都上着门板。”

王瑾仪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说道:

“你们怎么看?”

几位堂兄都齐齐的眉头皱紧成思考状,宗妇反问:

“瑾仪,城里人心惶惶,生意也都停了,你对此有何看法?”

王瑾仪对玉清说道:

“把刚刚大家得到的信息,整理一下,让堂哥交给北宁家主。”

朱玉通知泰升米铺掌柜明天来一趟,店铺暂时不要开,把存粮和账目清点好,明天带来。”

玉清点头应下,整理记录,朱玉施礼后先出门了。

以王文斌为首的四个堂兄既没主意又惶恐,面面相觑等着吩咐。

宗妇看了一圈,轻轻哎了一声,无言地观察着王瑾仪。

见她正把玉清写好的纸条通读一遍,走到四个堂兄面前,郑重地道:“你们尽快交给家主,听个事下快些回来,我们决定明天大家作什么。”

王文斌带头起身要走,又停住了,问了一句:

“堂妹,我们作坊还开工吗?明天,明天我们也停工吗?!”

“我们正常开工,什么也不要和工人提,一切不变。”

王文斌满心狐疑,还是带着堂兄弟去找家主了。

宗妇忍不住开口问:

“瑾仪,现在城里人心惶惶,你觉得有问题吗?你给大家讲攻城的故事,是有计划了?”

王瑾仪摇了摇头,可眼里闪着光,沉吟过后,缓缓地说:

“需要官府和城防司明确态度,我才能决定后面该如何进行!”

北宁家主来的之快,让王瑾仪出乎预料,起身见礼后各自落座,这时候谁也没有闲心客套,北宁家主开口就问:

“浔阳二小姐,让他几个兄弟送来的消息我看过了,你是觉得有人故意煽风点火制造大兵压境的假象,扰乱民心?”

“堂祖父,您觉得还有没有别的可能?”

“你觉得有人要浑水摸鱼?”

“堂祖父,会不会还有别的?”

“什么?还有什么?”

这一刻连宗妇和玉清都吃惊了,仅凭得到的有限信息,这孩子还看出了什么?

王瑾仪深吸一口气,理清思路道:

“堂祖父,从城池重要性上说,如果是你,要在北屿口开店,会不在北宁府放个眼线呢?”

“什么?”

“小姐,你认为北宁城里有眼线?”

风姐脱口而出。

宗妇也好奇地问:“你是出于什么这么说的?”

玉清悠悠地道:“小姐你是觉得有人推波助澜,故意煽动百姓出城,造成恐慌?”

“有可能!我只是觉得,如果我是北蛮统帅一定不会放弃北宁城,再说也有前车之鉴。”

风姐低低的声音道:

“小姐是说我们擅离职守,您被伤了的那次?”

“不!我是说自从我们入了北地,遇到的刺杀,火烧客栈,还有你带人剿灭的窝点,都说明北蛮人在这边有长久的战略目标,埋伏了眼线……”

“你是说……”

“城里有北蛮人?”

在一片疑问声中,北宁家主沉思片刻后默默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