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穿越农女造福一方 > 第147章 没意见

第147章 没意见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农女造福一方!

原配在夫主左侧。

继妻在原配的左侧。

并排着埋。

这是排棺葬。

“爹,要不让我娘单独葬在一边吧。”

孟老四和孙杠头刚好走到他们身后。

听到了孟家人正在商议此事。

孟老头皱皱眉,“胡闹,哪有让你娘单独一个坟的道理?”

孟家的几个叔伯也不同意,劝道,“就是,你娘辛劳了一辈子,给单独埋在一旁成何体统了?”

“那不是让人家指着咱们孟家的脊梁骨说闲话吗?”

“那不是欺负人嘛。”

“小四啊,听你爹的,挨着你大娘。”

孟老头知道小四这是有了心结,因为银子的事,孟老头还是有几分心虚的。

忙解释道,“小四啊,这个坟,只是按先后,没有大小之分。”

孟老四觉得刚刚月桃的提议就很合理。

“爹,并不是因为先后,只是我三哥万一将来……”

孟老四没有直说,将来他三哥会不会被人家要回去?

他是知道他娘生前不同意三哥他们回去的。

即使月桃没说那么明白。

娘受伤也是和这事有关。

一提孟老三,大家才想起来,前几日,孟老太太先头的那一家找过来了。

说的就是要把孟家的三房要回去。

虎子不是孟家名正言顺的儿子。

祭拜孟家有着不妥。

孙杠头在旁边笑了笑,接过话来,缓解了尴尬。“老爷子,各位叔伯长辈,我铺子是经营白事的铺子。见得这种情况也多。”

“主家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二了。”

“老太太对孟家的子孙有养育之恩,常理来讲,合葬是合乎情理的,只这样的情况,单独埋葬将来祭拜更方便些。”

咦?

这孟家还请了白事铺子的人来帮忙?

刚刚众人就很奇怪。

这几个青年的汉子。

张罗安排都很有章程。

他们还以为是哪家的亲戚呢。

孟老头开口介绍道,“老婆子去的急,在晋县里请的几位小哥儿帮忙把人运回来的。”

“哦!”

众人恍然大悟。

刚刚还奇怪呢,听说是在孟老太太的娘家那边出的事。

他们到的时候,寿衣棺材都装好了。

谁家老人去世不是手忙脚乱的。

孟家安排的井井有条,丝毫不乱。

林里正想到孟老三,要是将来认祖归宗了,祭拜倒的确不方便了。

孟老头考虑一会儿。

抬眼看了看孟老四。

“只是这样,可就委屈了你娘了。”

孟老四看了一眼棺木。

“我三哥不在家,我也做的了主,您百年以后和大娘合葬,我没意见,就让我娘另起一坟吧。”

又转头问站在一边的孟老大兄弟。

“大哥二哥的意见呢?”

哥俩在一边听了半天,孟老大摆手,“四弟,爹怎么安排我们都没有意见。”

孟老二也接话道。

“我们才三四岁娘就来了咱家,给我们拉扯这么大,娶妻生子的,那恩情与亲娘无异。”

“你是娘的亲生儿子,你做决定就成。”

林里正这么一会也想到了分家的事。

再怎么和睦的家庭。

孟家分家就在眼前了啊。

索性也做了个台阶。

“孟叔,既然小四自己坚持,三婶也没留下什么话儿,那就听小四的吧。”

兄弟几个商量好了都没意见。

犹豫了一会,孟老头点头。

这事就定下来了。

“那成,让阴阳先生在祖坟上寻个好位置。”

孟家的祖坟都是早早圈好的了。

各家各户百年之后的位置也是定完了的。

看风水不是孙杠头的专长了。

有专门的堪舆的阴阳先生住在邻村。

已经着人去接了。

孟老头见小儿子满脸的疲惫,嘴唇干裂的不像样子。

满腹的心酸。

拍拍他肩膀,“你回去休息吧,晚上再来陪你娘。”

林里正和叔伯兄弟也开口催促道,“这么熬身体累垮了。”

“咱们家的小辈多,一会都来守灵,你先回去吧。”

“三婶灵前的火盆不会灭的。”

孟老四朝周围的人拱拱手。

他从昨夜一直忙到现在。

孟老头凌晨还回去眯了一会。

孙杠头开口劝道,“兄弟,您尽管去,我和我几个伙计在这里守着,不会出错的。”

孟老四到棺木前面跪下磕了三个头。

又拍了拍孟景晨的头。

和月桃说了孟老头的决定。

月桃放下心来。

如此甚好。

孟老四这才走了。

月桃陪着孟景晨跪在灵前接着烧纸。

十多个小孩子在空地上穿梭。

不时的还来招呼景晨一块玩儿。

没有任何忧愁。

和他们有关的事,今天会有好吃的了。

二堂姐孟月柳过来,头上和月桃一样戴着孝。

没有说话。

默默跪在另一侧往火盆里添纸。

她们几个小的都是在孟老太太看护下长大的。

虽不是血缘亲人,来自奶奶的关爱一直没少过。

更何况孟老太太从没有大声呵斥孩子的时候。

她也是真心实意的来守灵。

不像孟月梅,不过就跪了一会儿,就说膝盖疼,回家了。

临走还骂她,“傻,也不是你的亲奶奶,显出你的孝心来了。”

天气晒了起来 。

甄氏妯娌两个回家了。

村子里有丧事来帮忙和亲戚来吊唁是要供人吃饭的。

各家的婆子媳妇的也都去孟家搭把手。

孟老太太去了。

王氏是长房长媳,饭菜自是要张罗起来。

天刚蒙蒙亮时。

孟老头给她二百文钱,让她去县里称十斤猪膘。

再杀上一只鸡。

两个荤菜,回来再拾掇来个凉菜,也就足够了。

王氏接过钱痛快答应走了。

这还是她头一次手里握着这么多的钱呢。

晃了晃用麻绳穿起来的铜钱。

叮叮当当的。

“这个声音可真是好听。“

王氏心里的小九九已经盘算开了。

孟老头儿孙都这么大了,再找一房的可能性非常的小。

自家是长房,人情往份的那是女的活计。

以后那还不都得听自己的了吗?

想到开心的地方,王氏挺了挺胸脯。

走路都带风。

她可是多年的媳妇熬出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