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啦

字:
关灯 护眼
中文啦 > 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 第161章 旧税弊端

第161章 旧税弊端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到战国,谁说天下苦秦久矣!

\那就暂且不议。\

\与其劳心费力去换取外邦铁矿,不如先把自家的矿产用好。等我们的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了,再谈其他。\

秦天望向殿外,正值寒冬,工匠们在寒风中坚持作业。

铁炉中红光闪动,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想到这里,秦天做出了决定。

\传令下去,命税史走访各地商户,了解实际情况。要知道民间疾苦,才能制定合适的税制。\

第二天清晨,长安城南市的布行街上,老布商赵恒正在自家店内召集几位同行。

听说税史要来,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苦衷。

\诸位,税史大人今日要来,陛下命他了解我等的经营状况。\赵恒温声道,

\咱们都说说实情,也好让朝廷知晓民间疾苦。\

坐在对面的布商张老汉叹了口气,

\这些年战事连连,街上的年轻人都去当兵了。绸缎布匹无人采买,一年的收入还不及从前的三成。\

\可不是嘛。\一旁的王掌柜接话道,

\原本一家有七八口人,现在多数人家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谁还有闲钱置办新衣裳?\

正说着,身着官服的税史带着几名文吏走进店内。

为首的是个中年人,见众人行礼,忙道。

\诸位免礼。今日是奉陛下之命,来了解诸位的经营情况。还请畅所欲言。\

赵恒将账册呈上,

\大人请看,这是小店近三年的收支明细。去年总收入只有太平年间的两成半,可征收的税额却还是按照从前的标准......\

税史仔细翻看账册,不时点头。\嗯,确实如此。其他几位呢?\

众商户纷纷将各自的账册呈上。

税史详细记录,又询问道:\除了生意清淡外,可还有其他困难?\

\回大人的话,\张老汉道,

\现在各处关卡重重,一匹布从产地运到长安,要经过好几道税。等到了店里,价格已经涨了一倍不止。\

\是啊,\王掌柜附和,

\光是运输税就有三四种,还不算各地额外加征的临时税。这样一来,布价太高,百姓更是买不起了。\

税史认真记录,又问了许多细节。

傍晚时分,他收起竹简,向众人道:

\诸位所言,我都记下了。陛下体恤民情,定会妥善处置。\

待税史离开,赵恒对众人道:\看来陛下是真心想了解民间疾苦。\

\是啊,\张老汉露出些许希望,\或许日子真能好起来。\

当晚,税史将调查结果呈递给秦天。

\陛下,商户们反映的问题主要有三。

其一,因战事影响,人口锐减,商业萧条。

其二,税率仍按太平年间标准征收,与当前实际不符。

其三,重复征税导致物价上涨,更加打击了消费......\

秦天认真听着,眉头渐渐皱起:\看来非改不可了。\

透过门帘,可见一位老者正与税吏说着什么。

两人走近,听到了谈话内容。

\大爷,按规矩,磨坊要交工商税、磨粮税和场地税。\税吏翻着册子说道。

老者苦笑:\官爷,您也知道,这两年打仗,年轻人都去当兵了。来磨面的人家少了大半。以前一天能磨二十石,现在能有五石就不错了......\

白起听到这里,低声对秦天道:

\陛下,这税额还是按照战前定的标准。\

秦天点头,继续听着。

\可是,\税吏也很为难,\税率是定好的,我也......\

\小人明白。\老者艰难地从柜子里取出铜钱,

\这是所有积蓄了,您看能不能......\

两人又走访了几家店铺,情况都差不多。走到一处茶寮歇脚。

\战争确实伤及民生至深。不仅青壮年减少,连带生意也都萧条了。\

白起思索片刻,

\陛下,臣以为可分两步走。其一,应根据现状重新核定税率。其二,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征收标准。\

\有道理。\秦天点头,

\比如这磨坊,可以按实际磨粮数计税,多劳多得,少劳不缴。\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

原来是一家布店在清理货物,准备关门。

\掌柜的,这是要搬家?\秦天走上前问。

\是啊,\掌柜愁眉苦脸地说,

\连年征战,城里的年轻人不是去当兵,就是去屯田。街上能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少,再加上各种税收压顶,实在经营不下去了。\

秦天与白起对视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

这已经是今天遇到的第三家准备关门的商铺了。

\陛下,\白起低声道,\看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

秦天点点头,看着街上稀疏的行人,心中已有定计。

回宫后,秦天立即召集吕不韦等重臣商议。

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相邦,\秦天开门见山,

\今日微服访民,亲见民间疾苦。商铺关门,市场萧条,百姓生计艰难。

若继续按战前标准征税,只怕要将百姓逼入绝境。\

吕不韦听闻此言,若有所思。

作为秦国的相邦,他深知税收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沉吟片刻后,他站起身来。

\陛下仁心。臣以为,当下正是变法良机。可否效仿商鞅变法,制定新的税收制度?\

\正有此意。\

\但此事关系重大,需要充分调查,认真规划。

我们要掌握各地的实际情况,既要考虑百姓负担,也要保证国家收入。\

他转向殿中的范雎。

\应侯,你在民间经历丰富,知晓百姓疾苦。

不妨组织一次彻底的摸底调查,了解各行各业对现有税制的意见。\

范雎向前一步,

\陛下明察。臣以为可分三路进行。

一路走访商贾,了解商业税收状况。一路走访作坊工匠,了解工业税负。一路深入乡野,体察农税征收。\

\好。\

\挑选合适的官员,让他们深入基层,详细记录百姓的困难和建议。\

范雎思索片刻。

\臣心中已有人选。王诚为人正直,最适合走访商贾。

李明熟悉工匠,可去了解作坊情况。赵广长年在基层,深知农事,可去农村调查。\

\准。\

\告诉他们,不求速成,但求实情。要让百姓说真话,道实情。只有掌握了真实情况,我们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新税制。\

\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