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陛下太着急了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夏圣!
程知闲闻言,面不改色,侧步离开队伍,手持白玉笏板,行礼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怀化将军所言不无道理,镇国公劳苦功高,韩家一门忠烈,是不争的事实,当年韩老将军跟随先皇一路征战,打下了这大夏王朝,韩家居功至伟,而韩帅统掌三军以来,平叛乱,战西荒,镇守边境近三十载,保我大夏安宁,也同样是功不可没。若无实证,贸然对一位镇守边境的国公降罪,实为不妥。”
就当所有人都以为程知闲是站在镇国公这边的人时,这位兵部尚书的话锋却突然一转道:
“然,两位尚书大人所奏之事,也并非是空穴来风,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若是发现了问题,我等坐镇朝堂之人却不加以制止,那长久以往,法度不存,国将焉附。”
皇帝皱眉道: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以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兵部尚书淡淡说道:
“以臣之见,陛下既不可降旨问罪,也不可放任不管,如今,镇国公镇守边关已然超过半年,边境虽然形势紧张,但按照兵部传来的消息来看,西荒暂时不会与我等大动干戈,有雍州将军凌萧镇守足以,不如将镇国公唤回朝廷,当面询问此事,让其自证清白,既不会落人口实,也能还朝野上下一个公道。最为稳妥!”
皇帝似是做出了思索之态,片刻后,微微颔首道:
“程尚书的话有理,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先前站出来弹劾的户部尚书严崇杰抱着笏板,沉声道:
“臣附议!程尚书的办法最为稳妥。”
张贞唤也上前一步道:
“臣也附议!”
随后,在他们二人身后,户部连同吏部三十二名官员皆出列附议,一时间朝堂之上,仅是一片群臣附议的声音此起彼伏。
皇帝很是满意这个效果,他微微颔首,终于将目光看向了老首辅杨邺,缓缓问道:
“杨首辅,你认为呢?”
杨邺终于睁开眼睛,缓缓抱着金玉板,苍老的声音缓缓道:
“老臣没有意见。”
皇帝微微颔首,不再多言,大手一挥道:
“那就这么办吧,传朕旨意,召镇国公韩万钧回京述职!”
小太监轻轻喳了一声,随后皇帝摆了摆手,似乎有些乏了,随行太监会意,立刻上前一步,高声道:
“退........朝!”
下方群臣再次下跪,三呼万岁,而皇帝则是缓缓起身向着一侧的后方而去,只是在离开前,嘴角扬起一丝淡淡的笑意来。
等到朝会结束,一众朝臣有序的退出了太和殿,开始缓缓散去,与上朝不同,下朝的时候,并没有太多规矩,只要不是逾越走到皇帝才能走的正中白玉阶上,朝臣可以三三两两各自散去。
老首辅杨邺走出太和殿后,并没有马上离去,而是在大殿前,看了看下方的官员以及这座皇宫,眼神有些深邃。
“杨首辅!”
杨邺身后传来一道声音,他转头看去,正是先前在朝堂上最后发言的兵部尚书程知闲,杨邺笑道:
“程尚书,有事吗?”
程知闲微微行礼后,轻声道:
“首辅大人要是没事,我们一同走走。”
杨邺笑着点了点头,程知闲随即做了个请的手势,杨邺率先而行,程知闲跟在身边,故意慢了半个身子,这是对当朝首辅的尊重,二人缓慢前行,并没有着急开口说话,一直等他们下了台阶,走出宫门后,在那条笔直宽敞的通道上,程知闲终于开口道:
“今日朝会,杨老一言不发,对于镇国公的事情,是否存在其他看法?”
杨邺看了他一眼,淡淡说道:
“那我也想请教尚书大人一件事,今日早朝的这场弹劾,是否是陛下授意你们的。”
程知闲只是微微一笑,并没有说开口承认,却也没有开口否定,但这就够了,对于天子授意,他即便知晓也不能随意透露,否则第二日就会被冠以罪名斩首示众。能够不开口,便是最好的答案。
杨邺会意点了点头,却又叹气道:
“陛下还是有些心急了。这一手棋算不得妙棋。”
程知闲低声道:
“陛下或许也只是试探对方的一个态度。”
杨邺冷笑道:
“只怕会弄巧成拙,那只老虎可不是这么容易对人俯首的。”
程知闲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太过敏感,他只是陛下拿出来做戏的筹码,身为筹码,只要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好,插手多余的事情,容易引火自焚的。所以他很巧妙的转移话题道:
“陛下今日专程将王太师招入宫中,本是想要让他能够主动站出来与对方打擂,可惜太师显然不愿如此,只怕此刻已经招惹的陛下不喜了。”
杨邺却摇头道:
“不见得,陛下若是真的想要与那位打擂,第一个考虑的也该是你这个掌管朝廷军防的兵部尚书,而不是早已不问国事的王世雍,说不得,陛下叫他来,也是想看看他的态度。”
程知闲恍然,轻声道:
“所以太师大人才会装聋作哑,这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啊。他不会参与此事。”
杨邺轻叹道:
“王世雍终究曾经是那位韩老虎的授业恩师,双方的关系密切,再加上他在朝中和军中的威望,若是真的执意插手此事,陛下也要头疼的。”
程知闲微微颔首,能够做到兵部尚书,他自然也不是泛泛之辈,立刻将里面的门门道道摸了个清楚,而二人谈到这里,也已经走到了通道尽头的宫门前,在宫门外面,就是等候各个王公大臣的随从和车马了。
程知闲站住脚步,突然对杨邺抱拳躬身行礼道:
“杨老,若是此计能成,韩万钧归朝,在下必当首当其冲,难免会陷入危难之中,到时候还望杨老能够救我一救。”
杨邺看着神色恭敬认真的程知闲,轻轻摇头叹息道:
“你以为陛下今日为何不在一开始询问我的意见?”
程知闲抬起身子,微微摇头,杨邺淡淡说道:
“因为陛下知晓,若是一开始征询我的意见,我会阻拦此事,而陛下也知道,如果此事真的发展到了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也会替他收拾这烂摊子。所以,他没有问我,而是先问的你们,将此事板上钉钉,有了你们众臣的附议,我自然不会在逆流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