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西夏李乾顺出兵攻打西辽国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穿越北宋:捡个公主当老婆!
众人在蒙古汗王巴图的热情招待下吃的是酒满饭足,在晚宴结束后,李振带着不良和岳鹏走进了巴图的一个侧殿,巴图此时早就和万汉中等在了那里。
潮湿的羊皮地图在青铜灯盏下泛着油光,虽然宫殿中接连点了几十盏油灯,但习惯电灯照明的李振还是有些不太适应。李振的手指划过阴山北麓的褶皱,玉扳指在乌兰巴托的位置磕出细微裂痕。
烛火摇曳间,他瞥见巴图汗王貂皮大氅下的汉式锁子甲——那是北宋军队禁军铠甲。
十座巍峨的粮仓,如同守护边疆的巨人,每隔三十里便有一座烽燧遥遥相望,仿佛是大地上的守望者。李振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宛如岁月磨砺下的青铜,带着历史的沧桑感。他的指尖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留下一道道深深的痕迹,仿佛是在犁开历史的尘埃。
“阴山之下,那片肥沃的土地孕育出的粟米,足以喂饱十万匹雄壮的战马。”李振的目光凝重而深远,仿佛已经穿透了时空的界限,“然而,若是再往北推进五十里……”他的话语戛然而止,突然翻转手掌,烛光在杭爱山脉的轮廓上投下了一道巨大的阴影,如同夜幕中的巨兽,令人心生寒意。
“恐怕,那时我们就要直面狼群的獠牙了。”李振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更何况,我们的装甲部队如同钢铁洪流,需要大量的油料作为支撑。因此,你们必须竭尽全力,确保这些军寨的安全,不容有失。”
他的言辞简洁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敲击在众人的心头,让人无法忽视其中的分量。在这紧张而凝重的气氛中,众人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战斗与挑战,他们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不容有丝毫的懈怠。
汉皇李振侧目倾听,只见巴图的手指轻轻落在蒙古东北部的一片广袤之地,那里,仿佛是他心中筹谋的棋盘一角。
“陛下请看,”他的话语沉稳而直接,“倘若能借道东北,我们的后勤补给线将大大缩短,时间与距离的困扰皆可迎刃而解。然而,此地的蒙古部落,历史纠葛复杂——昔日曾依附于金人麾下,虽随后被我父汗的铁蹄所征服,但隐患犹存。我恐其在我军背后蠢蠢欲动,成为不可小觑的威胁。”
李振在一旁,眼角余光扫过巴图那张看似憨直的脸庞,心中暗自思量:世人皆传这位三王子纯真无垢,岂知其中深浅?他这番言辞,分明是想借汉国之利,悄然除去蒙古东北部的潜在隐忧,真是一石二鸟的妙计。
李振见万汉中对他微微点了点头,他笑着说道:“无妨!不就是几个小部落吗,我会派人去安抚他们的。”
待诸般要务——诸如国计民生、边防策略等议题逐一商榷定夺之后,李振步入了自己休憩的宫殿,在那里,他意外地迎来了孤身而至的万汉中。
万汉中膝行至地,声音中带着诚挚与敬畏:“卑微汉臣万汉中,叩见陛下天颜!”
李振闻言,连忙从龙椅上起身,疾步向前,亲手将万汉中扶起,面上洋溢着温煦的笑容:“哈哈哈……万先生,此行委实辛苦你了!来来来,且随朕入座,你我促膝长谈。”
万汉中聆听着李振那番意味深长的话语,眼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了湿润:“陛下,此番蒙古正值内乱,为何我汉国不借此良机,直接将其领地纳入囊中,反倒要扶持那巴图,助其稳住脚跟呢?”
李振轻轻地将一杯袅袅升腾着热气的香茗置于万汉中的面前,眉宇间不经意地流露出一抹忧虑,轻叹一声:“唉!汉国虽已顺利征服金国,军力装备亦属上乘,然则,我军之扩充速度,终究难以匹配我们的宏伟战略。试想,一旦我们草率地将蒙古草原纳入囊中,单是那些散落草原、倔强不屈的小部落此起彼伏的反叛,就足以将我们本已捉襟见肘的兵力拖入无尽的消耗之中。因此,我意已决,暂且让巴图代为管辖蒙古之地,待到汉国羽翼渐丰,实力雄厚之时,再将这广袤无垠的蒙古草原,堂堂正正地纳入我大汉版图,亦不为迟。”
在那摇曳不定的油灯微光下,李振与万汉中的长夜对谈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深沉而绵长。万汉中的话语如同细流汇成江海,缓缓揭示了蒙古王庭内那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让李振得以窥见巴图身处其中的真实困境与不易。
与此同时,西夏中兴府的皇宫深处,灯火阑珊,李乾顺端坐在案前,眉宇间凝聚着化不开的忧虑。一名大臣低首禀报,声音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凝重:“陛下,据乌兰巴托的密探回报,汉国皇帝确实已踏上前往蒙古的征途,此事千真万确。”
李乾顺闻言,眉头愈发紧锁,似乎每一个字都如重锤般敲击在他的心上,让他不得不正视这突如其来的变故。
李乾顺沉吟片刻,眉宇间凝聚起决然之色,随后缓缓起身,目光如炬地望向一旁静候的几位将军。“传我西夏军令,”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营帐之内,“令西平军司与黑水镇燕军司即刻整装待发,全力出击,誓要将那西辽军队击溃于疆场之上。西辽长久以来,于我国西境虎视眈眈,其野心昭然若揭。今朝,彼国内部空虚,正是我西夏大展宏图之时,吾等当借此良机,一雪前耻,扬我国威!”
随着西夏铁骑的轰鸣踏出边疆,西辽的军队仿佛被冬日寒风穿透了战袍,心中涌起了前所未有的慌乱。他们在蒙古草原上的征途,本就如同行走在薄冰之上,那些以灵动著称的蒙古部落轻骑兵,如同草原上的鬼魅,悄无声息间便让西辽大军折损了众多勇士。而今,西夏的重骑兵如同山岳般加入战局,与蒙古轻骑并肩作战,对西辽军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双重压迫,令其在接连的战斗中节节败退。
短短十日之内,西辽的军旗在战场上数次倒下,四五万英勇的战士化作了黄土之下沉默的守护者。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国家脊梁的一次次震颤。
与此同时,西辽国内亦是风雨飘摇,局势动荡不安。西夏的西平军司,自沙洲悄然起兵,犹如暗夜中的利刃,直插西辽腹地。由于主力大军已被牵制于蒙古,东部防线几乎成了不设防之地,西夏军队因此得以长驱直入,所过之处,几无人烟能挡其锋锐。若非塔里的勇士们拼死抵抗,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后一道防线,恐怕西辽的疆土早已被战火吞噬得更加支离破碎。
这一连串的变故,如同乌云蔽日,让整个西辽国度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下,历史的洪流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这片大地的命运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