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6章 家里有粮心不慌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年代1960:穿越南锣鼓巷,!
走进食堂的郭主任,他带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朝着李崇文那桌方向走去。
咣当!
被吓一跳的郭主任,不由得看向小窗口里边,傻柱挥舞着手里的勺子说道:“主任,你也不管管,刘岚又跑了。”
“他娘的,你的嘴是出气的,非得敲大盆吗?你给我看看大盆和勺子坏没坏,坏了我就扣你工资。”
傻柱呵呵一笑,赶紧晃了晃手里勺子又拍了拍大盆说道:“没坏没坏?”
哼!
郭主任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因为他总算是把话题岔开了。
…
轧钢厂大门口,李来福看了看从车头前面绕过去,往厂子里跑的门卫,他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而是等着另一个门卫开大门。
“喂!”
听见喊声的李来福,看向传达室的窗口,那老头趴在窗台上伸头好奇心满满的问道:“小子,你现在连吉普车都开上了,是不是又升官了?”
李来福拉开车窗,带着一脸人畜无害的笑容说道:“老头,你现在拿多少工资?”
“你小子打听这事干嘛?”
李来福笑嘻嘻的说道:“我看你能管多少闲事?”
老头被怼的愣了一下,而坐在驾驶室的李来福,则一边拍着方向盘,一边大笑,此时的他只能用一个字形容,爽!
反应过来的老头,看着李来福笑的前仰后合熊样,本来就气性大的他立刻骂道:“你个没大没小的臭小子,我非得替你爹,教训你一顿不可。”
李来福明知道老头要出来,他却丝毫不慌,因为此时的大门已经大敞四开了。
当老头走到传达室门口,李来福调皮的对他摆了摆手,然后就是一脚油门。
看着远去的吉普车后,有气没地出的老头,站在传达室门口点着正关大门的门卫骂道:“他娘的,平常开个大门磨磨唧唧,这次你咋这么快呢?”
被骂的门卫立刻把头低下,至于跟老头顶嘴他想都没敢想,因为,就连几位厂长看见这老头,都得主动打招呼,还有他的顶头上司也是人家徒弟。
就在这时苏玉恒跑过来了,他看着远去的吉普车背影,带着埋怨的口气说道:“师傅,你怎么没拦住他呀?”
这出气筒说来就来了,老头立刻走下台阶,一巴掌打在苏玉恒头上骂道:“他娘的,你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怎么拦。”
苏玉恒一边揉着头,一边小声嘟嘟囔囔说道:“你站车前面,他还敢撞你啊?”
老头除了身上有几个弹片,他是耳不聋眼不花,所以苏玉恒的话被他听得清清楚楚。
老头被气的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一手拉着苏玉恒的胳膊,一手点着他的脑瓜门骂道:“你个王八犊子,亏你想的出来,那小子屁大点的年纪,能有啥开车水平?你这个混蛋居然还让我去车前面拦着,我算是看出来了,你他娘的是想换师傅啊!”
苏玉恒自己都笑了,不过,脑瓜门上传来的疼痛感,让他不得不收起笑容,一边帮老头抚着胸口帮他顺气,一边承认着错误说道:“师傅,师傅我错了还不行吗?”
老头狠狠瞪了他一眼,扭头往传达室走去,而苏玉恒则上前扶着他的胳膊。
“你跟那小子是两个系统,你能有什么事情求到他?”
苏于恒刚刚一张嘴,声音还没发出来呢,而了解徒弟的老头则停下脚步瞪着眼睛说道:“你小子最好给我实话实说,要不然腿给你打断呢。”
苏玉恒收起脸上的笑容,又环顾看了一眼周围,然后才一边扶着老头往传达室里走,一边小声说道:“师傅,我找他…。”
…
李来福回到李家村后,还是老规矩把车停在大树下,平常早早迎接他的小孩们一个没来,倒是从大食堂门口,走过来一帮端着碗的大人。
端着大碗的李铁锤,人还没到声音却传来了。
“来福叔你吃饭了吗?要不要给你盛一碗?”
下车后的李来福,摇了摇头拒绝完后,又疑惑的问道:“今天啥日子你们居然吃中饭了。”
也不怪李来福疑惑,这年头别说农村,就是城里不上班的人,也都是两顿饭。
“来福叔,我们能吃上中饭,还要多亏你啊!”
李来福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众人已经端着碗靠近他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股腥臭味,而李来福就跟被狗咬了似的。
“来福叔你跑啥?”
找到安全距离的李来福,才对着说话的李铁柱说道:“你们都离我远点。”
李来福这没头没脑的话,让李家村的村民面面相观过后,最后还是李铁柱问道:“来福叔,我们哪里做错了?”
李来福一边扭头往坡上走,一边说道:“你们没错,是我错了,我就不应该搭理你们。”
众人看着李来福往坡上走,而端着大碗的李铁锤,用胳膊拐了拐李铁柱说道:“铁柱,你家我六婶经常去太爷爷奶奶家,你让她去问一问咱们哪里惹到来福叔了?要不然等六叔回来还不得揍咱了。”
李铁柱点了点头,而他们身后则传来李崇武的声音。
“不用问啦!”
等众人都回过头,李崇武举了举手里的大碗说道:“不是你们得罪他了?是我大侄子是嫌弃这个汤臭。”
李铁锤闻了闻手里的大碗,带着怀疑的态度说道:“二爷爷,你不是会骗我吧?这么香的下水汤咋可能臭?”
李崇武单手拿着大碗,另一只手则拉开驾驶室的门,一边往里坐,一边带着自豪的语气说道:“那可是我大侄子,我不比你们了解他。”
李铁柱和李铁锤,看着李崇武那得意的模样,两个人对视了一眼,都心想着,还你大侄子呢!连血缘关系都没有,当然,这些话两个人也只能在心里想想,李铁柱甚至还记得上次他爹回家后,两个膝盖都跪青了。
快走到家门口的李来福,拿出背篓的同时,里边已经放着30斤的大米和20斤面粉,还有20斤的棒子面。
李来福知道粮柜里有粮,还是决定多放点储备粮,因为这年代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有粮心才不会慌,享受爷爷奶奶溺爱的李来福,同样,他都不舍得让爷爷奶奶担一点点的心。
…
PS:老铁老妹们,昨天不是我要发一张,而是网站出现bUg,而我正好卡在bUg里了,这点背的也是没谁了。
各位帅哥美女,月初了,帮忙点点催更,送送用爱发电,还有关注,收藏,点赞,帮兄弟我做做数据啦!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