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顾正臣的心思
中文啦 www.izhongwenla.cc,最快更新大明:寒门辅臣!
瑟瑟寒风吹冷白羊口的城关,面无神情的军士手持长矛,挺拔着身躯盯着城关外起伏的山与并不宽阔的山道。
凛冽的冬将天地变得苍茫,难见半点绿色。
大同右卫指挥使魏平,镇虏卫指挥使高宜脚步匆匆,走至南城关门外,看着驱马而至的徐达等人,恭恭敬敬地行礼。
徐达手执马鞭,指了指一旁的顾正臣:“这位是镇国公。”
魏平、高宜惊愕地看向顾正臣,赶忙行礼。
顾正臣翻身下马,抱了下拳:“闲来无事,陪着魏国公走一遭,看望下戍边军士,诸位不必多礼。”
徐达也下马,直截了当地问:“大青山那里可有消息了?”
魏平请众人进入城关之内,边走边说:“斥候探查,大青山的元军突然改变了部署,军队从山南拉了出来,过了东阳河,抵达了河西五里的一处山丘下驻扎。从其准备来看,很可能会继续西进。”
徐达看向顾正臣:“看来你的预测对了。”
顾正臣搓了搓冰冷的手:“理所当然的事,哪怕我是元军将官,面对大量火器储备,一位掌握火器秘密的将官,还是关外孤城,无论是不是陷阱,怎么样都会去试一试。”
徐达哈哈大笑起来,对魏平道:“让你们在晾马台做的事,做好了吗?”
魏平肃然回道:“按照吩咐,已全部到位。”
落座,议事。
顾正臣只是旁听,并不说话,这是徐达的主场,徐达做事还轮不到自己去插嘴。
徐达了解了全部消息之后,当即下达了命令:“元军进入晾马台,一旦发现是陷阱后必会仓皇而逃,因为有雁水阻隔,加上水面结冰不足以走马,其必然向北逃窜,所以,我们需要在北面设伏。”
“这一次作战,我要再补充两道防线。这第二道防线设在晾马台北十里,由赵涉谷领骑兵三千阻击,配上火铳与弩箭,先打两轮再冲阵。这第三道防线,便设在更北十五里处,高宜,你来领一千骑阻拦,但发现溃逃的元军,一律拦下,不准放走一人!”
“你们记住了,一定要等对方进来之后设防,同时派人盯着背后,一旦有元军骑兵外援,那你们便是一堵墙,给我拦住所有的元军,为战斗结束争取时间!”
赵涉谷、高宜等人肃然领命。
徐达看向顾正臣:“此番征战,你就不必出关了,留在此处静候消息吧。”
顾正臣微微点头:“辛苦下,那个人,无论是死的还是活的,一定要找回来。”
徐达笑道:“找不回来,你的麻烦可就大了。”
顾正臣放松地回道:“一个不起眼的叛徒,他又没掌握太大的机密与消息,就是他跑到买的里八剌那里,我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只是——”
声音陡然变得冰冷起来。
“我痛恨叛徒,尤其是背叛自己的族群、国家的叛徒,这样的人必须死!”
顾正臣神情严肃。
徐达微微点头,言道:“放心吧,他不会活多久。”
赵涉谷深深看了看顾正臣,对这个人的心计很是佩服。
几日之前,军士发现并俘虏了王舟,消息送至大同,徐达、王约等人原本想要将王舟抓来正法,但顾正臣却提出让王舟参与火器运输,然后让他离开投靠元军。
赵涉谷一开始很不理解,以为听错了,直至明白了镇国公的心思。
镇国公的考虑是:
一来,王舟背叛大明,投靠元军,没有什么投名状,元军很难真正接纳此人。
二来,元军迟迟不动,顾虑颇多,王舟带去的情报可以促使元军尽早下达决心,转入晾马台作战,避免晾马台军士等待太久,士气衰减。
三来,元军出手必然是倾巢而动,得手之后,立即向北远遁,拉开距离避免明军追击,不太可能回大青山窝着,等明军找上门。所以,王舟会在军中。
四来,徐达要打的是歼灭战,要将元军全部留下,到时候将王舟再抓回来就是。
镇国公还说了,即便是王舟跑去了捕鱼儿海,在买的里八剌那里住了下来,那也没什么大不了,朝廷下次征讨元军的时候,灭了元廷,他还能再跑一次不成?
都是案板上的菜,什么时候下锅大明说了算。
跑,那是跑不出去的……
赵涉谷正敬佩中,便看到魏平走到顾正臣身旁,在那傻笑起来,一脸谄媚的样子颇是恶心人。
顾正臣皱了皱眉头:“魏指挥使,你这是?”
将近五十,几乎可以说是一辈子大嗓门的魏平,这会突然变得和声细语起来:“镇国公啊,我有两个女儿。你看看,能不能将她们都收了?”
喝茶的徐达直接喷了出来,你当着我的面,给顾正臣送女人,合适吗?
我呢?
我来大同府多久了,也不见你他娘的说女儿的事。虽然我徐达不好女色,可我儿子好几个呢。最主要的是,你这态度都不对,凭什么我的魅力比不上顾正臣……
魏平看了一眼徐达并没说什么,你治军那么严,谁敢给你送女人……
顾正臣连连摆手:“算了吧。”
魏平见顾正臣拒绝,也没有半点沮丧之色,紧接着说:“我长子魏安,战死沙场。次子魏北,被战马踩断了一条腿。三子魏东风今年二十一,精骑射,通兵法,甚是仰慕镇国公,还请镇国公将东风收至身边,培养几年,来日也好杀敌报国!”
徐达沉默了。
魏平这些事倒是真的,这一家算是满门忠臣,皆是沙场悍勇,只不过悍勇的兵将,同样会战死。
顾正臣有些为难:“这样做,不太合适吧。”
魏平低头抱拳:“若是镇国公不答应,那我今日便带他上战场,若是死在战场之上,那也算是他为国而战,光荣至极了!”
顾正臣看向徐达。
徐达站起身来:“我看这事也不是不行,反正你要在山西待一段时日,带在身边教导一下也无妨。”
顾正臣凝眸。
这就不是带在身边的问题,而是不合适。
魏平是什么人,大同左卫指挥使,是边将。
他将儿子送来了,那这隐藏的意思是,咱们是一家人,形同结党,虽然还达不到蓝玉收义子的深度,但形式存在了。
自己一个移民的官,跑来与边将勾搭在一起,绑定在一块,太不合适。
顾正臣思虑再三,拒绝了魏平:“我不能带他,但如果你当真想让他蜕变、成长,那就请旨,送他去格物学院兵学院吧。”